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
作者:陈金明
得透。要理解得透,就需要多读多揣摩。揣摩就是反复想。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认为,从“对语言运用能力的分解看,会想是会听读与会说写的前提。语文课如果只顾追求表面的读写。甚至把听说的技巧看得过于重要,而不深入‘想’这个层面,是无法从根本上达到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的。”在接触课文后,教师如能引领学生自己提出些问题来,再由自己经过反复思考而隶得解答,应是有效的办法。她以毛泽东《沁园春》为例,说明只有揣摩透文本的语句,方能领会作者蕴含当中的思想情感。她分析说:“这首诗的前三句点出了季节、地点、环境。之后摆出了六种景物:山红、林染、江碧,船行、鹰飞、鱼游。仅仅这六件事本身,是得不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结论的。六种景物的描述,关键在‘遍’‘尽’‘透’‘争’‘空’‘底’这几个字上。一千一万座山要红就红个遍,一层层的树林要染就一丝不剩地尽染,漫长的江水要碧蓝就蓝个透底。成百的船在江里行驶,谁也不碍谁地并行。鹰飞在高高的空中,鱼游在水的底下,一个那么高,一个那么低,谁又能干扰谁呢?几句话描述出的各种形象,集中起来就是说:整个的大自然中,谁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彼此都有自己的自由。要理解这些形象,另一个关键在对‘竞’和‘争’词义的理解上。‘竞’与‘争’在现代汉语里常用义是‘竞争’‘斗争’‘争夺’,但在古代汉语里首先具有的意义却是‘并行’‘一起’。《淮南子·淑珍训》:‘相与优游竞畅于宇宙之间。’注:‘竞,并也。’这里的‘竞’是‘并相’的意思,这正是毛泽东所取的意境。‘竞自由’就是共有自由,并享自由。同样,‘百舸争流’的‘争’与‘竞’同义,郭璞《江赋》‘缛组争映’,《文选》刘良注:‘争,交也。’就是相并相共地在江流中交相追逐。如果按照现代汉语理解为‘争夺“争斗’,意思就全拧了:‘争斗’反映的是空间的狭小、不足;而交并,反映的恰恰是空间的开阔。世界的空间这样茫远、空畅,可以容纳万物,谁想干什么,都可以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干,由此才发出‘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叹。”她接着说:“分析这首词的前半阕,如果不把上述几个重点词语落实到诗意上,怎么能从客观的语言中接受作者的思想呢?’”
应该说,“文道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从理念上对广大语文教师来说是不存疑义的。但是。从理念到实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建国50年来,在语文教学中,就曾有过多次“重道轻文”的反复。而在每次解决这一“重道轻文”的问题时,又都是以教育部制定的教学大纲往下传达、组织教师学习,但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说明要解决好这个问题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回顾以往的经验、教训,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稳妥地把握好“文与道”“工具性与人文性”二者的关系,除了思想认识上明确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外,关键在于教师能透彻地理解课文,把握课文,这一点不能有丝毫含糊。
需知,选入课本的文章,大都是文质兼美、文与道统一的典范之作。但是要使学生真能文道兼得,首先是老师准确理解课文。叶圣陶先生指出:“文道统一之切实做到,我以为首要在教师透彻理解课文。教师透彻理解一篇之主旨,不脱离文篇之思路发展与语言运用,不放过文篇另说一番道理,另说一番篇章结构之类,学生即当于思想品德方面有所感受,于读法写法方面有所长进。”我们从王宁教授这篇教学案例中,可以看到要真正理解课文,必须具备两点:一是要扩大视野,开拓知识面;二是要提高鉴赏力,增进悟性。教师缺乏鉴赏力,眼光差,不辨好坏,就说不上透彻理解课文。而这一点只有靠平时丰厚的阅读积累才能得以解决。即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通过阅读改铸自己的教学品位,通过阅读激发创造性思维。反之,教师的业务功底差,就难以按照“文道统一”的要求,灵活准确地教会学生。这也是当前“泛人文教育”之所以能够兴起来的根本原因。比如,一位老师讲《荷花淀》,与学生一起研读开头处的一段景物描写: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也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
老师要求学生找出其中的修辞手法,如“苇子的长城”是比喻,“编了多少席”是设问,“好席子,白洋淀席”是引用等等。无疑,这些回答也是正确的。但是,作为课文分析,对这段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只是了解其中的修辞手法,那是远远不够的。这位老师并没有到此止步,而是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作者这段文字如数家珍般地描写白洋淀的芦苇与席子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通过反复品读文本感悟到:它不仅表现了白洋淀的美丽富饶,而且说明了白洋淀人对自己乡土的深情与大爱。这是无法用修辞知识来加以说明的,如“好席子,白洋淀席!”这不是一般的“引用”,当中饱含着白洋淀人对家乡的衷心赞美与自豪。在这里,理解这些感情是如此之重要,因为白洋淀的英雄儿女所以能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英勇抗敌并在战斗中成长,这种感情正是他们行动的基础。如果不理解这一点,学生们就不会真正理解小说的英雄形象,也难于感受到小说中的爱国主义的精神力量。通过上述两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改变语文课堂上的“泛人文教育”,做到“让文章的本身去教育学生”,说千道万教师专业修养的提高是个关键。教师在这方面有了切实的进步,才能铸就起语文教学的高品位,激发出应对教学突发事件的灵动思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