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有教无类"和"诲人不倦"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和他的世界观。政治观密切相关的,并为他的世界观和政治观服务的。"仁"是孔子世界观和真理观的核心,孔子的教育工作是以仁的人生哲学思想为基础,也是为"仁政德治"的政治服务的。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说,孔子的教育工作也就是政治工作;孔子是教育家,同时也是政治家。

  (一)人人应受教育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最光辉的一点便是具有政治远见的"有教无类"②,即人人应受教育的主张。这充分表现了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因素,开创了通向文化下移和普及教育的新道路,是中国教育史上划时代的革命创举。"有教无类"是"泛爱众,而亲仁"的具体化。孔子从"仁"的观念出发,对一切可能施教的人,只要"自行束修以上",都不拒绝进行教育,使其享有均等的受教机会。关于"类",历来有不同的解释,梁代皇侃说得好:"人乃有贵贱,宜同资教,不可因其种类庶鄙而下教之也。教之则善,本无类也。"①至于"有教无类"是否包括奴隶,我们认为,从孔子"仁者爱人"的一贯主张来看,把农奴以至奴隶排除在"有教无类"之外,既无文献资料可证,逻辑上也难说得通。因此,比较确切他说,有教无类应当是不分宗族贵贱,不分阶级,都是可以施教的。这在人类教育史上是一项很有革命意义的政治突破,至今值得称颂。但遗憾的是,孔子竟然把人类二分之一的妇女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孔子陷于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而不能自拔。例如周武王自己说,他有十位能辅助他治理国家的臣子,这十人中相传包括武王自己的妻子邑姜在内,但孔子却说,辅助武王的十人中有一个是妇女,所以只能算作九人②。这无疑损害了孔子自己的"有教无类"的思孔子评传想原则。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他没有一个女弟子了。所以,他的"有教无类"只包括了人群的一半,只有男人,女子不在内。这一重男轻女思想是必须严肃批判并彻底清除其残留影响的。清代乾隆年间的思想家。文学家袁枚(1716-1798),在对待妇女的问题上,就和孔子以来的传统观念不同,袁枚根据孔子的"泛爱众,而亲仁"和"有教无类"的思想,不顾当时封建舆论界的责难,招收了一批女弟子①,这就比孔子高明多了。今天,我们指出孔子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对全面评价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是必要的。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并且实践了这个主张。他招收学生兼收并蓄,不受贵贱。贫富。老幼。国籍等条件限制,其中大多数出身于贫贱之家,兹略举六例如下: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②仲弓:其父为"贱人",家"无置锥之地"③。子路:"卞之野人"④,子路事亲,"尝食藜藿之实,而为亲,负米百里之外"⑤。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生草;②《论语·卫灵公》。
  ①皇侃《论语义疏》。
  ②《论语·泰伯》:"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有妇人焉,九人而已。'"十人指周公旦、召公。太公望,毕公。荣公。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和一位妇女。这位妇女或说是文王之妻太姒,或说是武王之妻邑姜(姜太公之女),看来指邑姜更近情理。是太姒还是邑姜,那是次要的问题,主要的问题是孔子认为女子不该和男子并立。他顽固地站在男尊女卑的立场上,只承认武王有九个治理国家的能臣。这是他思想中保守落后的地方。大①二十年代我和张闻天。侯绍裘。李平心等同志先后在苏州乐益女子中学教书时,曾选编了一本《随园女弟子诗选》(上海光华书局出版),以表彰袁枚不轻视妇女的卓识。
  ②《论语·雍也》。
  ③《荀子·非十二子》。
  ④《史记·仲尼弟子列传》集解,引徐广话。
  ⑤《说苑·建本》。
  蓬户不完,桑以为枢;而瓮牖二室,褐以为塞;上漏下湿,匡坐而弦歌。"⑥意思是说,原宪在鲁国住的是茅草盖顶的方丈小屋,门户是蓬蒿编成的,而且还不完整。户枢是桑树条做的,窗口是用破瓮做成的,并以粗布隔为两间。屋顶漏雨,地下潮湿,他却端坐而弦歌。曾参:穷居卫国,絮衣破烂,面色虚肿。因为经常干粗活,手足生出了老茧。往往是三天不煮饭,十年不添制新衣①。闵子骞:冬天没有御寒的衣服,"以芦花衣之"──以芦苇花当棉絮用②。针对这样的情况,南郭惠子曾经发出疑问:"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回答说,君子端正品行以等待四方之士,而且一定要做到来者不拒,正如良医之门多病人一样。所以夫子门下的人品十分复杂,各种各样的人物都有③。这段记载正好确切地剖明了孔子"有教无类"、"来者不拒"的矢志于教育事业的崇高精神。孔子关于人人都应受教育的思想和实践,对于普及教育。传播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都是起了积极作用的。
  ⑥《庄子·让王》。
  ①见《庄子·让王》。
  ②见《说苑》。
  ③见《荀子·法行》。

  (二)人人可以通过教育革新自我

  承认人可以通过教育得到改造和提高。是教育思想上的孔子评传一个重大突破。对于这十问题,孔子已有了明确的认识.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①所谓"性"是指人的共同本性,"习"是指后天的环境影响,主要是教育、习染。正如王夫之所说:"性者天道,习者人道,"②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差不多的,人在道德和知识上的重大差异,是后天教育。学习的结果。所以孔子说人的本性相近,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在实际生活中,孔子更重视后天的习染对人的意识起的作用,认为人的实际的思想状况是由习染决定的,而不是先天决定的。这里就有着可贵的唯物主义的因素。这个观点是孔子对先秦哲学和心理学的重大贡献,对于他的伦理。政治。教育理论具有重大意义,是他的教育学说的认识论基础。根据这个理论,孔子认为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教育接受良好影响,在道德。知识上得到改造和提高,即使是受到不良习染的人也有可能变好。他的学生中有素质较好的,也有素质较差的,经孔子循循善诱的教导,不少变成著名的贤才。孔子在两千多年以前提出的教育可以革新人的"性习说",强调和承认人的后天习染的作用.亦即教育的重要作用,这对于运用教育手段来改变人,提高人的道德,知识水平,对于教育可以缩小以至基本消灭人类社会普通的人与人之间在道德。知识水平上的差距,是具有重大意义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也应当把这一思想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来研究。
  ①《论语·阳货》。
  ②王夫之《俟解》。

  (三)教育家的义务和职责

  孔子在教育实践中曾经提出一个著名的论点,叫做"诲人不倦",这是跟他的世界观和政治理想分不开的。孔子是把教育和政治的关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来看待的,教育给政治提供思想基础和合格的人才,政治给教育提供实践机会和发展的条件。在孔子的心目中,教育是为促进政治改革(孔子心目中的改革)创造条件,政治又反转过来为促进教育的发展创造条件。所以孔子"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其出发点首先是来自他企图改革贵族政治。实施所谓"仁政"。"德治"的积极的政治要求,其次是来自他自己"学而不厌"的好学精神、再次是来自他对求知者认真负责的态度。他曾谦逊地说:"说我圣,说我仁,我都不敢当!我只是永不自满地学习,永不疲倦地教诲弟子而已。"①孔子对待"习知识的态度也一贯是实事求是、老老实实的,这充分表现在他对子路的一段谈话中,他说:"由!诲女,知之乎(我教导你的话你懂了吗)?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②知道的才能说知道,不知道的只能说不知道,这才是真正聪明的求知者。──孔子一生就是以这种认真严肃、踏实负责的教学态度,忠诚地。百折不挠地履行一个教帅、一个教育家的义务和职责的。孔子评传①《论语·述而》:"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②《论语·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