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四个句子的妙用
作者:蔡建明
四、太史公曰:“天道恢恢,岂不大哉!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
师:请翻译这句话。
生9:太史公说,天道宽广无边,难道不伟大吗!谈笑之际能巧妙地合于正道,也可以化解纠纷。
师:是的,他们以谈笑巧妙地合于正道,化解纠纷。读了这个文本,我们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淳于髡仰天大笑的神态,目睹了优孟摇头而歌的风采,更亲闻优旃临槛疾呼,感受到他们地位虽低,却一心为国的精神。这栩栩如生的形象,作者是怎么刻画出来的?
生(集体回答):语言。
师:三人进谏的语言并不相同,有着各自的特点,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语言?
生10:有的说隐语,用比喻;有的正话反说;有的用歌谣对比。
师:既然都不一样,可见语言是个性化的。请自由选择一个人的语言,可以诵读,可以表演,体验人物语气、情感,感受人物语言的个性特点。(生诵读)
师:从这个性化的语言中,我们看到了他们怎样的形象?
生(七嘴八舌):机智聪敏,能言善辩,仗义执言,为国排难。
师:课前请大家查一下“滑稽”的本义,如果查到了请与大家分享。
生11: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能不断地往外流酒。比喻能言善辩,思维敏捷,言词流畅。
师:说得很好。语言是个性化的,形象的本质却是一致的,所以太史公才把他们放在一起并给予高度评价,“岂不亦伟哉!”赞叹之情溢于言表。除了本篇外,《﹙史记﹚选读》已学过的篇目中给你印象最深的个性化语言是什么?
……
第四句是太史公的评论,揭示了三个人物事迹的精神实质,给予了他们高度的评价,是全篇的点睛之句,也就成为整合全篇内容、整合课堂结构的关键句。由于研习的逐步深化与铺垫,课堂由语言、内容的理解层面进入到人物的精神层面。教师在进谏特点的整合中找到异同,导出个性化语言的品味,最终让学生领悟到,“滑稽”的背后是“仗义执言,为国排难”的可贵品格。课堂到了这里,整体结构完整而严谨,预设的目标得到充分的达成。
但教师并未停留,而是引入了“外一篇”,再次体味《〈史记〉选读》已学篇目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推动课堂进入最后的高潮。但是,这个“外一篇”并没有变成多样化手法的总结课,只是从语言角度切入,使课堂不至于旁枝逸出。有学生声情并茂地诵读项羽的《垓下歌》,引得众人沉默;有学生模仿刘邦“未央前殿”嘲笑他父亲的话,引得全体大笑。这时,教师进一步启示学生:这种独具特色的语言在《刺客列传》中也有,它启迪我们用个性化的语言写人,可以出神入化地刻画人物,使人物具有个性特色。《毛诗》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劝学》说“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让我们也学会运用这种刻画人物的手法,写出鲜活的人物来!
《滑稽列传》这一设计,充分体现了古文选修自读课的特点。作为补充性质的文本,在必读基础上,它理当由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但我们拿不出更多的课时让学生像必读课一样研习,又不可能听之任之,这就需要用极为俭省的设计完成辅导任务,《滑稽列传》恰好给了我们这种示范。我们说它大气,首先是敢于舍弃,文言知识只突出了三个重要的语言点:所字结构、词的活用、词的语境义,其他知识由学生借助必修课的积累自主完成学习;其次是结构的开放,关键句或语段中心句的呈现,实际是呈现了全部文本的骨架,加上相关知识点的链接,自然形成了收放自如的课堂空间。说它精致,首先是聚焦知识点,抓住具体的点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其次是结构的谨严,着意铺垫,相互照应,步步推进,有水到渠成之妙,而无刻意求工之嫌。
(江苏省南京市第五中学 21000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