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不要轻易说“不”

作者:王大绩




  我这篇文章的正题借用了2008年广东省高考的作文题目。广东是最先实验“新课标”高考的省市之一,领风气之先,当之无愧。“不要轻易说‘不’”——说得真好,它像一面旗帜,鲜明地展示出我们对2008年18个高考题目的基本态度。
  年复一年,高考作文题目总是广受热议。甚至语文考场收卷未甫,各种媒体(平面、音像、网络)便一拥而上,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开始对高考作文题目狂轰滥炸。对那些自以为是、卖弄噱头的言论,我们也不会轻易说“不”,我们会摆事实,讲道理,态度鲜明地用理性说:“不!”
  人们总习惯地把作文命题分为: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其实,这只是一种简便的述说,三者并无确切分界。所谓“标题作文”,只是要求以给出的“词语”或“语句”为作文题目。所谓“话题作文”,则给定一个作文范围,可以以这个“话题”为题目,也可以另拟“题目”,当然,“标题作文”也可以另拟一个“副标题”,这就没有什么实质差异了。所谓“材料作文”,是命题给出一段材料,从中自行挖掘出“话题”,拟定出“标题”。当然,“标题作文”“话题作文”也不时给出一段材料,这样看,三者并无实质差异。作文题目给出材料,往往是用来启发写作者,就是不给材料,启发依然隐性存在;“标题”或“话题”,本身自然就具有启发性。单看一个作文题目,我们无从判定它的“难”或“易”,“平”或“偏”,“新”或“旧”——任何作文题目都无法限制思想解放的头脑;当然,任何作文题目,也都无法开启认识闭塞的心灵。考场作文,不取决于题目,而取决于作文教学,取决于作文教学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而很多草率下结论的评题人,与其说他们是在评那些“作文题目”,不如说他们是在竞相标榜自己片面、疏漏、狭隘的认识。
  高考作文题目给出的启示有显性与隐性之分。2008年显性提示的分量在明显提升。
  即如那被评为“最囧文题”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我们怎么能不明白“其中蕴藏的哲理”呢?题目的提示明明白白: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唐代诗人韩愈的名句。诗句的意思是说,在滋润如酥的初春细雨中,春草发芽,远远望去,一片淡淡的绿色,可是走近后,却只见到极为稀疏的草芽,绿色反而感觉不到了。诗句的意境是美的,隐含的哲理也很丰富。它使我们领悟到:置身太近,有时反而感受不到实际存在的东西;要把握某一事物,有时需要跳出这一事物;人对事物的看法与对美的感受同距离是有关系的……其实,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和现象都含有这两句诗的意境与哲理,关键在于你的观察和体会。
  请根据自己阅读诗句所体会到的意境与哲理,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湖南卷)
  “提示语”里有诗句和意境的解释,有哲理与现实的说明。要求写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已做了240多字的解说,可谓苦口婆心,谆谆教诲。再一个省略号,任你荡出去。其实,就是没有“提示语”,仅韩愈两句诗,也同样具有“根据自己阅读诗句所体会到的意境与哲理,联系现实生活”的广阔空间。
  当然,有些题目所给提示的角度更丰富更具体。例如“全国Ⅰ卷”: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
  人民生命高于一切!
  胡锦涛、温家宝等党政军领导人迅速赶往灾区指导抗震救灾。
  十万多解放军、武警和公安民警,各省市的救援队、医疗队、工程抢修队迅速进入灾区。港台救援队和国际救援队飞抵灾区。志愿者从四面八方汇聚灾区。救援物资从水陆空源源不断运进灾区。
  一位中学教师趴在讲台上用生命保护了下面的四个学生。一位失去15个亲人的县民政局长连续指挥救灾五天只睡了七个小时。幸存者的生还奇迹在不断突破,100小时,150小时,196小时……
  中央电视台24小时播报。19日14时28分举国哀悼。
  一样的爱心,不一样的表达。捐款、献血、义演、关注……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汶川地震”,是震动全国、全世界的重大事件。题目提示了二十个左右的角度:事件、原则、领导、救援、医疗、抢修、军民、物资、国内、国际、保护、忘我、坚持、媒体、哀悼、捐款、献血、义演、关注,后面还有省略号。
  当然,这个命题没有谁还会说“难写”,但是考生就一定能写好吗?是啊,考前有多少老师提供了多少关于这次地震的材料让同学们去背,他们当然不会再没得写,也难得再跑题。可是这就一定能写好吗?大家仍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写好的“关键”仍然在于“观察和体会”。一有细节,二有感悟,这才是作文成功的两大柱石。
  谈到这里,北京卷一道4分的小题目(21题)倒对我们颇有启发:
  公元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一带发生里氏8级强烈地震,举世震惊。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请为下面一幅图片配写几句话,抒写你的真挚感情。
  [要求]紧扣画面,鲜明生动,连贯顺畅,不超过45个字。
  [评分参考]①扣住画面内容。②语言生动鲜明(情感真实鲜明,语言生动有文采)。③语意连贯。④超过字数减1分。
  画面给出的是一个细节,那些死背“地震材料”的学生,关注过这样的细节吗?这样一个细节,又会有怎样的感悟呢,又将怎样用语言抒写这种感悟呢?且看:
  ①楼板崩塌,钢筋折断,表针定格在2点28分。它在倾听吗?倾听废墟下不屈的脉搏,倾听飞奔向这里的步伐。
  ②强震,正14点28分!死寂,在14点28分!默哀,又14点28分!凝聚,自14点28分!加油啊,从14点28分!
  ③14点28分,刻印在汶川的大地,也铭刻在共和国的胸膛。这一时刻,共和国感觉剧痛;这一时刻,共和国更加雄起!
  ④2时28分,中国焦点——三山五岳肃穆,长江大河呜咽;国旗半垂,举国哀悼。从此,平民更有尊严;从此,民族更具力量!
  ⑤2时28分,摔落在豆腐渣的废墟;相信吗?钟表的芯没有停摆,时间必将更有力地搏动——在堂堂钢筋水泥的教室。
  题目的字数上限是“45字”,能写出这样的“45字”,800字会差吗?这道题目是“4分”,如得了“3分”,是只差1分吗?四分之一的差距,放到作文里看,就是“15”分。
  当然,这个作文题目也并非不得越“地震”的雷池一步。题目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脱离“内容”,也还须想想“含意的范围”,引发联想吧?温总理在震区中学黑板上写下四个字“多难兴邦”,可是包含着丰富内容的。汶川地震,国之大事,我们理当提请学生关注。但如果用“汶川地震”来猜题押宝,那就不但亵渎了神圣的“抗震救灾”,也窒息了学生作文构思的广阔空间。
  同样,地震发生地四川省的作文题目是:请以“选择坚强”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这个题目只有“地震”内容的“两方面含意”吗?悠远的中国猿人有没有“选择坚强”?未来的新新人类有没有“选择坚强”?遥远的南极洲有没有“选择坚强”?屋檐下的小燕子有没有“选择坚强”?就算别的都不知道,《史记》总知道吧?那里边有多少“坚强”的“选择”?“坚强”是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世界的“选择”。“地震”为四川考生提供的,最重要的并不是素材,而应该是心灵的震撼,是对“选择”的感悟吧?十年前的高考作文题《坚韧——我追求的品格》与《选择坚强》,何其相似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