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让文章“亮”起来
作者:翟莉梅
是啊,怎么才能天下安定?
“世上疮痰,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面对安史之乱引发的社会动荡,乾坤浮荡,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一代“诗圣”也只能“怅望千秋一洒泪”,几多感慨,几多悲苦,几多呼号!怎么办?薪火相传,他试图效法屈子比干,“致君尧舜上,再使风物淳”,但无情的事实宣告了这份进谏求安之心的天真。
五、课堂小结
我们每次在读那些优秀考场作文时。一方面为优美的文词深深折服,另一方面又总是觉得自己差距太大,似乎难望其项背。其实,作文语言的提升也是有技巧可以借鉴、模仿的。今天的分析,只是给大家提供了一些思路,还需要同学们在写作实践中有意识地运用,进而慢慢形成写作的习惯。
六、布置作业
修改自己本次的作文,在修改过程中注意运用课上所归纳的方法,有意识地提升语言。
[课后反思]
高三作文讲评容易流于形式,无非是从审题人手,先分析讨论可以选择的立意、中心,再分析学生作文中的问题,最后朗读分析范文。学生往往会被范文折服,但继而产生“高不可攀”的感慨,下次写作文依然如故。所以,作文讲评需要尝试不同的做法,且每次明确一个训练点,或审题,或材料,或语言,给学生一些可用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怎么学,能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在这节课中,我将其定位为“体会、实践”。以同年级学生的考场作文为例,让学生细致分析其语言中的亮点,从中总结出一些规律,使学生能在以后的写作中有意识地模仿,不断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编后絮语:
当学生的作文初具规模时,如何向更高的方向发展?本课选择了语言提升这一生长点。当学生作文讲评课趋于单调之时,如何使更多的学生受益?本课将讲评课与训练课结合起来,使之动态化、立体化。当语言训练有目的地铺开,引导学生向更高层次迈进时,如何不落入“唯形式”“唯表达”的境地?本课在训练过程中始终抓住了“言须及意”“任何修辞均为增强说服力、感染力服务”这一理念。希望这一案例对广大高三一线教师具有借鉴作用。
冬日来临,2008年已至岁尾。《案例平台》这一小栏目诞生也恰满一岁。“请老师们到这里来听课”“在切磋中提高课堂效益”是本栏目的策划初衷。在具体课例的选择中,我们不求课程设计的漂亮光鲜,只看重它的常态化、操作性及这背后的探索精神,一句话:希望这里推出的每一节课,都是动过脑子且较为扎实有效的,甚至是可以复制、即看即用的。就2008年所推出的这些案例来看,尽管情态各异,但也有一些规律可循:
“向难点开战”是我们的勇气。语用、阅读、作文、综合性学习等教学训练难点成为主攻方向,鼓励大家都来积极地想办法。《架设“桥梁”,有效指导——“综合性学习试题”的设计与训练》(第10期)即是一例。
“重视思维训练”是我们的理念。教会学生动脑子,从而严谨地、周全地、灵活地、有创意地解决问题,是我们格外看重的。《提升思维品质,谋求表意深刻——作文立意训练的探究与实践》(第2期)即是一例。
“构建训练序列,探索操作方式”是我们的任务。变散漫的、随意的、浅尝辄止的复习课为集中的、理性的、有序的、扎实的备考课,《由言揣意分解整合——古诗阅读理解训练指要》(第5期)即是一例。
“于继承中发展”是我们的态度。应试备考课应该怎么上,是一个需要不断摸索且个性化较强的问题。但我们深知,不“温故”无以“知新”。实际上,在我们推出的这些课案中,有些属于回归——向一种曾经存在的高地攀登。《诸因互解——古文阅读训练的探究与实践》一课(第1期)。从立意到取材,均借鉴了北京语文名师王俊鸣先生早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研究成果。在准备这节课的过程中,王老师的《为了使学生更聪明》一书给了授课者颇多教益,我们由衷感叹:“这么好的东西为何沉默了那么多年。”在向前辈致敬中获得新的教学生命,理应成为我们在这个浮躁的世界中不断迈上语文教学新台阶的源泉。
《案例平台》期待更多的耕作,请您来听课,也请您来上课。
2009年——我们课堂上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