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从提问看教师的教学
作者:陈爱娟
一、从学生寻找答案的过程看提问:法理式和体悟式
法理式。提问看似只让学生选择自己的观点,实际上直接指向课文——学生只有从课文中找寻相关语句作为证据,才能以“铁的事实”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使听者心服口服。由于它很类似法官审案,将大量事实摆放到“被告”面前,说服“被告”的辩驳,故称为法理式。
有位教师执教《项链》,在学生预习后,向学生提问:“玛蒂尔德是可怜的还是可恶的,值不值得同情?”(见《课堂创新教学设计策略》,《语文教学通讯》2008.2A)作为走进文本的切入点,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让学生阅读后对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和感情倾向的选择。提问的方式,前问是选择式的——让学生从两个问题中选择一个作答,后问为是非式的——回答只能是肯定或否定,两个问题之间存在递进关系,即只有回答了前面的问题,才能作出自己的感情判断。这种提问跳出常规教学从小说三要素入手,由情节复述转到分析人物、写作技巧的套路,转向尊重学生主体,看重他们的观点;问题直接关涉到主题的理解、人物性格的把握、呈现人物性格的方法等,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很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更重要的一点,是问题中“可怜”“可恶”之间并无任何关连,能极大引发学生的争鸣探讨,激起他们研读课文的兴趣——是将女主人公作为弱者看待呢,还是认为女主人公因贪慕虚荣而自作自受?不同的立场,彰显不同的情感倾向,这都会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研读文章,深入文章内部,企图从中挖掘出有利于自己观点的证据。教师也可以在学生的言说中摸到他们回答问题的思路、感悟语言能力的高低以及感悟的角度。
不过,这种提问方式存在一个很大的局限性,就是只提供两种选择,会限制学生的思路,还存在对女主人公第三、第四种感情(看法)的情况被先决性地排除在外,实际上隐含着摒除多元思维的倾向,学生很难有即时性生成。这种局限来自简单的问话方式,如果改为开放式:“读了课文,你对玛蒂尔德有什么看法?你认为她值得同情吗?”也许局限会自动消失。
从问题入手,提纲挈领式地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从文本中寻找情感产生的依据、观点支撑的材料,这种提问方式既可放在教学初,又可放在课文熟悉后。学生寻找“证据”的过程,就是自己研读文本、品味文本、深化理解的过程,其中,学生的认识可能会有所变动,表明他对文本的研读真正落到了实处。这种法理式问题正越来越多地被广大语文教师所运用,也比较适合各种文体的教学。
体悟式。老师提出的问题,虽然也要从文本中找寻依托,但更多的要靠学生的体悟,即学生根据已有学识和阅历,对问题中涉及的情感信息,进行感悟体验,从中得出自己的结论。体悟式的问题多集中在作者情感的表达方式上。
某位教师抓住《散步》的开头提问:“‘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如果写成‘我们全家在田野散步’不是更简洁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见《课堂中文本细化的追求及机智处理》,《中学语文教学》2008.2)鲁迅先生在描述刘和珍前去参加请愿时,也采用了类似的表达:“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于是有教师抓住这点向学生提问:作者为什么会语不成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两位教师的问题,很明显地紧扣了“新课标”核心,体现出语文的“感性”特点。学生如果想准确回答,一定要沉潜到文本中,在课文的反复品读中逼近作者心胸,靠近境界,生出感情,获得体验。老师安排的教学思路当为:美读—体验—感悟。美读为激活、唤起感受,体验要联系自身实际,感悟要有自己的见解。
当然,体验过于侧重感性,会影响到学生的理性思维,使之失却对作品的理性思考与评判。因此,老师还可引导学生联系背景知识加以探究,对作者何以会产生这样的感情作出学理上的判断推理。
体悟式提问遵循语文学科“是一门感性较强的学科”的特点,尊重学生主体,强调学生体验。当学生细品文章时,教师既可教给学生阅读课文的不同方法,熏陶其文化修养,又自觉渗透了情感教育,使学生觉得语文学习一定要运用自己的情感才能顺利达标,才能体悟到不同作者在不同情境下表达情感的不同方式。
二、从问题呈现方式看提问:比较式和填空式
比较式。是语文教师常用的一种方式,教师提供两个不同的词语或句子,让学生对比得出在此语境中应当用谁的结论。它常常以词语比较的形式出现,或换词比较,“将A换成B好不好,为什么”;或增词比较,如《守财奴》葛朗台的经典台词“你真是我的女儿”,问为什么他不说“你真是我的好女儿”呢?(《阅读教学因体验而精彩》,《中学语文教与学》2008.3)或减词比较,“去掉A这个词语好不好”。也可以句子比较的形式出现,如前述体悟式中的两个问题,其实就是让学生比较两种表达方式的优劣。
比较是为了鉴别,即为了突出某一方面更胜于另一方面。如增词比较的例子,从语感论角度看,“好”字的有无差别甚大:前一问表明葛朗台以为他女儿已经像他那样丑恶,为了金钱,什么都可以拿去交换;而后一问的定性,则带有讽刺嘲笑之意,表面上的“好”其实并不能真正体现出他对女儿的高度赞同。学生在回答时,只要抓住“好”字加以思索,就能得出答案。先在字面上解释“好”在这个语境中的含义“亲”“乖”等,再分别品析两句话的不同含义,比较中鉴别出“好”字的有无,于主人公性格的揭露,作用大不一样。比较有利于学生熟悉全文,若不彻底知晓这句话的具体语境,没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则品味不出其中的细微区别。
只是这类问题的提出,更多的是出自教材编撰者或教师,是提问者在充分了解人物个性的前提下,再反窥课文而思考出来的结果。要学生质疑,恐怕难以提出这样富有深意的问题。这类问题的答案,预设性也较强,学生不大会有较多的生成。
填空式。类似让学生做“简单”练习——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研读状况在横线上填词,所填的不是词语就是短语,而且要求学生自己概括。如在布置预习《荷塘月色》后让学生完成:你认为作者写出了_______的荷塘月色。所填之词要能体现文中景物的特征。
看似非常简单,实则难度很大,学生若不把握文章主旨、文中意境及人物形象要点,会远离教师的预设;平时如果没有概括方面的修炼和丰厚的词语积累,就无法做得令教师满意。但它呈开放的样式,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可适合不同程度的学生。因为学生只要有自己的看法与见解,都能填出一两个词语来完成此项作业,“幽雅朦胧”“宁静淡远”等都可以。它会促使学生精读课文,深入文本,找到相关语句,得出自己的见解,展现文化积淀,体现琢磨词句、浓缩提炼的语文素养,进而学会散文鉴赏、小说欣赏——从关键词句中提炼出概括性特点。一般而言,凡是以名词为中心词作题目的课文,均可采用这种提问法,如“________的孔乙己”“__________的安塞腰鼓”等,回答范围也不外乎人物形象、事物(景物)特点的概括。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