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运用文章科技 引领学生阅读

作者:甘其勋




  现代文章学经过近三十的辛勤探索,研究成果丰硕,已构成较完备的理论体系。越来越多的理论工作者和广大语文教师,已经或正在认同文章学的基本观点,承认文章与语言、文学同为语文的三大支柱,三足鼎立,缺一不可;而第一线的语文老师更是天天忙于与学生一起阅读文章和写作文章。遗憾的是,能自觉运用文章学的基本理论来指导语文教育的老师少而又少。为此,提高文章素养,并运用文章科学技术来引领学生阅读、写作,已成为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但据我所知,不少语文老师对文章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了解不多,甚至于对文章学的概念也不甚了了。为此,本文仅就与中学阅读教学相关的几个问题谈点看法,希望对老师们有点帮助。
  语文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就必须让他们学会文章读写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文章读写习惯。因为文章读写是社会应用最基本的“实际需要”。为此,《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在课程总目标中增加了“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的新目标。在阶段目标中,对“记叙性文章”“议论性文章”“新闻和说明性文章”“科技作品”“日常应用文”提出了较具体的阅读、写作要求。因为这些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了阅读的多重功能:“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强调各学段阅读量之后,还提出了关于诵读篇目的建议。其中,只对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列举出了具体书目和篇名,而对学生更为迫切需要的文章作品则暂付阙如:“科普、科幻读物和政治、历史、文化各类读物”“科学与人文方面的各类读物可由语文教师和各有关学科教师商议推荐”。也就是说,课程标准把非文学的文章作品的推荐权授予了语文教师。这无疑对广大语文教师的文章阅读水平提出了严峻挑战,当然也给了一线老师发挥创造才能的难得机遇和巨大空间,使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可以充分发挥文章自身的种种优势,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弥补学生只读文学作品可能造成的营养不良症。
  文章学把文字作品分为文章(写实作品)和文学(虚构作品)两大类之后,进一步把文章区分为普通文章和专业文章。普通文章在教育领域包括“记叙性文章”“议论性文章”“说明性文章”“科技作品”等教学文体,在日常生活中包括书信、日记、告示、启事等应用文。专业文章是由专业人士撰写、在书报杂志上公开发表的实用文体,如新闻、传记等专业记叙文,公文、教科书等专业说明文,论文、论著等专业议论文。(参见曾祥芹、甘其勋、刘真福编著《文章知识新视点》,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中学生不仅要学会阅读普通文章,而且应当学会阅读常见的专业文章,如新闻、传记、科技作品、论文和一般性论著。
  抓住文章时效,关注社会人生
  文章学认为,与文学作品相比,文章作品具有贴近社会生活、紧跟时代脉搏的时效优势。比如新闻作品,是社会生活中数量最大、内容最鲜活、反应最及时因而受众最多的文章体裁。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2008年7月23日公布的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表明,报纸为阅读率最高的文字媒体,以73.8%的阅读率居于首位。阅读新闻作品成为社会公民每天必不可少的自觉行为,而新闻作品是报纸的主要文体。
  反观我们的语文教材,虽然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新闻列为选修课程之一,但初中和高中必修课新闻作品分量不足,学生三年里最多只能读到四五篇,少的只有两篇。经典选文是1949年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近期选文增加了1997年的《别了,“不列颠尼亚”》,外国作品总算有了一篇1958年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可以说多为旧闻而没有真正的新闻。教科书与社会生活的隔膜于此可见一斑。
  关于新闻的阅读教学,我有如下建议。
  首先,引领学生关注新闻。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是与社会公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文章体裁。动荡的世界,转型的社会,随时会发生许多事件,直接或间接对人们的生活造成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政治革新、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等利好消息让人们欢欣鼓舞;而战火蔓延、经济萧条、物价飞涨、飓风地震等天灾人祸则给人们的生存造成巨大威胁。学生生活在人群中,应该关注社会人生。经常阅读新闻,关注国内外大事,有利于培养社会责任感。尤其是义务教育、免除学费、高校扩招、助学贷款等与学生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教育新闻,更应及时引起学生关注,并引导他们发表意见。
  其次,课余经常选读新闻。广大语文老师完全可以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授权,在教科书之外,适当增加新闻作品的阅读,经常引领学生关注国内外大事和社会生活,诸如中东战争、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粮食紧缺等国际新闻,两会热点、道德楷模、神舟航天、嫦娥探月、抗震救灾、奥运盛会等国内大政,都应抓住时效,及时引领学生跟踪阅读。
  第三,培养良好的读报习惯。读报应该成为现代公民终生的行为习惯。这种习惯应尽早养成。语文老师可利用课前两三分钟,让学生轮流口头报告当天的“头条新闻”,并当场发布一句话简评,以培养学生认真读报的习惯和口头表达能力。
  第四,阅读各类体裁新闻。既读新闻报道(消息),也读新闻描述(通讯),更读新闻评论(社论、短评、杂感、随笔);既学习作者关注社会人生的立场观点,又学习捕捉重大新闻的能力;比较不同新闻体裁的表达方式,思考对同一新闻事件如何全面认识。比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至少可选读一组文章,从灾民自救求生、军民冒死救援、领导亲赴震中指挥,到全民捐款捐物、百万志愿者参与救灾、开放国际援助等,从不同角度全方位立体审视这一重大新闻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2008年多套高考语文试题直接出自抗震救灾,是一个很好的导向。
  第五,浏览网络新闻评论。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宽带网民数已达2.14亿人,规模也居世界第一。而这些网民中中学生占相当大的比例。语文老师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引领学生浏览网络新闻评论,比较网民对同一新闻事件的不同反应,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
  利用名人效应,树立人生楷模
  文章学认为,传记作品真实地记录了成功人士的生活轨迹,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回忆录等作品,可以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传主常常成为读者的人生楷模。传记是学生喜爱的文章体裁,语文教材中的传记作品也相对较多,传统篇目如《鲁迅自传》《母亲的回忆》等,近年新选入的如胡适《我的母亲》《列夫·托尔斯泰》等。但因多套教材都采取以人文内容为主题的组元方式,对传记的特点、分类、风格等语文要素有所忽视。学生虽然读了若干篇传记类作品,但仍不得要领。
  对于传记阅读教学,我有如下建议。
  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一是从传记中汲取思想精华,磨砺自己的意志,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二是学习叙事、写人的方法和艺术技巧;三是体会传记作品风格多样的语言。
  其次,要集中安排教学。教材至少要有一个单元集中学习,教材没有传记单元的,教师可以把相关课文自行集中起来教学。
  第三,要拓宽阅读视野。选文兼顾古今中外,传主以杰出人物为主,以利用名人效应激发阅读兴趣。少选政治家、文学家,因为学生从其他渠道对他们已有许多了解;多选科学家、教育家、艺术家、企业家,也可以选德艺双馨的球星影星。如传统教材中有《廉颇蔺相如列传》《陈涉世家》《张衡传》《哥白尼》《闻一多先生的想和做》《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等,课程改革以来新选的有《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邓稼先》《少年爱因斯坦》《居里夫人传》《音乐巨人贝多芬》《梵高传》《〈名人传〉引》《五四运动亲历记》《第一千个球》等,还有杨振宁、丁肇中、霍金、比尔·盖茨等的传记。传主也可以是普通人,如杨绛的《老王》,余秋雨的《信客》,因为小人物更接近生活常态,更能折射出时代的风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