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区别与关联
作者:李海林
“语文课的本质在于让学生与语文接触”{2},而不在于教师对语文的述说。皮特·科德说得精辟:在语文课中,“我们应当做的是教人们一种语言,而不是教给他们关于语言的知识。……我们要培养的是使用语言的人而不是语言学家,是能‘用这种语言讲话’的人而不是‘谈论这种语言’的人”。{3}教给学生关于语言的知识,把学生培养成“谈论这种语言的人”,也许教师的述说有一些效果,但如果“教人们一种语言”,培养“用这种语言讲话的人”,则教师的述说几乎没有什么效果。
语文教学的关键显然不在老师的“说语文”,而在学生的“做语文”。所谓“教学实施”,就是如何让学生“做语文”。语文教学实施不是“述说性”的,而是“使动式”的;语文教学实施的实质,就是老师依文本设计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走进文本、体验语文,在亲身体验中生成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离开了活动,离开了学生在活动中对语文的亲身体验,就没有语文教学实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文教学实施”并不等于通常意义上所说的“上语文课”——那种“述说性”的语文教学也许是在“上语文课”,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实施”,只有那种“使动式”的语文教学,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实施”。
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课堂现场师生双方的互动,教师利用学生的现场反应展开教学,推进教学进程。这是语文教学实施最主要的特征。现在的许多语文课,也许有活动,但这种活动不是互动的,老师不顾及学生在活动中的反应,只顾把自己事先想好的一些活动一项一项推出来让学生去做。这种“非互动”式的活动,徒有教学实施的表象而不具备教学实施的实质。“互动式”的语文活动,是语文教学实施最艰难、最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最能体现语文教学实施的艺术性的地方,也是最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提高的途径。
四、“教学实施”必须指向“教学设计”,它追求的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融合
教学设计向教学实施的转化需要教师的二次创造。教学设计解决“做什么”,教学实施则负责把“做什么”转化成什么样的活动形式,去真正实现“做什么”。在这个过程中,有两点是关键:一是“活动化”,即把“要做的事”以具体的活动形式加以呈现;二是始终要保证教学实施对教学设计的指向性。
所谓“对教学设计的指向性”,是指语文教学中的“活动”不是为“活动”而“活动”,而是为了达成教学设计中的“目标”、实现教学设计的“内容”的。第一,学生在这一活动中要学到他该学到的东西,要么是学生在这一活动中体验到“内容”,将“内容”内化,要么是学生在完成这一活动时必须运用到某一“内容”,而这一“内容”恰好就是教学设计中设计的“教学内容”。第二,学生完成这一活动后,主体将发生某一种变化,这一变化正是教学设计中设计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学到了老师让他学到的东西,学生本身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发生了老师在教学这一篇课文之前设计好的“想让学生发生的变化”。
这里的困难在于,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活动”与教学设计中的“目标”和“内容”往往是有距离的,它们常常处在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教学实施中的“活动”对教学设计的呼应,是暗中进行的,往往只有到了活动的最后阶段,到了活动的效果基本显现的时候,才能完全让人看得到。如何保证在教学实施阶段,始终保持对教学设计的呼应,一方面决定于教学设计的明确不二,另一方面决定于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反复检查。
教学实施对教学设计的指向性要求,决定了教学实施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融合。一般来说,教学设计是预设的,它是关于教学的大方向的确定,是关于教学“想干什么”和“具体做什么事”的选择,其基本依据是教师对文本特征的分析,对学生需要的把握,对教材编辑意图的领会,乃至教师对语文课程的理性认识。这种分析、把握、领会和认识一旦确定,一般是不会轻易变换的,这正是一个语文教师的专业理性之所在,它所遵循的是关于语文教学规律的科学性规定。但教学实施是要根据学生在课堂现场的反应来展开的,它是现场生成的,它所遵循的是师生互动过程中的人际交往规律,它的生成依据是师生双方对对方心理的响应,情感的交流,思维的启发,还有整个现场气氛的推动,情境的营造等等。师生双方不同的现场反应,会影响到对方的活动方式,从而带来不同的教学实施情形。这正是教学实施的艺术性之所在。教学实施对教学设计的指向性,决定了教学设计的预设性与教学实施的生成性的统一,决定了教学实施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1}参见拙文《论语文教学内容的生成性》,《浙江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2}李海林、任玲《帮助学生“与语文接触”》,《语文学习》2003.2
{3}〔英〕S·皮特·科德《应用语言学导论》第12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
(上海洋泾中学 20012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