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从提问看教师的教学

作者:陈爱娟




  但是,这种提问法角度单一,又过分笼统,无法给学生以情感或内容上的暗示;而仅从特点或形象角度概括,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向纵深挖掘与横向拓展,易导致他们阅读课文的目的单一,思路狭窄;布置明确的任务会导致部分学生的学习带有“任务观”,缺乏深度思考。
  
  三、从思维训练看提问:想象式和探究式
  
  想象式。这类提问的形式是让学生结合课文情境,对留下的空白处予以想象填补。
  如某教师执教《雨霖铃》,在教学生品味“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一句时,重点扣住“执手”提问:将它换作“拉手”或“牵手”“扣手”以后,各自表现出怎样的情态和心情?(《诗歌:想说教好不容易》,《中学语文教学》2008.3)此问让学生换词想象,引导学生从所换之词出发,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设想相关情景中人物的心态。它既可以是学生头脑中的预想,也可以是学生体会揣摩情境中人物心理活动、情绪感受而生成的结果,属于另一种角色体验。这类问题的答案,生成大于预设,即教师事先料想不到学生会怎么表现自己的感悟。作者的本意是要表现两人难舍难分的情态和內心情感的波澜,若换作“拉手”,显得太一般,仿佛初恋情人,感情不深;“牵手”则无从传达难舍难分的状态,反而体现出开心高兴的情状;“扣手”表达的是两人亲密无间的样子,这三个词都与本文感伤情调不相容。
  想象式提问侧重于学生想象思维的培养和对人物角色的揣摩,平时多多训练,能极大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想象式提问是最没有局限性、最能体现学生思维灵活性和深广度的一类问题,它打破了某些问题只有基础较好的同学才能回答的局限,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探究式。探究式问题的特点,就是提出的问题符合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中的“最近发展区”,符合朱绍禹先生所说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问题贯串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是‘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基本保证,是‘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必要条件”。学生面对问题,能自觉钻研课文,深入课文之中,从而得出自己的探究结果。
  最具有探究意味的是钱梦龙老师执教《愚公移山》时的一个曲问:“小男孩去挖山,他爸爸同意吗?”学生由寻找小男孩的爸爸进而发现他没父亲,于是“孀妻”这个本来不受人注意的词语,被学生盯住并设法主动理解。经过这一环节,教师的教学目的达成:对词语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抽象的解说熟记上,而是要融入到具体的问题情境、语言环境中;学生的思维被极大地激活,兴趣被极大地调动,阅读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真实性(自主阅读)得到强烈体现。
  提问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师设计何种方式的问题,怎样向学生提问,则大有讲究。尊重学生、善于开启学生思维的教师,其问题定会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去体验、感悟,想象、探究,从而提高其语文素养,提升其语文水平。
  (浙江省绍兴县鲁迅中学 3120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