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运用文章科技 引领学生阅读

作者:甘其勋




  第四,要阅读多种传记。传记按写作主体可分为自传(写自己)和他传(又称别传,写别人);按传主多少可分为单传(写一人)和合传(写多人);按内容详略可分为大传、传略、小传、简历、自荐信等;学术性的传记称为评传,本传出版后发现新的史料可写补传;此外还有正传、全传、列传、内传、外传、家传等等名目。忏悔录、回忆录、日记、书信也属传记的类别。中学教材不可能囊括所有传记体裁,但至少可以尽力避免单调,做到丰富多彩。
  第五,讲点文体规律。如传记的基本特性可以概括为三点:材料真实具体,叙事全面系统,语言简明平实。
  第六,作点比较阅读。如同是自传,《鲁迅自传》语言俭省,感情含蓄;《茅盾自传》文字简明,娓娓道来;《老舍自传》幽默诙谐,妙趣横生;巴金的《文学生活五十年》热情似火,饱含深情;《从文自传》《达夫自传》,胡适的《四十自述》各有风味又都文如其人。通过比较性阅读,可以更多地了解作家的人品与文品。还可以比较阅读不同作者写同一传主的文章,如郭沫若、郁达夫、巴金、萧红、李长之、曹聚仁、钱理群、周海婴、林贤治笔下的鲁迅,色调并不同一,而是多姿多彩的。
  自然社科并重,促进全面发展
  文章学认为,语文教材当然应首先考虑人文内涵,但不应忽视科技作品。中学生要全面发展,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类文章作品都要学会阅读。“说明性文章”包括说明书、解说词、内容提要、合同、协议书、教科书、科技作品等。语文教材中的说明性文章大多为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等和阐明事理的两种,其中不少可称为科技作品。
  由于典范而又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不大好选,所以语文教科书中的说明性文章数量远少于新闻、传记等记叙性文章。1995年《语文教学大纲》100多篇“基本课文篇目”中,说明文仅有11篇。随着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语文教材中的说明性文章数量有所增加,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课程标准教科书,七、八年级共安排了三个说明性文章的单元,共选入16篇文章,其中14篇为新选,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但仅仅阅读这么几篇说明性文章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我建议以“北京奥运科技面面观”为主题,组织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老师可以引领学生运用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搜集为实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承诺,近年来我国在“鸟巢”“水立方”等场馆建设、奥运村建设及服务保障、空气水质等城乡环境保护、场地设施、交通工具、食品安全、运动器材、运动员服装、通讯设备、直播技术、兴奋剂检测、保安防暴等各个领域全方位的科技创新成果。这些文章散见于各种媒体,集中起来展示,将是语文教科书相关课文的大拓展,更是一次科技知识的大普及、科学精神的大发扬。
  形象理论并进,发展创造思维
  阅读教学有帮助学生发展思维的任务。文章学认为,思维成果有两大类:科学和文学,科学建立的是理论,是文章,用的是理论思维;文学创造的是形象,用的是形象思维。理论思维和形象思维各有特点,但都是思维,都来自实际,都经过抽象,都有逻辑。(曾祥芹主编《文章本体学》,文心出版社2007年版第41页)一般来说,“记叙性文章”以形象思维为主,“说明性文章”“议论性文章”则以理论思维为主。中学阶段是学生理论思维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引领学生阅读“议论性文章”,是发展理论思维的重要途径。对此我有如下建议。
  首先,增加比重。以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标准教材为例,初中三年只有一个议论文单元,仅选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等五篇文章。高中必修课五册教科书安排了古代议论散文、社科论文、文艺学论文、自然科学论文等四个“议论性文章”单元,也仅十来篇。如果比例相当大的学生不选修《文化论著研读》,那么学会阅读“议论性文章”、发展理论思维的目标显然难以达成。
  其次,学点逻辑。20世纪80年代高中语文教材中曾编入几篇形式逻辑的知识短文,后因“减轻负担”而删除。其实,结合词汇学点概念,结合单句学点判断,结合复句学点推理,结合议论文学点形式逻辑规律,不仅必要而且负担并不重。20世纪90年代我曾在高中一年级执教《邹忌讽齐王纳谏》时讲解类比推理,当时学生毫无逻辑基础知识,却能欣然领悟,并不困难。
  第三,学法灵活。发展理论思维,也可以结合“记叙性文章”“说明性文章”进行。读了新闻、传记、科技作品,都可以发表短评,就像央视新闻联播近期的点评,三言两语,切中肯綮即可。可以当堂即席发表口头简评,也可作为读书笔记写下来。学习整篇的“议论性文章”,也要品种多样,时事短评、思想短评、社会评论、文艺短评、科技短论、人文社科论文、自然科学论文……虽同为“议论性文章”,写法却同中有异,应尽可能广泛涉猎,见多才能识广。
  第四,读写结合。读新闻、读传记、读科技作品、读理论文章,特别是集中阅读某类文章,总会触发灵感,激起写作欲望。但写作的激情往往来去匆匆,所以必须及时捕捉动情的瞬间,勤于动笔记下来。为此建议以《奥运会之后》《震灾周年祭》《站在伟人脚下》等为话题,引领学生一题多作,运用各种文体,围绕话题记事写人、写景状物、抒情议论,自由表达体验、感悟。
  最后,读点跨体、变体文章。文章学认为,文体分类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文章与文学作品常有交叉而难分难解者,叙事散文、随笔、报告文学、传记文学、游记文学、纪实小说、科学演义、杂文、寓言都可以看做“跨体文章”。文章体裁又是随着时代前进的,每个时期都会有新的边缘文体、交叉文体、四不像的变体文章出现,这正是文章体式创新的表现。比如事理说明文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表述形式。“叙事式”的特点是以叙事为形式外壳,而以解说事理为内容实质。著名的例子是夏丏尊与叶圣陶1934年合著的《文心》,以类似小说的叙事构架,给孩子们讲“读写的故事”,即读写的知识、道理。“散文式”,即借散文的形式来说明事物。如法国作家布封的《百兽物语》,法布尔的《昆虫记》,全书都运用了“散文”的表述方式。而选作课文的有布封的《松鼠》《莺》,法布尔的《绿色蝈蝈》《松鼠金龟子》,叶至善的《卧看牵牛织女星》等。近年旅美科学家沈致远的《科学是美丽的》也采用了散文的笔法。“诗歌式”,即借用诗歌的形式,阐述科学的内容。如高士其的科学诗集《时间伯伯》中,《我们的土壤妈妈》开头一节写道:“我们的土壤妈妈/是地球工厂的女工/在大自然的建设计划中/她担负着/几部门最重要的工作。”在分说的诗节中,诗人把土壤比做“矿物商店的店员”“植物的助产士”“动物的保姆”“微生物的培养者”,像地球的“胃”和“肝”等等,把土壤拟人化,让小读者容易懂得事理。借用文学的形式阐释科学事理的,还有科学小品、科学童话、科幻小说、科学演义等。这些体裁跨越了文章、文学的界限,是文章体裁的新发展,也使说明文的语言更加丰富多彩。人教社新教材选入科学诗《化石吟》、科幻小说《喂——出来》等,就是有益的尝试。
  1988年我曾说过:“只有承认教师的主体地位,教学才能走在学生发展水平的前面,教师才能对学生真正起到‘引导’(而不是‘尾随’)的作用。”(《关于“主体”与“主导”的问题》)2006年朱永新教授说得更精辟:“只有教师的成长才能带动学生的成长,只有教师的幸福才能有学生的快乐。”(《〈写在新教育的边上〉自序》)要引领学生阅读文章作品,老师必须走在前面,先“读”为快,并做出表率。
  (河南省基础教育研究室 45001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