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识别·评价·指导

作者:韩雪屏




  
  三
  
  识别和评价都以对学生进行正确指导为指归。因此,教师适时适度地从学生话语中引申出新的课程与教学资源,积极满足学生进行智力劳动的需要,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原则和最终目标。语文教科书中入选的范文既包含有文本本身的知识,也涉及到自然、社会与人文的百科知识。学生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提出形形色色的问题,往往会挑战教师已有的知识储备和智能素养。
  例如,笔者在初一年级学习诗歌《化石吟》的课堂上,听到有位学生在教师已经讲完课,即将下课之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海枯石烂、日转星移都是四字成语,作者为什么在成语中加标点,成了海枯,石烂,日转,星移……这个样子呢?”这个学生以其敏锐的语感涉及到文学语言陌生化这样一个新鲜而深刻的文学理论问题,这无疑是对语文教师关于文学语言特征的知识和教师语感敏锐程度和诵读技能的考验。
  又如,笔者在初三年级学习小说《范进中举》的课堂上,看到学生预习后整理在黑板上的许多问题,其中有两个问题是:(1)范进发疯的情节是否真实?(2)用打嘴巴的方法治范进的发疯,这个方法是否可信?这是两个有难度的问题,因为它们已经关涉到文学创作中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关系。如果学生根本不相信范进中举以后可能发疯,不相信胡屠户打了范进一个嘴巴,范进就能恢复常态,那么小说的其他人物关系、故事情节也就不足信,就更谈不上小说的讽刺意味、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了。但是,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却不在小说文本之中,它需要教师不仅能够灵活调用文学创作的基本理论,还要了解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常识。
  这些问题集中地反映出学生的阅读期待,反映出学生以文本为基础从事智力活动较高的需求。抓住这些问题,就会使课堂出现新的教学高度和难度。因此,教师能否及时快速地从自己的知识结构中调动出这些相关的知识,并且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和言词进行讲解,这无疑是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机智的极大挑战。而只有满足了学生智力活动需求的教学,才是真正有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艰难于斯,乐趣也在于斯!
  遗憾的是,那位任课教师没能及时地意识到这些问题的教学价值,更未能及时地给学生以启发性的解答。一般说来,学生问题所涉及到的语言学和文学的基本理论,对于经过大专院校专业学习和训练的语文教师来说,并不是全新的问题;但是,他们在面对学生提出的这些很有质量的问题时,往往反应困难,茫然无措,不能产生及时的反应、做出妥当的决策。这种尴尬是否正如心理学研究所指出的:“在记忆和学习理论中,应用性是中心的概念。”“储存在人脑中知识的利用和灵活使用是智力活动的标志。不会把一种情境中取得的知识应用于另一种情境,这是智力落后者操作的重要特征。”{4}
  观察学生日渐活跃的课堂话语,既使我们感受到学生对语文课程新知识的需求,也使我们透视出其中确实存在着不同的智力活动层面和思维品质。观察教师如何对待学生的课堂话语,能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由于语言与思维的同一性,由于任何知识的生成、技能的熟练、观念的养成都需要以学习者活跃而艰苦的心智活动为依据,因此,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交往正是他们各自内部心智活动的折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话语交流,已经毫无遮拦地袒露着教师与学生的智力活动水平与素养;而学生的智力劳动的质量和教师的学识、智能绝不是毫不相关的两张皮,相反,“学生的脑力劳动素养乃是教师素养的一面镜子。”{5}观察教师如何对待学生的课堂话语,还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学生话语已经从学养和智力两个方面呼唤着教师的有效指导。它一方面要求教师不断丰富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存与结构,发挥思维的宽广性和灵活性,才不至于在需要调动知识时局促逼仄、捉襟见肘;另一方面又要求教师能够在多样化的不可预测的学生话语面前,发挥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才不至于在需要做出评价时茫然无措,在需要做出指导时无所作为。
  如何面对学生日渐活跃的课堂话语?这个现实问题使我们再次重温了“教”与“学”这对关系概念的意义。没有“学”就无所谓教,没有“教”也就无所谓学;教师只有针对学生主体的学情进行指导,才是有效的教学。当前,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让我们再次认识到不能仅只停留在观察课堂上学生说话多少、小组合作、全班讨论等表面行为上,而要进一步研究师生、生生之间对话的相互作用与价值取向。正如有研究者所指出的“相互作用的分析,旨在从关系论的视点出发,揭示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个体是如何接受相互影响,从而获得理解和意义的。归根结底,相互作用的分析,不是单纯的行为层面和行为连锁的分析,而是意义解释层面的分析。”{6}
  
  {1}区培民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152页,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邱文华《〈孔雀东南飞〉教学实录》,《语文建设》2008.1 {3}郑逸农《走进雨巷 体验意境——〈雨巷〉非指示性课案》,《中学语文教学》2004.12 {4}林传鼎《智力开发的心理学问题》第77页,知识出版社,1985 {5}王义高译《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论智育》第232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6}钟启泉编著《学科教学论基础》第364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内蒙古包头师范学院 01403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