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体认鲁迅,因“人”到“文”
作者:张 悦
文本误读有时恰恰因为“人”的误读。
学生的误读表现在对鲁迅性情的认识上。凭着教材中的鲁迅文学作品,学生对鲁迅的性情认识是一个封闭而简单的怪圈:鲁迅给人的感觉总是难以接近,无论在时间距离还是在心灵距离上。鲁迅严肃有余,平易不足,似乎有一种拒人千里之外的冷酷,并以文人的清高垒起了一个常人难以攀越的高度。在鲁迅先生面前,谁都只能是小学生,只有恭听的拘谨与胆怯,没有言说的轻快与自在。鲁迅的性格中看不到活泼的气息,感觉枯燥、色彩黯淡,生活中找不到一缕阳光。甚至对鲁迅的情感世界,也有着令人无奈的误读,似乎鲁迅根本就是没有感情的冷血动物,他与许广平的爱情无非也是革命派文人创作生涯中的一种点缀而已。鲁迅缺少一般人的七情六欲,他是人之另类。他所有的真性情早已成了化石,被埋入了旧中国厚厚的文化地壳中,独独剩下了他的坚硬、倔强与不妥协、不合作:这就是学生眼中的鲁迅。
学生的误读还产生在对鲁迅先生品格内涵的判定上。其一,学生普遍认为鲁迅对黑暗社会是充满了憎恶与愤懑的,对持不同文学主张的对手们总是竭尽讽刺挖苦之能事,有时甚至将人逼人死胡同而不得退路的绝境,也从不理会可能会因为自己咄咄逼人的态度而引起的不必要的误会与尴尬。鲁迅手中的笔被唤作匕首、投枪,直刺黑暗社会的心脏,他从不饶放任何一个在精神上不够完美的人。其二。鲁迅也做“官”。一做就是十年;但是对当时的官场,尤其是一些官员却有着极为强劲的评责。为什么在他自己从职于官场的同时,又用充满个性的犀利的语言对别人的人生选择作出批评?
给鲁迅以一个平常人的注目礼
去除精神隔膜,让学生走进真实的鲁迅世界,是实现和鲁迅精神相遇的路径。
鲁迅是一个特殊的普通人。“鲁迅对人与人之间的朴素关系怀着亲切的感情和由衷的热爱”,他是普通的,有着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有着厚道的处世态度,宽爱的待人方式。他将这种有血有肉的个性内敛成丰富的情感积淀,以他独特的方式爱着身边的人。鲁迅又是特殊的,祖父因科场作弊案入狱,家境由此产生剧变,并直接导致鲁迅儿童世界的破灭。虽然幼年生活几乎没有给予他多少关于痛楚的回忆,但少年的失怙、生活的舛变、寄人篱下的屈辱,将他从幸福与欢乐推向了灾难与哀伤,使他承受了“一个败落的大家子弟的痛苦”。鲁迅对母亲有着平淡而深刻的孝敬,他将维系一家人全面而通常的幸福生活作为自己的快乐。对于母亲给予自己的“礼物”朱安,鲁迅虽也想过离婚,但一想到朱安肯定会以自尽来表达自己的痛苦,便打消了这样的念头。善良的鲁迅熟稔生命最可贵的道理。朱安的世界纵然没有欢笑。那也不是鲁迅的错,是旧式婚姻与世俗观念捆缚了她生活的翅膀,也许她像一片树叶一样卑微,却也像一片树叶一样安稳地走过了生命的四季直至凋零。当许广平将爱情的倩影投在鲁迅的情感世界里时,鲁迅面临着情感与道德的两难。作为人道主义者的鲁迅。当然没有离弃朱安,可是爱情太珍贵了,它不仅可以洗净人的心灵,还可以疗救情感的伤痕,并提升精神境界。作为普通人的鲁迅当然接受了这份爱,与许广平开始了“十年携手共艰危”的生活。“鲁迅走的是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的道路。一个一般的社会公民的道路”。
鲁迅待人的诚与爱不仅体现在对待亲人上,对于同道者、追随者尤其是年轻人,鲁迅给予的关爱与提携更是让人肃然起敬。起影响作用的“是作家本人的人格,而不是他作为艺术家的才能”,作为文坛领袖,鲁迅经常收到求助信息,对于对中国的前途充满热望的青年才俊。他总是倾其所有地给予思想上精神上的扶持,在文艺观文学观方面给予引导。初见鲁迅的人一般会产生“先生很严肃很冷酷”的误会,因为,在其瘦削的脸上。轻易不绽放长者温情的笑容。鲁迅的魅力来自于他的谈吐,在他用智慧与凝重编织的谈话网里,你会发现鲁迅可爱的真挚,深远的洞见,沉重的忧虑。他以全部的热情为青年改稿、译稿,关心进步文学社团、刊物的成长,为它们演讲、写稿;当那些可爱的中国青年为国家的前程奔命甚至喋血时,他以真诚的努力,将一颗心的悲愤全部诉诸文字。与左联五烈士的友谊,更体现了作为特殊的普通人的鲁迅那颗真率热忱的灵魂的无上高贵。鲁迅将人道主义的真诚关怀溶解于他的日常生活,并以常人难以企及的宽容来消解精神碰壁带给自己的尴尬。在艰于呼吸的世态中,仍旧保持了做人的本真。“认同是对他人特点的接受”,他以惊人的坦诚,直面自我的心理缺陷,认同在他的视野范围之内所有善良的普通人。在这种大爱的注目之下,很多人,尤其是青年人升华出了对生命的真知灼见。当然。大爱必有大憎,鲁迅从不宽恕猥琐的人格。在与持不同文艺观的学者的论争中,他以鲁迅式的不卑不亢的态度直陈对生活的发言。毫不隐藏自己的怀疑主义、否定精神,因此也开罪了一批人,甚至是曾得到过他大力扶助的文学青年。但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在经过略微心痛的滤洗后,又恢复了抗争的热忱,即使饮下孤独无助的苦酒,他也愿意在杯底直面坦白的面影。
鲁迅作为普通人,他的生活方程式与众人几乎无异;而作为特殊的普通人,又实践着自己独特的生活辩证法,爱“我”所爱,恨“我”所恨,在生命的天平上,时刻摆放着一颗真实的灵魂。“他觉得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一个中国作家,尽力做着应该做的事,就像木工做家具,石匠盖房子,普通而又平凡”。鲁迅先生的确是以一颗常人心对待人生、对待世界的。把握鲁迅的性格与气质,有助于学生走进鲁迅的语文世界。
拉起因“人”到“文”的红丝带
鲁迅曾主张知道作者的经历和著作,顾及作者的全人,就是“知人”。如果学生不了解鲁迅,就很难深入理解与把握鲁迅的作品,容易造成文本的误读。任何伟大的作品都是从作家生命的根里长出来的,走近鲁迅,是走进鲁迅作品的重要路径。我们应该帮助学生拉起因“人”到“文”的红丝带,让鲁迅作品深入学生的灵魂,直抵学生的内心,获得暖心的打动。
把握“人”和“文”的互训关系。抽出鲁迅的某一篇作品,尽管也能对学生的精神成长起一定的作用,但很难充分释放它的精神能量。关注作品背后的作者,并且结合鲁迅的创作作一次整体认识,能较深刻地揭橥文本的思想蕴涵,这就是一滴水只有放在大海里才有意义的道理。
先看散文。散文历来被作为传情达意的最佳表达文体,其中浸透的是作者的至情至性,是炽热情感的燃烧与明净灵魂的歌哭。鲁迅的散文亦不例外。我们可以将发现作者的情感并靠近它,勾联情感的共鸣。理解情感的深度作为教学内容。《百草园》是鲁迅为孩子们的呐喊:冲出三味书屋的樊笼,在百草园的泥墙根一带寻找单纯的童真与率性的童趣;《风筝》是鲁迅对自己情感世界的逼视,以隐晦曲折的形式表达自我的忏悔,充满了原罪意识;《藤野先生》是藤野父亲般的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