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12期

谈谈鲁迅的自然科学修养

作者:黄乔生




  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受过初中教育的人都知道他写有《阿Q正传》、《孔乙己》、《祝福》等杰作,而且,通过几十年来收入语文教科书的文章《藤野先生》,知道他曾经学医。假如阅读范围更广一些,例如读过《呐喊·自序》和《朝花夕拾》中的几篇回忆文章,会知道鲁迅曾在海军学校就读,还学过几年采矿。那么,按照今天的分科法,鲁迅就是理工科出身了。但他学医的时间不足两年,后来并没有当医生或去做科学研究,而是成了文学家。这种情况,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并不少见,理、工、农、医出身而后转向文学的不止鲁迅一人。例如,文学家郭沫若、郁达夫、陶晶孙等都曾留学日本,而且一开始也是学医。他们转向文学的原因,当然各自不同,都值得我们探究。今天,我只简要地介绍一点儿鲁迅的自然科学修养,借此探讨作家青年时代的科学训练对其文学创作有怎样的影响。又因为时间关系,只能把重点放在他的医学学习这一段上。
  最近几年,常听到批评家和文学史家(不但中国的,还有外国的)说,中国当代少有像鲁迅那样的文学家,鲁迅的优秀传统在当代缺少继承者。似乎也是实情。但为什么会如此?缺少科学训练是不是一个原因呢?鲁迅在给青年朋友的一封信中就告诫他们不要专看文学书,也要注意科学知识的修养。他说,一般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轻重,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糊涂,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开科学,一味钻在文学里”。鲁迅认为,搞文学创作的人,要有起码的科学常识。
  最近几年,我也看到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发表文章,主张科学工作者应该注重人文修养的文章,以激发想象力,培养道德情操。马克斯·韦伯曾经批评过那种“没有头脑的专家”。这些主张都显示了人文精神与科学相结合的重要性。
  
  一
  
  鲁迅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紧紧跟随着世界科学发展潮流的。从青年时代起,他受到科学救国思潮的影响,以极大的热情吸收先进科学知识;他不但认真地学习西方科学史上的成果,写出科学史方面的论文,也十分重视当代科学发展趋势,写出介绍最新科学成果的文章;同时,他很重视科学知识的普及,重视科学小说在传播知识中的作用。他的一些重要论著,直到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鲁迅从少年时代就喜欢动植物,显示出极强的求知欲和认真实践的精神。这种态度可以说就是科学态度的自发的表现。例如,他喜欢种花,钻研专讲园圃花木栽培的书《花镜》,不但读,而且抄,还找来几个本子加以校勘,并能在实践中改正了书中的一些不确切记载。
  鲁迅真正接触西方现代自然科学知识,是在南京,他18岁考入南京的水师学堂,后又转到矿路学堂。在这些新式学校里,他知道了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物理学)、算学、地理、历史、绘画和体操之类,他感到非常新鲜,成绩很优秀。水师学堂学习时间很短,他的科目是矿业。从他当时的教科书,我们知道采矿知识。他采集了不少矿石标本,带回去给兄弟们看。他一生取得的唯一的文凭就是江南矿路学堂所发,成绩是一等第三名。因为成绩好,毕业后就被两江总督派往日本留学。原来打算继续学矿业,后来他自己选择了医学。至于学医学的原因,他自己说是因为在南京时接触了一些化学卫生方面的基础知识,也看了一点医学史的书,知道西方医学是发达的,而且更具有说服力的是,我们的邻国日本因为明治维新开始学习西方科学开始走上了富强之路,而所谓西方科学最先进入日本的是荷兰人传进来的医学知识(日本称为“兰学”)。再一个原因是他自己的切身经验,就是他的父亲三十多岁上生病去世,他作为长子,为父亲请医生治病的全过程,他是目击者和经手人。当然,那时候绍兴还没有西医,请的是中医,他们那一套“医者意也”的玄妙理论,还有“蟋蟀要原配”等奇怪的药引子,他觉得中医耽误了父亲的病,最终害死了父亲,他得出的结论是“中医是有意无意的骗子”。所以他要学习西方医学,选择的是比较偏僻的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我觉得,我们今天说鲁迅有科学修养,应该重点考察这时期的医学训练,那是比较系统的。为什么这么说?最重要的证据是他留下的课堂笔记。他在《藤野先生》一文中说,他的笔记中有一些曾由担任解剖学课程的藤野先生加以批改,他一直很好地保存着,在一次搬家途中被运输公司弄丢了。但后来发现,这些笔记本并没有交给运输公司搬运,而是留在他的故乡的亲戚家中。后来亲戚将其捐献给国家,现在由北京鲁迅博物馆收藏。
  
  二
  
  关于鲁迅医学学习的研究,例如他的医学知识的程度,他的科学精神的养成,医学训练对他的文学创作的影响,等等,一直比较薄弱。以前的研究者只是比较笼统地说鲁迅受过将近两年的医学训练,获得了比较扎实的医学知识,随后突然转折,弃医从文。于是,文学压倒了医学,等于将医学跨越过去,从此很少提起了。
  最近几年,因为对鲁迅医学笔记的研究而使这种景况得到了改变。仙台东北大学,它的医学院的前身就是鲁迅就读过的医学专门学校,在建校一百周年的时候,提出要研究鲁迅的医学笔记,鲁迅博物馆将笔记的电子文本赠送给该校,随后双方共同组建了研究小组。首先是对笔记进行解读排印,使一般读者可以阅读,同时请专家,从医学史、医学教育、鲁迅学习过程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相关成果收入《鲁迅与仙台》和《鲁迅与藤野先生》两书中。学者们先把重点放在被藤野先生批改过的部分,尤其是解剖学部分,因为,一方面,鲁迅与藤野师生爱敬是中日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从笔记中可以看出藤野先生对鲁迅的指导过程;另一方面,解剖学是医学院的基础科目。过去有研究者推断说,藤野先生对鲁迅的指导并不成功,因为他对鲁迅笔记的批改过于琐细,满纸丹黄烂然,使鲁迅觉得难堪;再加上这学校的教学方法是死记硬背,难以激发兴趣,就使得鲁迅终于厌倦了医学。但鲁迅行文中为长者讳,在文章中没有流露出这样的情绪,反而以友善的态度对老师表达了深深的感激。这么一来,藤野先生也成了鲁迅弃医从文的一个原因。过去研究者做这样的推断,是因为只看到一部分笔记,并不全面。这次经过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就比较可信。一开始,鲁迅的笔记的确记得并不好,除了医学知识上的错误和疏漏,又因为他的日文水平尚不高,有一些语法错误,藤野先生也都加以改正了。还有的学者对批改中特别标明“注意”的地方进行了细致的考证,指出这些地方的确是解剖学的关键点,而鲁迅在图画和解说等方面的确存在这样那样的误解和标注不准确的问题。藤野先生这种细致的批改,是对鲁迅的关心和帮助,当然是善意的,对培养一名医生,甚或对培养一般的人才,都是必要的。应该说,鲁迅的感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