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因势利导,点拨教学的基本原则

作者:陈 军




  
  二、“导”的切入口选择和层递性推动
  
  导,分两类,一是在课文要害处、重要处引导学生思考;二是在学习困难时帮助排除障碍。前者侧重于学什么的指导,或者是从哪里学起的引发;后者侧重于怎么学的指点,或者是寻求最佳学习方法以求消化疑难的帮助。这一切活动都是点拨的应有之义。
  1.点要害之处,导学习方向。点明课文的要害之处、重要所在,就是引导学生明白学习从这里切入,以研究这方面问题为主攻方向。我多次执教鲁迅先生《祝福》,第一次从肖像描写处切入,形成前后比较的教学之“势”,从而达到认清祥林嫂悲剧命运的目的。第二次从人物关系上切入,了解不同人物的生存状态及其联系,由此“势”推断对祥林嫂的戕害原因,达到的同样是认清祥林嫂悲剧命运的目的。第三次从问题切入,提出了“祥林嫂是怎么死的”这一质询,促进学生从多种状态上去思考,形成了更为复杂的思考之“势”(描写、人物关系、生存状态、内心世界等等),从而不仅认识了悲剧命运,而且还剖析了命运之所以如此的根本原因。我个人感到,这种学习方向上的引导更能扩大学生思考的张力。
  2.点材料参读,导思考跨越。任何优秀的课堂教学都是注重材料的“参读”和思维的拓展的,目的很清楚,就是推动学生思考跨越提升。这个“参读”的材料与课文之间所构成的联系点,就是点拨教学的切入口,常常要用到比较的学习方法。我曾为高一学生开设《长江诗话》课程,其中有一节课研究的是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一诗,对于高中生而言,他们认为此诗一览无余。从教学上讲,这是无引发之“势”的。我随即发下另一首诗,情况就不一样了,即李白的《上三峡》:“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此诗之郁痛与前诗之畅达对比鲜明,何也?于此便带出李白人生经历关键处的讨论,从而懂得李白之“坎坷”。顺其“势”,再指明新的研读问题: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你又会读到一颗怎样的心?一般情况下,学生根本就没有想到会把《早发白帝城》与《梦游天姥吟留别》联系起来,而从研读李白的实际需要看,这两首诗又必须联系起来。从这里可以看出,为了点拨有效,我只不过是营造了教学之“势”,就是材料联读。我几乎不大多讲这些材料,串联的举动本身就是点拨与引导。这样的“势”形成了,学生的思考跨越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3.点问题辨析,导思考锤炼。在学习过程中,会不会抓住契机组织学生进行辨析,往往能看出一位教师善不善于“因势利导”。更重要的是,往往能看出这节课思维的广度与深度,思考的力度与强度。尤其在高中阶段,我一直认为“辨析”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是增强思考推断水平的砥砺之举。我们常常看到课堂讨论问题过多、过散、点到为止,至于讨论的优劣正误,似乎不大关注。这是值得忧虑并要大力纠正的。与其看讨论的见解与结果,不如看讨论的过程及见解的“优劣正误”。比正误,是第一位的,是非要分明;继之还要比优劣,优者,想法优,表达优,有创意也。对此不断锤炼、磨砺,功效在于培养学生形成优秀的思考习惯和思维品质。而这,恰恰是点拨教学追求的至高境界。我最近教毛泽东同志的《沁园春·长沙》,其中讨论“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两句,多数同学讲色彩的红艳绚丽,境界的阔大壮美。这种见解是对词句画面的概括,不过是用议论的句子代替了作者描写的句子而已。其正确之处是准确理解了画面内容;其不足之处是透入内容的分析不够。为此,我提出“红遍”与“尽染”中的“遍”“尽”要理解到位,看能否见到动态性。不一会儿,一位女同学站起来说:“霜染叶,叶染树,树染林,林染山,山染山。”一开始,我和同学们都愣住了,马上恍然大悟,掌声四起。接下来我们评点这位同学的“评点”。她把秋色由特写到近景,再到中景远景的逐步扩大加浓的过程与变化评点出来了,使“遍”“尽”两词骨子里的动态感和盘托出,这就是状难言之景如在目前。这样的辨析,是一种理性化的学习,是对学习成果所以然的揭示,当然是能使学生终身受益的。
  以上所列三条,仅是我近期教学所得。在近三十多年的研究中,我们也归纳了点拨的方法近10种,这在一些著述中有多次介绍,这里就不重复了。有必要提及的是,具体的方法因教而导、因人而异,其基本要领不外乎四点:一是因势利导点拨思路;二是因势利导,点拨疑难;三是因势利导,点拨重点;四是因势利导,点拨方法。我们还多次强调教师要真正做到因势利导是相当不易的,一要有知识上的综合力,知识丰富,信手拈来,涉课成趣。二要有组织上的凝聚力,课既要“活”,又要“序”,形散神聚。三要有思考上的催生力,所谓推波助澜,促进学生学习拾级而上。四要有争议时的辨析力,课堂有思想活力,但也要有理性评价。
  最后尤其要强调的是要有层递性推动。因势利导,既点且拨,关键是遵循正确的认识路线。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个别到一般……这是认识事物发展规律的基本路子,其特点就是步步登楼,逐层翻进,老师要发挥层递推动的作用。问题本来到此为止,点一下,峰回路转,别有洞天;结论本来没有疑问,拨一下,山重水复,便有新疑。这样的逐层翻进,也就是不断地因势利导的过程。势中有势,势又生势,势连势;导中有导,导又生导,导连导。点拨之妙,全在因势利导的变化之中。
  (上海市闸北区市北中学 20007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