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新课程背景下写作教学的几个议题
作者:李卫东
话语体系和风格,而不是套话连篇,言不由衷,我们的语言训练还需要突围。
六、“读”与“写”的分与合:写作教学中的读写关系
读,有益于写;写,离不开读。因此,读和写要紧密结合,达到读和写的一体化。读和写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简单吗?
读写结合,自古就有,不但结合,而且是密切结合。八股取士,一篇文章定终生,阅读终究是为了写出一篇像样的文章。写是目的。读是手段。这是古代“读写关系”的基本格局。现代社会早已远离了“一篇文章定终生”的时代,现代社会中的人们,阅读一篇文学作品。可能仅仅是为了获得文学的体验和滋养,不必考虑去创作文学作品;阅读一篇新闻,可能仅仅是为了获取有用的信息,也不必非要写篇新闻。考察现代语境中的“读写关系”,应有新的思路。
读写要结合,自然不错,但前提是彼此的适当分离,互不伤害。阅读课有阅读课的独特功能,写作课有写作课的基本任务。是否所有的阅读篇目都适合拿来做“读写结合”?读写结合到什么“度”,以怎样的方式?很有研究的必要。
读是读,写是写,功能不同,不能一味模糊其必要的界域。但读与写又是天然的同谋,不能无视它们之间的关联。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利用这种关联,实现阅读和写作的双赢。
七、想写就写:写作教学中资源平台的开发与整合
写作不应只局限在固定的写作课堂,理想的写作状态是想写就写,无论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语文教师应该具有这样敏锐的写作教学意识:利用一切机会,开发一切资源和平台。促发学生愿写、想写、能写。
比如博客,不少学生为什么愿开博客、写博客?原因很简单,在这里他们能想写就写,在挣脱语言镣铐的自由写作中,放飞自己的心灵。如果条件允许,语文教师和学生建立自己的博客群,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呼应、争辩、引申、阐发,获得历练的不止是语言,而且是思辨力的提升。放弃这种鲜活的互动平台,也就是放弃了无比丰富的写作交流资源。
不但博客,日记、书信、读书报告、研究报告等这些看似不能登上写作教学大雅之堂的写作形式,都可为我们所用。生活中处处有潜在的写作教学资源,只要我们去挖掘,比如指导学生撰写试卷分析报告、编写班级日志等等,类似的日常性写作样式,俯拾皆是。
日常性写作,虽然不能解决写作教学的所有问题,但因其基于学生日常生活体验的随机性、灵活性,更能激发起学生内在的表达需求。如果能和集中、规范的写作训练有机结合在一起,不但能提升写作能力,而且也会使写作真正成为学生自觉的生活需要。
八、还“写作”一个完整的面目:写作教学中的全过程意识
写作是一项复杂的言语智能活动,需要调动起所有的语文修养。期望有限的几节写作课就能培养起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不现实的。写作前的观察、阅读、积累,写作中的构思、组织、表达,写作后的修改、发表、交流,都值得我们认真关注。这里单说说写作后的修改、互批、发表、编辑。
修改是培养一种意识,即为自己的写作行为负责的意识。修改是再写作,也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就中学写作来说,每次写作训练课都应有明确的训练目标,这些具体的能力目标,不仅要贯串在构思行文的过程中,也应贯串在写后修改互批的过程中。学生为什么不会修改,不会互批?原因很多,但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没有提供给学生一个清晰的评分规则。基于能力目标细化而成的评分规则,是用来全过程改进教学,而不是用来“秋后算账”,最终沦落为教师把持“生杀大权”的工具。评分规则只出现在中、高考等大型考试中,而且只有阅卷教师才能见到,这是不正常的。
发表和交流看似外在于写作过程,实则是写作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指向写作行为最为本质的部位——写作的内驱力。念一念学生的优秀习作,甚至写作后偶尔出现的好句子、好题目,开辟优秀作文壁报栏,编辑班级、年级、学校作文刊物,创建网络交流平台,让学生编辑个人作文集。组建写作“成长资料包”,这些并不复杂的举措,会最大可能地调动起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写作是为了什么?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交流,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在交流中分享人生的经验。学生写篇文章交给老师,老师批改、打分、下发。学生看看分数、塞进课桌,缺乏关注,缺乏交流,缺乏激励,也就失去了写作的持续动力。
九、让写作不再尴尬:写作教学的教材、课型与评价
与阅读教学相比,写作教学比较尴尬。长期以来,写作教学缺乏成熟的教材、课型和评价体系。
目前的语文课程形态,基本上还是以阅读为核心的架构。不同版本的新课程教材都是以阅读文选作为主要构成,写作则零零散散地点缀其中。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局面?可能与这样几种意识(潜意识)有关:多读自能善写,写作无需专门的教材;写作教材难编,弄不好就搞成写作知识的堆砌,事与愿违;写作靠的是悟性,没有什么科学的教程。事实上,写作教学有其自身的内在结构和规律,写作教材难编并不能成为无视科学写作教程的理由。难能可贵的是,在缺乏理想的统编写作教程的情况下,一些优秀教师基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正努力创出鲜活的写作校本教材,他们不想让写作在课程构建中缺席。
写作附庸于阅读,写作只是在写写日记,记记随感,这都是在“地下”活动,打的是“游击战”。写作还需要“阵地战”,需要固定课时和灵活多样的课型。中学作文课本来是有固定的课时的,多数学校每周联排的两节语文课,就是给写作课专用。但实际情形是,这些课时常常被挤占、挪用了。好一点的,两节课还能保证,但也多是布置一下作文题,两节课写完一篇文章了事。写作思维、语言的历练,修改、互批的方法指导,固然要靠“地下”“游击”的大量实战。但也必须要靠固定课时的“阵地战”。用好“两节课”,探讨灵活多样的写作课型,大有文章可做。
科学评价作文成绩,是个令人头疼的事。高考作文的评价折腾了一二十年,“综合评分”“分项分等评分”都试过,但作文评阅的“趋中现象”,依然没从根本上解决。这会造成什么后果呢?很明显,花大力气教学作文,最终大家都差不多,上不上作文课对整体语文成绩无甚大碍。也就难怪初三、高三鲜见本真货色的作文课了。怎样的作文评分规则、评价体系更能促进写作教学的良性发展。仍然是一个现实的课题。
十、构建写作共同体:教师“教学性写作”的意义
刘翔的教练跑110米栏断然跑不过刘翔,但他肯定能跑、善跑,而且熟稔跨栏的动作技能和技巧。与此同理,一名语文教师不能保证自己的写作能力好过所有的学生,但他必须是一名成熟的写作者。很难想象,一名长期荒疏写作、不愿写作甚至厌恶写作的语文教师能引导学生走进写作的殿堂。构建写作共同体,教师理应是共同体的一员。以自己的积极姿态,以自己亲历写作甘苦的经验。激励学生、启发学生。
下水文不是教师写作的唯一方式,基于教学工作的教学日志、教学叙事、博客交流等“教学性写作”。都是为自己的写作教学积累资本,提供支持。不仅如此,当一名语文教师把“教学性写作”变为一种习惯时,他(她)就会与学科、学生自然融合在一起。达成对自我身份的完整认同,从而获得无穷的职业快乐和生命尊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