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精心设计测试内容充分发挥导向作用

作者:姚守梅




  在学校教育中,教学与考试是相互依存并统一于教育过程中的。正所谓“没有没有教学的考试,也没有没有考试的教学”。我们反对以考试大纲代替课程标准来指导教学,考什么。教什么;考什么。学什么。但考试对学校教学有巨大的影响和反作用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认真研究考试理念、考试形式、考试内容、考试评价等。对于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引导教师改进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意义重大。下面就语文中考命题如何设计测试内容,充分发挥中考的导向作用,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依据课标,合理覆盖,突出重点
  
  语文中考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是基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业水平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能够毕业的主要标准,也是高中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语文中考命题的内容设计首先要指向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不能随意“拔高”。例如。对于古诗文阅读的评价,(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对照这样的要求,我们不难发现近几年个别地区语文中考试卷中的古诗文阅读远远超过了课标要求。如某市语文中考试卷中课外文言文接近300字,注释达10条,承前省略的词语较多,考场阅读时间有限,对初中生而言,这样的文言文选段很难说是“浅易”了。以下是该文言选段下设的试题之一:
  [示例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
  A 以呈邕 必以分人
  B 萧疾其掩己 其如土石何
  C 因谓李曰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D 子细看之 当余之从师也
  从题干要求看,本题对于文言虚词的考查只考意思,不考用法,但如果学生不懂“必以分人”中“以”作介词,后面省略了“之”;不懂“其如土石何”中“其”是语气词,用以加强反问语气;不懂“当余之从师也”中“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了句子的独立性。就很难取得好分数。而“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中的“因”,有的解释为“就”,也有版本解释为“因而”。这样的题目设计,是不是给初中语文教学传达了这样的信息——文言文教学一定要强调字字句句落实,要求学生掌握一些文言词法、句法,要记住教材中的注释。显然,这些与课标要求是不符的。长此以往,最终的结果就是不能保证中考的测试目标与学生学习目标的一致性,《语文课程标准》作为国家课程文件的权威性也就无从体现。
  众所周知,语文中考是抽样测量,再加上纸笔测试方式的局限。不可能考查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所有学习内容。但语文中考测试内容的设计还是要注意广泛采样。加大覆盖面。如果测试内容过于狭窄,势必会导致教学内容的窄化。当然,试题内容的覆盖面也不是越大越好。越面面俱到越好。理想的目标是合理覆盖,突出重点。例如,《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语文学习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方面的内容,其中口语交际一项。实际上很难通过纸笔测试进行有效的考查。再如,从文体的角度说,中考现代文阅读包括记叙类文章阅读、说明类文章阅读和议论类文章阅读。那么,在一份试卷中是不是必须兼顾三大文体的阅读呢?其实大可不必,因为现代文阅读部分考查的重点应是阅读的核心能力,即整体感知、筛选信息、概括要点、形成解释和感悟鉴赏,而非文体知识。
  
  二、关照教材,“实”“活”统一,重在迁移
  
  在语文中考改革的历程中,语文中考命题的基本依据是课程标准,而不是这种或那种教材,这是语文考试的一个进步。我们说语文中考的内容设计要“关照教材”,不是说要根据教材来命题,而是通过具体的题目设计,传达出这样的导向:教材在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要用足教材,用好教材,引导学生积淀语文素养,形成语文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示例2](江苏南京)写出与下面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再另选一个历史人物,并写出相关的成语。
  (1)吕蒙________ (2)诸葛亮_______
  (3)项________(4)( )_______
  [示例3](北京海淀)阅读下面的语段,从你的积累中也选择一个妙用量词的例子加以揣摩分析,将语段补充完整。
  汉语中的一些量词形象生动,极富韵味。比如一“刀”紙。刚刚制成的紙,张张铺设整齐,未曾经过剪裁,未染些许墨汁,手起刀落,厚实的一摞纸坯子旋即被劈开,毛边都不飞,利落的声响犹在耳畔。还有一“眼”井。是啊,那水汪汪的井可不就是大地的明眸吗? 再比如_________
  量词,一个字用下去,就把事物的形态神韵描摹传达出来了,这实在是中国人的智慧。
  以上两个例子,其实都有教材的“影子”,都是在一个新的情境下考查学生课内所学的知识和所形成的能力,“实”“活”统一,实现了课内所学与课外所用的自然衔接。
  从2004年以来各地的语文中考试卷看,课外材料在试卷中的比例都比较大,这种做法实际是尊重了学生发展语文能力的基本规律,能够更客观更科学地检测学生在初中阶段业已达到的语文水平。当然,教材中的内容也可以作为测试材料,只是命题时要注意不要对所学课文的结论性意见进行记忆性测试,更不能以某种教材或教学参考书的内容要求作为命题的依据。
  [示例4](《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节选略)对这两段文字的内容和表现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贾雨村的“大怒”,是“新官上任三把火”,表示自己为官清正,借以收买人心。
  B 门子和贾雨村是“贫贱之交”,他使眼色不让发签完全是出于对贾雨村的善意呵护。
  C 这两段文字通过交代门子与贾雨村的特殊关系,为下文写二人密室策划如何断案做了铺垫。
  D 这两段文字主要由人物对话构成,既表现了人物性格,又推动了情节发展。
  这道中考试题给出的答案是B,其实A项的说法也有“武断”之嫌。联系《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上下文看,贾雨村授了应天府,一到任就遇到了一件人命官司:薛蟠为争买一个丫头打死了冯渊,冯渊的奴仆告了一年的状竟无人作主。雨村听后大怒,“便发签差公人立刻将凶犯家属拿来拷问。”可见,此时贾雨村的“怒”是真怒,徇情枉法是后话。教参上则视他的“大怒”为收买人心,显示为官清正。是一种无视文学形象的丰富性、复杂性的“先入为主”的“贴标签”做法。有失公允。A选项是根据教参上的结论设计的。让学生不假思索地记住这样的“结论”,对初中语文教学有不良导向。
  
  三、能力立意,“高”“低”兼顾,鼓励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