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识别·评价·指导
作者:韩雪屏
一
学生在课堂上围绕课题愿意主动发言,是好事,绝非坏事。但学生的话语声音并不完全是和谐的,经常带有脱轨性和偶发性。脱轨性,指的是偏离了课程与教学目标;偶发性,指的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即兴言说,以及由此产生的某种影响课堂教学全局的突发事件。因此,教师面对学生纷至沓来、瞬息万变的课堂话语首先应该做出即时的准确的识别。
识别是教师对纷繁复杂的话语信息迅速作出判断的心理过程。它要求教师在瞬间能够记忆和储存学生的话语,能够与已经预设的教学目标相匹配,从而辨认出这一话语信息的性质、类别与价值。准确的识别一般要经历分析、比较和决策等心理操作。识别学生课堂话语的主要参照元素有:该话语本身的认知水平;该话语在本课时学习目标中的位置;该话语对课堂教学逻辑的建设性或破坏性,该话语对全班同学展开讨论的可参与性{1}。例如,有教师在教学《孔雀东南飞》一诗时,组织学生讨论“焦母为什么要强行拆散刘、焦美满的婚姻?”开始时,有的学生说焦母吃媳妇的醋了;有的说因为刘兰芝没有生儿子;有的说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焦母如今是在媳妇身上报复;还有的说焦母的更年期到了,等等。对于这些话语,学生或窃窃私语,或哄堂大笑,课堂教学秩序一时失控了。显然,学生的这些推断与猜测偏离了学习目标,脱离了文本的实际,属于一种浅层次的思考,或者是出于一种哗众取宠、油滑搞笑的心态。教师针对这种状况及时地说:我给你们提供《礼记》中的另一条记载,看看对大家的讨论是否有帮助?这条记载是“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于是,就有学生接下去说: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刘兰芝在家里的表现触犯了封建礼教,触怒了焦母。出现在焦母眼里的刘兰芝是“举动自专由”,焦母认为“此妇无礼节”。作为封建家长和封建礼教代表的焦母当然会“吾意久怀忿”了。可以说,焦母正是凭借“七去”中的第一条来迫害刘兰芝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刘、焦的爱情其实就是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牺牲品。{2}在眼见学生的讨论就要偏离教学目标的时刻,在课堂对话互动发生混乱的当口,教师既没有放任自流,也没有恼怒训斥,而是冷静沉着地识别了学生的话语状态,给学生的继续对话提供了理性的支撑点,把他们重新引导到教学目标轨道上来,避免了教学目标与内容的旁逸斜出,体现了课堂教学系统自身所具有的维护秩序、变革秩序和重建秩序的功能。
二
学生永远是一种差异的存在。课堂上学生的话语有正误、高下之别也是一种必然现象。教师的责任就是面对差异,研究差异,通过差异引导学生得到差异性发展,这大概是一个带有规律性的教育原则。因此,有责任心的教师绝不拒绝对学生的及时评价。识别的目的是为了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话语作出明确的评价。识别过程中的决策就确定了教师评价话语的输出,因此,那种对学生课堂话语行为的内容、水平,不加区别地一律采取褒奖的态度,实际上是放弃了教育评价职责,造成正确评价的严重缺席。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应该是以明确的评价给学生提出及时的反馈,进一步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他们形成“见贤思齐”的学习与生活态度。
例如,在教学《雨巷》一诗时,教师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初读这首诗歌的感受。在许多学生都诉说了整首诗弥漫着淡淡的忧伤、惆怅,充满了哀愁,意境很清静,很朦胧,很优美等一般感受后,有位学生却说:
我不是新的体验,我已经不止一遍地看过这首诗,这是我初一时最喜欢的两首诗之一,另一首是《再别康桥》。当时我就想到自己老家的那条小路,一样的悠长,在山脚下蜿蜒出一段忧愁,一个山村的忧愁。现在我的体验更广了,比如那种忧伤,向心的深处泛开去,伴着丁香的味道,夹着雨的湿气,满目的萧条,触动了心的凄凉。在自己心情不好时,总会想起丁香,想知道丁香的模样、丁香的味道、丁香的愁怨。因为我没见过丁香。{3}
这位学生的话语确实传达出更多内容。首先是诗歌唤起了她已有的生活经验。其中不仅有物象(老家那条悠长的窄小的山路),还有情绪记忆(山村的忧愁)。其次,对于诗歌忧伤情感的体验,而且这种体验伴随着丰富的感知,出现了复合的感觉表象(丁香的味道——嗅觉,夹着雨的湿气——触觉,满目的萧条——视觉),还有与这些表象共存的心绪(向心的深处泛开去,伴着触动了心的凄凉)。这是一种宝贵的文学接受的心理效应,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文学创作的心理准备。再次,她表露出自己的阅读心境(当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与诗歌情感的共鸣。这又暗合着在文学阅读中读者与文本(作者)相应相合的心理规律。这位学生的一段表述,给我们留下了多少文学教育的未定点和空白(例如,为什么对山村的情绪记忆是忧愁的?为什么自己的心情是凄凉的?她心目当中丁香是什么模样的?等等)!这位学生的一段表述,告诉了我们青少年学生与文学作品存在着多少天然的契合,蕴藏着多少文学接受的原理和规律(例如,出现在学生头脑中的回忆表象与想象表象;表象与情绪的关系;诗歌意境与读者心境的关系,等等)!
如果教师能够这样识别与评价这位学生的发言,那么,他首先就是向全体学生揭示了在同班伙伴中存在的认知矛盾。因为这位学生的发言无论是在内容的宽度、水平的高度上都有别于她前面几位学生的言说。在和自己有适当差距的伙伴面前产生的认知矛盾,必然会引起每一个学生反观自我,回归自我。这种带有批判性信息的话语,是促进有效合作学习的要诀,因为它足以引发每一个学生内部知识和经验的重新建构。
其次,教师的正确评价能促使学生智力活动积极化。教师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让学生觉得学习是件轻而易举的事,要引导学生认识和体验学习是一种艰苦的智力劳动,只有在经过艰苦劳动之后才能获取学习的愉悦。促使学生智力活动积极化还表现在明确的评价能激发学生的自组织潜能。学生在课堂对话互动过程中,一方面以个人独白形式表述自己的话语,这是一种期望与他人沟通的“外对话”;另一方面又在倾听他人的话语中与自己对话,这是一种期望修正或丰富自己的“内对话”。这样,来自他人的信息被自己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与经验也被他人唤醒或修订。只有经过学生个体内部的自组织活动,才有可能生成新的意义,才有可能促使学生走上自我培育智力的道路。
对于教师来说,识别和评价学生的话语有利于扩展和深化教学内容。事实是这位学生发言的每一方面都可以转化为教师进行有效的文学教育的把手,成为引领学生攀登文学殿堂的台阶,都有可能转化为对全班学生实施别开生面的文学教育课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