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浅谈习惯养成
作者:郑晓龙
次的训练形不成习惯,多次的往返才能形成内在的思维和外显的行为固定的模式,形成行为的直觉化和自动化。如做诗歌“填表阅读”,就要让学生反复运用,三次五次,十次八次,甚至几十次,直至方法路子已经融化在思想意识里,“表格”已不在白纸上,而是在心里,在手上,再阅读的时候已经潜意识下自觉执行,并且能终生受用。谁都知道作文审题重要,但要告诉他审题的具体步骤,然后每次作文都要求运用,直至形成习惯。对此认识不足,习惯培养常常半途而废。不少老师这次教给了一种方法步骤,学生刚操作训练一次,下次又换了另一种,原来的弃之不顾,变成了遥远模糊的影子,新的还没掌握,这种黑熊掰棒子的方法实在劳而无功。这就要求我们,教过的无论是阅读、写作、思考的方法、角度、步骤,在接下来的每一次训练实践中要一贯到底,直至形成习惯,而不是点到为止,练过即停。
动作行为的来回重复,基本动作的反复训练,最见功力,也最难,需要有恒心,有毅力,坚持不懈,甚至需要点“强制性”。贵州有个地区叫凯里,大街上行人习惯看红绿灯,走斑马线,街道熙熙攘攘,车水马龙,但秩序井然,偏僻山城能如此,令人肃然起敬。据说这有赖于政府提倡管理,有位监察局长没走斑马线而且打了警察耳光,马上被政府解职并且罚款。从此不论市民还是外来商贩,逐渐养成了遵守交规的好习惯。教师也有“管理”“强制执行”的职责义务。曾经去一所学校听课,见每张课桌的相同位置都码放着一本词典。原以为做做样子,但上课过程中看到很多同学在翻阅,看看学生课本,都有红笔记下的字音词义。校长说。有一天一位同学没带词典,老师强令午休的时间往返十里回家取回。教师要敢于善于使用自己的“权利”,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格落实。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值得表扬,但声音模糊不清,要重新大声响亮地再说一遍,下次发言照此办理。表达语无伦次,教师要“强制”学生按照“我认为,首先,其次,所以”的公式表述,不合格重来,直至合乎要求。写作行文前十分钟按步骤审题,教师巡视或互相监督,十分钟内不准下笔,作业不合要求退回重做。
习惯养成训练,实际上就是反复明确规范,执行规范,按规范思考,按规范行动。这与素质培养并不矛盾,恰恰是素质培养所必需的。“规范”外在表现为一种方法步骤,一种行为,内在蕴含的往往是一种思路,一种思维方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表现在学习行为上,是搜集材料,发现问题,研究材料,证明观点,寻找途径,提出解决的方法。表现在思维上,是由因求果,由果推因的逻辑模式。诉诸文字,连缀成文章,形式上是引论,本论,结论,或者起承转合。养成这样的学习思维习惯和品质,发言不会语无伦次,颠三倒四,写议论文就不会旁逸斜出,杂乱无序。这种习惯本身岂不是必需的素养?长期严格要求,养成良好习惯的人才叫训练有“素”。
很多老师,不敢教给学生规范,不敢让学生按规范模式操作,担心妨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习中的自由言行,听之任之,只有鼓励表扬,没有纠正,没有引导,没有批评。阅读永远是自由浏览,发言永远是信口开河,畅所欲言;作文永远是“放胆”为文,无拘无束。甚至课堂秩序混乱成“闹市”,教师熟视无睹。这样怎么能培养出学生的高素质呢。创新能力,就是具有敏于发现,敢于质疑,善于解决的习惯,无规矩的胡言乱语、随手乱画不是创新。那些在科学上敢于创新取得突出成就的人物,往往是良好的习惯成就了他们。一名记者和一位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对话,是大家所熟悉的:“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科学家:“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做错事要道歉,仔细地观察事物。”科学家的回答,表明了良好习惯对于创新的意义。良好的习惯,可以通过生物钟、通过条件反射自动提醒你自觉地去井井有条地做应该做的事,有利于探究创新;可以发挥下意识潜意识的支配作用,有利于发现和创造。一些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之所以能在休息的时候,甚至在睡眠的时候产生灵感,就是因为他们的潜意识与外界刺激,与自己不懈寻觅、孜孜以求、长期探索的问题之间保持了必然联系。
所以,为了提升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应注重习惯养成教育,把习惯养成教育化为具体的方法步骤,落实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