首页 -> 2008年第5期

“合作学习”教学理念及策略探讨

作者:胡明道 刘晓红 朱圣权 余清香




  本期名师:胡明道
  青年教师:刘晓红 朱圣权 余清香
  
  胡明道:今天是“武汉学科带头人高级研修班”活动例日,按计划,我们组这次研讨的专题是“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及策略”。大家可以互相交流对合作学习的认识、体会,分享各自在课堂实践中的尝试、反思,甚至还可在论辩质疑中领略思维碰撞的火花。
  余清香:不久前,外出参加了一个课题研讨会,听了三节高中语文课,它们来自全国三个不同地区,没有一节课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听课老师都很疑惑,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被弃置不用了吗?本就对新课程持观望态度的人甚至猜想,课标是否要改了?
  朱圣权:我们学校的老师却认为合作学习在具体实践中步入了误区,一些展示课将合作能力的培养、合作学习方式的倡导演化成了对形式的追求,热衷于一些操作层面的出新。
  胡明道:哦,你们俩调查的反馈意见反差好大呀,它们有共同点吗?
  刘晓红:两种表现似乎是两种极端,其实本质是一致的,都是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合作学习的意义。
  胡明道:的确如此。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新的学习方式的确立,引发了中小学课堂生机勃勃的改革实践。合作学习并不是一种只有合作形式的技术,在形式背后隐含着极其丰富的教育内涵,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教育哲学。当学习成为团队的努力而不是一个人孤单的冥思苦想时,学习本身就能得到极大的促进。因此,转变学习方式实质上是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培养模式的变革。认识了它的本真意义,我们就不会犹豫、观望了。至于有些课上的“场技秀”,那是还未真正掌握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相信在不断探索中会改进的。
  刘晓红:我也认识到合作学习是很有意义的,但操作起来却有很多困惑。首先是如何设题,太简单学生不想说,太大太难的他们又不会说;其次是教师在学生合作时该怎么办,讲不讲;还有,组织学生汇报也犯难,轮着来,固定呆板,时间也不够,不如此,又有不尊重之嫌,怎么办?
  朱圣权:这些问题我也都遇到过,思考过。我觉得有效的语文合作学习,应给学生一种思维的胆量和张力,教师要尽量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调动学生思维,提高教学实效。比如我上《道士塔》,在学生对王道士的性格、罪状、罪因进行多方面分析后,我没有沿用过去对文本主旨深挖时的做法用一个一个问题逼问,而是组织了有探究价值的合作学习。首先明确任务:在以下几个问题中任选一题进行讨论。1.为什么王道士这样的人竟然当上了莫高窟的掌门人?这一现象的背后原因是什么?2.如何看待斯坦因的文化远征?3.作者在文中对道士塔这一文化现象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我随机参与了两个组的讨论,而且有意识地指导他们注意既紧扣文本语言,又深入思考。交流时,学生不仅能结合文中极富形象感的语言品析作者的文化思考,体会作者对我国传统文化复杂的情感;而且对“斯坦因现象”进行了探究,发表了很多独到的见解。因此,我认为合作学习的设题应具有吸引学生进行文本语言感悟的牵引力,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让学生有更大的思维空间。这样,课堂会因文字符号的传承而精彩,因思维的碰撞而厚重。
  胡明道:这是一个很值得探究的案例,它彰显了合作学习的性质及价值,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启示。第一,缓压性。教者变逼问为合作,缓解了师生四目对峙时学生的心理压力。第二,集思性。它必须集中学习者为解决问题而进行的思考,以达成对问题的共同理解,建立完整的表征。第三,深刻性。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争议、意见综合等有助于学习者对问题建构起新的、更深层的理解。第四,外显性。由于要交流,学习者不知不觉将“只能意会”的想法及解决问题的模糊思路言传了,明确化了。第五,监控性。学习者可以更好地对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过程进行透视和监控。因此,可以这样说,合作学习不仅能培养学生全面深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促使他们形成讲责任、讲合作、讲宽容、讲崇真的人文精神,这正是它的时代价值。
  刘晓红:朱老师设计的问题的确具有思维价值,我也尝试过这种开放性的问题讨论,不过是一次尴尬的回忆。上《那树》时,朗读了课文后,我提出了讨论的问题:你喜欢“那树”吗?简要说说理由。结果,有同学喜欢“那树”,认为它的默默奉献精神令人感动;可也有同学认为“那树”代表着保守和落后的势力,应遭到批判。尤其是在全班交流时,更是众说纷纭,甚至慢慢滑到了“改革的重要性”上了。我不知该怎么应对,只能应急性地采取了延时评判的方法。后来,我进行了反思,觉得提出讨论的问题应该具体和渐进,尤其是要关注学生阅读的过程和文本的特色,应遵循从“走近”到“走进”的阅读规律,从“那树”的外在特征到其精神内涵,逐步深入地探究。看来提出讨论的问题要适时、适宜和适度。
  余清香:我在教学中也进行了尝试。上《土地的誓言》时,我认为品析文中关键意象和关键语句是核心环节,那众多富有东北地方特色的意象构筑了一个丰饶美丽的“东北原野”,形成了一种力度和气势。然而这些意象是密集地堆叠在一起的,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将它们充分展开,还原为真切的感受和活生生的形象,进而感受作者对家乡炽痛的热爱和强烈的思念。为此,我设计了小组合作学习。首先,我提出了明确要求:每小组任选文中几句最能引人遐想的描写,进行联想和想象。汇报时,一要将句段读出来,并说说哪些词最能引起你们的联想;二要为大家展现一幅完整的东北风景、物产或风俗画面。交代任务后,我又故作神秘地告诉学生,取胜的秘诀有四字:“先”(高效讨论,抢先发言)、“情”(读得有情,画面动人)、“准”(准确扣文,画面真实)、“新”(选得独特,展示新颖)。结果,学生讨论热烈高效,汇报时出现了因所选意象不同而面貌多样的东北大地:红高粱金大豆丰收的黑土地,白桦林里松鼠蹦跳、梅花鹿成群奔跑、东北虎称王、人参常现的原始森林等等。汇报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有小组代表发言的,有全组齐读、代表口头描绘画面的,有小组拿出当堂画的图片进行描绘的,等等。由于画面与汇报方式的多样,一个广袤神奇瑰丽的东北原野浮现在了每一个人的眼前。
  刘晓红:第二次上《那树》时,我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将讨论安排到品读后,议题是,你认为文本的创作意图是什么。在巡回小组讨论摸清情况后,我迅速选取了两种有代表性的可形成交锋的观点组织全班论辩。双方都引文论辩,据言思理,展开了思维交锋,学生尽情的同时我也感觉很尽兴。这次由尴尬到尽兴,我反思到,课堂讨论一定要认真研究讨论问题的最佳形式,不能随意、僵化,否则就会陷入混乱之中。
  胡明道:这几个案例为大家的困惑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门径。组织合作学习,首先要精选话题,明确学习的任务性质,因为任务性质是制约学习成功的重要因素。问题最好是开放式的、答案不唯一的,如余老师、朱老师课例中的问题,这样才能引起学习者更深层次的沟通。组题中的分话题设计可用纵式,即对文本的几个方面设题;也可用横式,即对文本同一层面不同点设题。其次,要选准火候,驱动兴趣,撩拨学生参与的心理欲求,要让人人有话说,有事干。再次,要调控点面,既可参与一二个组的讨论,也要巡视面上的情况。最后,要把握频率,即把握学习者之间相互合作的频度与形式。说到形式,你们分别用了同题讨论式、异题分享式、对抗论辩式等。尤为可贵的是,你们注意了合作能力的培养,不仅交代任务,交代汇报要求,而且还以学长的身份,教给方法,指导了汇报的样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