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语文学习习惯说略

作者:张玉新




  本文论及的习惯包括广义的习惯、狭义的习惯,狭义的习惯包括语文学习习惯。
  
  一、习惯
  
  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把习惯解释为: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从语法上分析,句子的主干是——人的需求或倾向;从逻辑上分析,主词“人”是全称的,所以此为广义的解释。
  《辞海》解释为: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同样从语法上分析,句子的主干是……行动方式;从逻辑上分析,省略的主词“人”也是全称的。所以这也是广义的解释。
  以上两种解释的区别是:前者的核心是内隐的“需求”或“倾向”,后者是外显的“行动方式”。从习惯的养成看,前者强调“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关键在于“自动化”这个结果;后者强调“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变成需要”,关键在于“重复练习”这个过程。行为习惯不只是一个人的外部表现,更是其内在素质尤其是思想品德素质的外化。
  既然主词是全称,则以上两种解释虽然各有侧重,但都属于广义的习惯。
  习惯与熟练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习惯是一种特殊行为的熟练,但与熟练不同。熟练是通过有意识地反复练习形成的;而习惯并不一定都是有意识的练习的结果。许多习惯是无意地多次重复的结果,而有些习惯并未经过任何练习,只经验一次就巩固下来了。习惯形成后不去进行这种动作往往会使人感到不安;而熟练则是指人的一些巩固的、自动化的、完善的动作系统,人根据活动需要可以利用它,也可以不利用它。就生理机制来说,两者都是大脑皮层暂时联系系统的形成,即动力定型的形成。熟练是形成习惯的条件和基础,而有益的习惯则是使人更快地掌握熟练。习惯鲜明地体现着一个人的性格。积极的、良好的习惯对人的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对人的学习和生活,以及对集体和社会都会有积极的影响。习惯并非一成不变,人能在一定条件下有意识地养成某种良好的习惯,而改变某种不良的习惯。
  
  
  二、学习习惯
  
  基于学校教育情境的学习习惯,学生是特殊的“学习者”,系专指,则属于相对狭义的习惯。
  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
  可见习惯具有道德性。良好习惯的养成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核心和基础。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良好习惯的形成可以通过不自觉、下意识地重复同一动作,但主要是通过有意识的练习来形成。所以,习惯的养成不仅需要坚持不懈的强化和训练,更需要学生自我教育意识的觉醒和充分发挥。
  
  三、语文学习习惯
  
  语文学习习惯,更是学习习惯这个狭义习惯的学科细分,它与数学、外语等学科的学习习惯的总和就是学习习惯。
  叶圣陶认为:“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是比较公认的关于语文学习习惯的论述。“运用方面”属于技能层次,更本质地分析,语文技能(习惯)同其他技能一样,也是动力定型。任何习惯的形成,都是在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可以把习惯形成的过程分成由低级到高级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不自觉阶段,依靠外力的督促教育,不断强化已形成的条件反射,形成习惯。小学阶段的识字、写字,主要靠教师的“规矩”,教师按学科规律来要求学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为将来的更复杂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反之,教师没有责任心或对学科规律没有正确的认识,所定“规矩”不合乎学科特点,学生就不能养成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将来的语文学习可能走入歧途,甚至贻害终生。
  第二个层次:成为自觉行为,这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靠内部的自我监督,已不需要外部监督。还以识字、写字为例,当教师强化学生遇到生字必须自己查字典(之前已教会学生使用必要的工具书的能力),到了初中,学生已经可以在语文课之前解决生字难词,课堂上不必浪费时间解决这样的浅层次问题。这个层次也必须经过多次重复,比如,一旦学生没能课前自行解决字词问题,教师并不姑息,而是在课堂就要求学生解决应该在课前解决的问题,其结果必然是今后学生不再需要课堂现查字典了。一旦这种行为习惯被破坏以后,就要进行内部调整,做出意志努力。如果初中教师不强调课前自行解决字词问题,而是课堂上主动把字词整理好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记忆,学生则开始习惯这样不费力气的做法。从前形成的好习惯被破坏,到了高中,再重新建立这样的习惯将十分困难。
  第三个层次:自动化,达到类似本能的程度。到了自动化以后,既不需要监督,也不需要意志努力,而是行为习惯。竺可桢一生坚持记录每天的气象变化,从语文学习的角度看,这未尝不是一种写日记的习惯,他的许多科研成果,就来自这种习惯。顾炎武每天读书盈寸,读书所得编为《日知录》,也是读书、写读书笔记(感受)这一行为自动化的产物。目前的语文教学,教师迫于升学压力,错误地认为做题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于是不引导学生读书,领学生在题海中泛舟,给学生立了完全违背语文学科学习规律的“规矩”,在自残中残害学生,又以貌似认真负责的方式误人子弟,深陷泥淖不可自拔。这种自动化的定型十分可怕。
  
  四、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汉书·贾谊传》)习惯须自小培养,在儿童无意识的情况下不费多少力气就比较容易获得成功。习惯是长时期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习惯一旦形成,只要遇到相关的情景,就会不由自主地作出特定的反应。好习惯养成了终身受益,坏习惯养成了贻害一生(因为矫正坏习惯往往比养成好习惯难)。广义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适用于作为狭义概念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比如,生活行为习惯(生活自理)中包含了学习习惯(学习自理),当然也包含了语文学习习惯(语文学习自理)。因此,从培养广义的习惯入手培养学习习惯,进而培养语文学习习惯是正确的途径;只从培养语文学习习惯人手,而忽视对生活习惯的养成,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则是不可思议的。
  养成语文学习习惯必须遵循语文学科的学习规律。它可以概括为:积累与感悟。
  积累既包括知识层面的东西,也包括技能、方法层面的东西,并且不是一次完成的,是伴随着心理发育不断增加与深化的过程。但起始阶段的动力定型十分重要。
  语文基础知识层面的积累是指积累典型的语言文字材料。最有资格作为语文学科基础知识的就是一定数量的常用字、次常用字,识记其形、音、义。
  在初级阶段集中积累,古代蒙学读本有“三(《三字经》)、百(《百家姓》)、千(《千字文》)”,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