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别国对一国出口货课税的压力,比税额和税率增加得更快。西欧也可能会受卖给它大量原料和粮食的那些国家对制造品课征进口税的危害。
上面关于一个国家进口税的归宿的论点是以这样的假设为前题的,即进口税的压力不会大得使其他国家丧失征税国的任何一种出口货,因为这些国家迫切需要征税国的出口货,而且它们对这些货物的需求没有弹性。这意味着,尽管其他国家的资源与征税国的资源相同,但它们却相当开放其市场。当然,可以想象,几乎所有能供给世界需要的某些产品的国家,会同时对其进口货征收很重的税,以大大地限制其贸易。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供给就会减少而且缺乏弹性。(可以想象,弹性可能小于一,并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供给进一步减少,就会增加它们所能换得的商品总量①。)
①这种情况不仅重要,而且不那么好理解,附录J第六节对此有所说明。
人口稀少的国家很少有这种危险。因为,人口稠密的国家总会用制造品和其他高级产品来换取原料和粮食,因此,人口稀少的国家的原料出口市场不会如此狭小,以致必须接受极苛刻的交换条件以换取足够的机械等来满足其更加迫切的需要。
在最近的将来,人口稠密的国家也不会因人口稀少的国家联合起来对制造品征收重税而遭受这种危险。因为,许多新兴国家仍迫切需要资本,它们不能把开发丰富资源的许多资本用来建立现代钢铁工业和其他工业,这些工业中的每个工人所需要的资本也许为数百镑,或更多些。因此,许多制造品仍将在一个长时期内继续大量地输入许多新兴国家,甚至输入较为发达的新兴国家。而且,虽然世界上的人口正在迅速增长,但在一个长时期内,许多地区仍将几乎没有象样的工业,因而它们的大门仍将不得不对许多西方产品敞开。欧洲国家借给新兴国家的资本如此之多,以致在新兴国家能够制造自己急需的工业品的时候,仍不得不输出初级产品来支付过去借款的利息。
不过,许多年以后,新兴国家可能将买回在欧洲市场上买卖的大多数证券。到那时,那些仍有初级产品出售的国家在国际交易中就将占上风。它们如果采取共同行动,不管它们相互间有没有协定,都会使它们拥有牢固的垄断权,因而不管它们对人口稠密的国家提供的产品征收多么重的税,这种税都将主要由后者来支付,正是这种情况而不是眼前的危险,使我们有理由为人口稠密的国家的前途担忧。
2.在发展对外贸易方面新旧国家利益之间的某些差别。
目前在“旧”工业国与采用先进生产方法而且朝气蓬勃的“新”国家之间,存在着一种强烈的对比。某一西欧国家人口的增长,对该国更好地掌握农业、工业和交通等方面效率最高的工具和最先进的生产方法,并无多大帮助,人口的增长只会迫使该国向尚不十分发达的国家推销更多的工业品,以满足自己对原料日益增长的需要。
另一方面,地广人稀的新兴国家人口(主要是欧洲移民)的增长,则会促进新旧国家的繁荣。旧国家得到的好处是,它们可以有利地销售制造品的市场得到了扩大,而市场愈大,制造品的生产就愈容易。新国家得到的好处是,它们可以用得自对外贸易的收入来修建公路干线和铁路干线,来修建港口。严重阻碍这种贸易,对新旧国家都有害,因为这将使旧国家丧失许多舒适品和一些奢侈品,从而使其生活艰苦;同时将使新国家丧失一些舒适品和许多奢侈品,而现在正是这些物品使新国家人民的生活充满了希望,活跃了他们的思想。但长途运输费用及一般交通困难对这种贸易造成的较小的阻碍,却并不完全是坏事。对新国家来说,这将促使它们自己制造简单的工业品;对整个世界来说,这将激励精力充沛而富于冒险精神的人在具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广大地区安家落户。
当然,如果各工业国都大大增加对工业品征收的本来已经很高的进口税,西欧各国就将遭受严重损失。因为,这样一来它们就将不能在国外大量出售那些只有发达国家需要的高级机器和其他设备,从而将减少大规模生产高级工业品的经济效果。但它们自己的市场将能够吸收几乎每一行业中一些大企业的产品,因而它们在这方面的损失不会很大。它们将更加注重生产人口稀少的国家需要的产品,因为这些国家将能供给它们所需要的农产品和矿产品。它们将能用对外投资的利息偿付输入的初级产品,而不必向征收重税的国家输出货物以偿付输入。
3.认为应该向拥有垄断权的国家的产品课征出口税的观点,实际上并没有多大意义。
从前,当运输很困难,运费很高的时候,农业资源丰富的国家往往能以近乎垄断的价格向附近没有便利的水路交通的工业国出口其某些农产品。但现在,长途运输越来越方便,任何国家都不能维持其对邻国的垄断,因而人们有理由反对对主要农产品征收出口税。而且,那些大量出口农产品的国家人口都很稀少,要依靠铁路和其他交通设施来发展经济,而铁路等设施在其使用初期和制造业的情景一样具有收益递增倾向,不象人口稠密国家的农业那样具有收益递减倾向。即使是那种从纯理论观点出发认为应该对农产品征收出口税的看法,实际上也没有多大意义。
新世界的许多国家对从旧世界输入的几乎所有产品都征税。这种税对其对外贸易条件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与一般出口税一样。但它们对许多进口货的需求如此之迫切,以致即使它们有权这样做,也不能把贸易限制到如此地步,致使它们的出口货在欧洲市场上脱销。它们之所以不能这样做,是因为它们的许多生产部门缺乏人力和物力,同时也因为它们必须支付欧洲供给它们开发土地的资本的利息。
一般说来,对工业品征收出口税而使工业品出口额减少,会在某种程度上损害国内消费外国货的人,而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国内的出口工业。出口补贴(有别于对国内外消费的产品的生产给予的补贴)对得到补贴的工业特别有吸引力。但提供补贴的国家由此而付出的代价却很大。国内消费被补贴商品的人实际上被征了两次税,一次被征税是为了提供补贴,另一次被征收的税金包含在所购买的被补贴商品的价格内。
出口税和进口税一样,也对物价产生影响,但方向相反。由于假定黄金不被征收出口税,因而出口黄金就比出口被征税货物有利可图,这种情况将一直延续到国内物价跌到这样的水平,使应纳税的出口货纳税以后在国外仍能有利地卖出(虽然卖出的数量较少)时为止。同时,物价的下跌也将影响到未征税的出口货,使其得以打入国外市场,填补纳税出口货数量的减少造成的真空,但实际上这种情况很少出现。当然,向某些商品提供出口补贴会促进贵金属的输入(使用纸币的国家除外),因而会稍许提高补贴国的一般物价水平。但一般人很少关心这类细微差别。
4.某些生产者或商人宁可暂时降低价格也不愿突然减少销售额,促使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增加了新征进口税所产生的直接影响的不规则性以及进口税经常变动的危害性。
不同的工业部门往往需要极不相同的时间来调整生产方法和设备以适应新条件,同时在各种不同工业和贸易部门中,生产者、商人和最终购买者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也不同,这些常常是进口税的直接影响不一致的最深刻、最基本的原因。
一般说来,生产者并不期望从所有商品那里,甚至从同类商品在所有市场上或在同一市场上的所有情况下获得完全相同的利润率。但他很少接受低得没有报酬的价格,如果他只考虑这一笔交易的话。因为,他的营业有许多一般开支,最后必须支付,因而每笔交易一般都必须担负一部分一般开支。换句话说,在竞争性市场上,决定价值的生产成本是指整个过程的成本,而不是指某种特殊产品的成本。在任何一个生产者或商人已与之建立了固定关系的某个市场或一部分市场上,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他总者从外面打进这个市场或在这个市场上产生出新竞争者。他的目的是这样管理他的企业,使它最终能给他带来条件所允许的、最多的纯利润总额。由于他和主要顾客彼此相互了解,并使设备,人员和企业的组织形式适合于顾客的特殊需要、习惯和爱好,因而他拥有某种局部垄断权。所以,其他一些具有同样数量的资本、同样的干劲和能力,但没有上述有利条件的人,虽然以同样价格在同一市场上出售同样的东西,却不能象他那样得到丰厚的利润;这正如一个已经办得很好的医疗所或律师事务所,由另一个有同样能力和经验但与其专门顾客没有接触的人来办,就不能立刻取得同样成绩一样。这种轻微的局部垄断为所有竞争性企业所固有,并可能通过卡特尔或其他垄断组织发展成为强大的局部垄断。这些组织致力于维持它们所谓的公平公理的价格,但实际上在它们控制的某些市场上,价格最终可能高得吓人。
就完全被垄断的产品而言,除非我们知道其生产和销售的所有细节,否则便无从预测对其所征关税的归宿。一部分关税负担当然要落在垄断者身上,因为他提高产品价格,必然减少他借以获取垄断利润的销售额;所以几乎可以肯定,他不会把全部关税加在价格上。但这支配他到何种程度,将取决于其产品需求的刚性或弹性以及其产品的减少对其总收入的影响等等。上述关于完全垄断的一切论述,也适用于每个企业从与顾客的关系中获得的局部和暂时的垄断,只是适用的程度较低而已。一些企业有时会担负对其产品新课征的大部分关税,而不愿立即减少销售额,另一些企业则会立即把几乎全部关税转嫁给消费者。而且在各工业和商业部门内,不同的人之间因年龄,性格和经济力量的不同也会发生很大的差别。这种税对各种商品的价格产生的影响往往是不一样的,参差不齐的。我们所能肯定的是:落在外国人身上的全部关税负担,与这种突然变动给本国工业(即直接地和间接地受这种出乎意外的关税影响的本国工业)造成的损害相比总要小些。
但是,如果一个国家的某一种进口货受一个外国大垄断公司或卡特尔或其他垄断组织的控制,其价格常常随意变动,以致该国工业的正常活动受到干扰,则上述一般论断就可能遇到例外。更为严重的例外是,征收进口税是为了减少外国人向该国市场有害地“倾销”的货物,所谓倾销就是暂时以大大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出售产品,或有意或无意地妨碍该国某些工业的发展。无论经验还是理论都没有提供充足的理由使人相信进口税能完全达到其目的。要消除的罪恶越受卡特尔或其他半公营机构的控制,其危害就愈少。一般说来,最容易组成卡特尔的是这样一些工业部门,在这些工业部门中,不仅每个野心勃勃的企业家希望扩大其事业范围,而且他知道,进一步扩大已经很大的企业规模可以提高效率和经济效果。想到这些会推动他扩充机器设备,而不顾市场平时对其产品的需求限度。他处理剩余产品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倾销,也就是,在他没有建立关系的市场上,以低于全部生产成本的价格出售产品。他用这种方法为其企业做广告,从而与新的市场建立联系。与此同时,他拉拢最可靠的雇员,并尽可能使卖价超过实际生产支出和设备磨损费(不仅仅是时间推移所引起的折旧)。他破坏别人的市场,使他以后不能以有利的价格出售他们的商品,但他并不破坏自己的市场。
他所寻求的新市场或许在国内,也或许在国外。国内市场他比较容易打进,但在这些市场上做得太过火,会立刻引起别人在自己专有的市场上进行报复;而在外国市场上倾销所引起的报复,则是针对其本国的一般市场,而不是针对他自己专有的市场。
然而应该指出:大规模倾销在钢铁等半制成品方面最为显著。虽然这些产品没有象棉花和谷物市场那样的有组织的“期货”市场,但它们已经很标准化了,以致生产者多半不会对某一个市场特别感兴趣,当然条件是这个市场与他没有关系,如果有关系,他就既怕外国人插足,也怕本国人插足。制造有多种用途的半成品的工业,比制造成品的工业容易同新市场建立关系,因为成品在任何地方都没有很大的市场,而且每个国家都对成品有特殊要求。经营钢铁等半成品的卡特尔之所以能在世界贸易中占有突出地位,主要是由半成品的特点决定的。它们特别喜欢以低于国内的价格在国外销售其产品,而且很有条件这样做。①
①参阅《工业与贸易》第三编,第九章,第十节。
就半成品而言,其进口税负担从消费者向生产者的转移往往是没有规律的,正如垄断组织控制的几乎所有变化一样。变化的原因虽然可以仔细探究出来,但却不是公众所能了解到的,因而变化似乎是随意的。虽然变化似乎是随意的,但实际上是有规律的,其形状并非参差不齐,而是犹如排列整齐的队伍。被垄断组织严格控制的国际贸易额是很大的,而且还在不断增加,虽然增加得并不平衡。被较为松散的垄断组织控制的贸易额也很大,可惜得不到这方面的确切统计资料。可是,虽然不是完全没有争论,但似乎这两类贸易,即被严格控制的贸易和被部分控制的贸易,远远不到国际贸易总额的一半。似乎可以肯定:虽然垄断集团在某些事情上往往很专横,但其大政方针却受少数几个狡猾多端的人的控制,而不是相反。显然,国际倾销一旦被发觉,就更会被人公布出来,因此,国内倾销的总额至少可能和国际倾销总额同样大,尽管对每一种倾销的范围人们的看法出入很大。但可以肯定:国内倾销和国际倾销的主要动机及由此带来的具体问题实质上是一样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