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精彩锵锵套牢你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铁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它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那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
  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 钥匙说:“因为我了解了他的心。”
  进入内心、了解对方,再难的锁,都有钥匙打开。
  在《记叙文—入门的招法招数》中,我们谈到了利用记叙文的本质特点、关键要素、构成元素来搭建文章的基本框架。那时,关键要素之一的“情节线”还只是一个跟着感觉走的元素。所以,我们可以确保文章的基本框架稳固、不犯偏题跑题、流水帐、结构松散平冗等低级错误,却无法锦上添花、保证文章精彩。
  现在,运用制胜武器探明了记叙文情节的种类、发现了情节精彩的奥秘后,我们发现这把锁不过如此:
  记叙问精彩三元素
  ·一分情感打动你:
  富于画面感且包含某种情感暗示的细节,调动情感打动人;
  ·两分智慧折服你: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细节串联,启发智慧折服人;
  ·三分手法迷惑你:
  在情感、逻辑、结构手法这三点上,你至少要有一样是出色的!做到了这点,你就能主动控制情节的精彩程度,让精彩锵锵套牢你,想不精彩也不可以!
  精彩作文的写作程序
  考试时,时间有限,同学们在那样短的时间里如何做,才可以构造出精彩情节、让文章叫好又叫座呢?下面的这个程序可以作为我们平时作文训练时的参考。
  精彩构思十分钟 大考小试都从容
  看到一个记叙文的作文题后,要想写出精彩的文章,你的操作顺序如下:
  一、先花3--4分钟搭配框架 (初步确定三大要素:主题点、矛盾冲突点和情节线)
  1、花1分钟的时间确定:我想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初步圈定素材;
  2、花1--2分钟的时间确定:想说明一个什么样的道理,从哪个侧面(矛盾冲突)来说明这个道理;
  3、花1分种的时间:初步确定大概的情节(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
  二、再花4—6分钟提炼精彩(细化情节线、提炼核心细节和细节串联、让文章更精彩。)
  4、花1-2分种用于确定情节线的突出点是什么:煽情的细节?智慧的转折?莫测的悬念?刺激的反差?。。。。
  5、花2-3分钟提炼核心细节和/或细节串联,选配其它细节,让衔接更加流畅,组合更加精致。
  6、花1分钟用于情节的前后协调、删剪与主题点、矛盾冲突点、情节发展线关系不大、节外生出的细节和句子。
  三、动笔
  开始写作,一气呵成,一篇或打动人、或折服人、或吸引人、或兼而有之的记叙文成也!
  说明:1、掌握了记叙文情节构造的秘诀后,构造精彩的情节便能够成为现实,只要我们稍下功夫,一篇或打动人、或折服人、或吸引人、或兼而有之的记叙文就从我们的笔下流出!
  2、现在流行的话题作文,不过是对你的写作范围稍加限制,由你自己命题的命题作文。你自己确定了题目后,所有的操作程序和上面一样。
  很多同学不太习惯上面的程序,而是习惯毫无参照坐标地眠思苦想,效果当然就如同用大铁杆撬锁一样,吃苦费力不讨好。下面这篇文章,是北京市一所著名的附中高三的一位同学写的,这篇文章反映出的问题在同学们的作文中很常见。
  深深地感谢 尚肖越
  手里捧着一本曾经被泪水无数次打湿过的《故事会》,思绪又被大回到许多年以前。。。
  那时我正在上小学,由于学习时间很轻松,我经常读一些课外书,有一阵子班里刮起了读书热,《故事会》由于内容丰富,可看性强,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同学们爱不释手的读物,几乎是人手一本。我当然也不例外,每期必买。
  一个冬日傍晚,我踏着路上的积雪,边走边盘算:今天又该买《故事会》了。不一会儿我就来到路口那座熟悉的书屋前。屋子不大,里面闪着昏黄的光。
  我走进去,里面不大亮,却暖洋洋的。只有一个老大爷戴着眼镜专心致志地看些什么。他似乎并没有发现我的到来。我扭头一看,一本本新到的《故事会》整齐地放在书架上。回头看了一下老大爷,他连头也不抬一下。
  我悄悄地拿起一本《故事会》,边看边想:“这月我的零花钱快没了,何不趁此机会拿上一本,反正老大爷也发现不了。省下钱下月再买新的。”想到这,我屏住呼吸,偷偷把书塞进衣兜里。瞥了一眼老大爷,没发现!我大气不敢出,一推门,跑了出去。也许是因为天冷,也许是我做贼心虚,我的手直哆嗦,脸也有些发热。
  “小朋友,等一等!”后面有人喊。“坏了,发现了,追上来了,快逃。”我吓坏了,撒腿飞跑。“小朋友,别跑!”人声似乎近了,是老大爷。我那能听他的,飞快地跑着。可是怕什么来什么。雪地很滑,我一个没留神,滑倒在地。这下摔着了,我半天爬不起来。摸着摔疼的腿,我心想:这下全完了。
  果然老大爷追上了我,他气喘吁吁的,慢天说不上一句话。我勉强站起来,红着脸,低着头。
  半天他才说:“小朋友,你的钱掉在我那了,等我发现了,你却跑了。叫你你也不停,害的我这老头子好一阵追呀!”我楞了一下,摸摸衣兜,果然钱不见了,兴许是偷书时不小心弄掉的。
  我接过钱,惭愧极了。我真想向老大爷说明实情,可又没有勇气。我拼命把露出一角的《故事会》往兜里推,生怕老大爷发现。老人也装作什么都没看见,还关心地为我掸掉身上的雪,嘱咐以后小心点儿。
  望着老大爷远去的背影,我的眼睛模糊了。老大爷真的什么也没发现吗?不!他是故意装糊涂,为了给我自尊,为了给我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我从心底里深深地感谢这位老人。他的话不多,但却给了我一生的教导。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我的眼泪把周围的雪都融化了,我感觉世界暖融融的。
  招法招数分析:
  ○1:对面的精彩没过来
  文章写的中规中矩,抓住了记叙文的本质特点、要素,没有偏题跑题、详略不当等入门阶段的初级毛病,基本的75分没有问题。但文章还不够精彩。 (这个学生在初三时听过我的关于“记叙文的本质特点、要素”的课程,当时掌握的不错,现在看来,一直都没有丢,也算一些安慰。)
  ○2:毛糙的情节不可爱
  文章的情节构造比较毛糙,情节线不清晰,自己的感慨多,细节的组合少。似乎可以归于“逻辑 + 情感”二维情节线,但核心细节不突出,对细节的描叙缺乏条理,无论是对读者情感的引导还是细节间的转折变化都缺乏力度。所以,故事情节平淡,感染力、穿透力不够,不足以引发读者“深深地感谢老大爷”的共鸣。
  这篇文章和前面的范文《第一瓶香槟酒》有一定的可比性,两相比较,这个不足就显得更加明显。
  如果我们根据情节构造的规律,把这个故事的情节重新加以提炼,结果会是什么样的呢?大家可以尝试一下,下面是其中一位同学提炼后改写的文章,我们一起读读:
  深深地感谢 改编版
  一个老眼昏花的卖书老头和一本《故事会》,能给我什么教导呢?
  那时我正在上小学,学习轻松、时间富裕,有一阵子班里刮起了读书热。《故事会》由于内容丰富,可看性强,理所当然地成了同学们爱不释手的读物,几乎是人手一本。我当然也不例外,每期必买。
  一个冬日傍晚,我踏着路上的积雪,边走边盘算:今天又该买《故事会》了。不一会儿我就来到路口那座熟悉的书屋前,屋子不大,里面闪着昏黄的光。
  我走进去,里面不大亮,却暖洋洋的。一本本新到的《故事会》整齐地放在书架上,卖书的老大爷戴着眼镜专心致志地看些什么,他似乎并没有发现我的到来,连头也不抬一下。
  我拿起一本《故事会》,不知是怎么回事,竟然鬼使神差地想:“这月我的零花钱快没了,何不趁此机会拿上一本,省下钱下月再买新的。”想到这,我屏住呼吸,偷偷把书塞进衣兜里。瞥了一眼老大爷,没发现!我大气不敢出,轻推门,溜了出去。也许是因为天冷,也许是做贼心虚,我的手直哆嗦,脸也有些发热。
  “小朋友,等一等!”后面有人喊,是老大爷的声音!“坏了,发现了,追上来了,快逃。”我吓坏了,撒腿飞跑。“小朋友,别跑!”。我那能听他的,飞快地跑着。只恨雪大路滑,让自己跑不快,只恨大雪为什么不把老头摔一下。说什么来什么,“咚”地一声响,大雪没有把老大爷摔倒,我自己一个没留神,倒先给摔着了!
  我半天爬不起来。摸着摔疼的腿,心想:这下全完了!
  老大爷气喘吁吁地追过来,半天说不上一句话。我勉强地爬起来,红着脸,低着头,等着他的训斥。
  “小朋友,你的钱掉在我那了,等我看到,你都跑了。叫你你也不停,害得我这老头子好一阵追呀!”我楞了一下,摸摸衣兜,果然钱不见了,兴许是把书往衣兜里塞时挤出来的。
  在我接过钱的那一霎拉,我的惭愧达到了极点。我想向老大爷说明实情,可又没有勇气。我拼命把露出一角的《故事会》往兜里推,哪怕我明天把书还回去,老人千万别现在发现。
  老人又关心地为我掸掉身上的雪,嘱咐以后小心点儿,就走了。他真的没发现吗?
  老大爷能看到卷成指头细的几块钱,难道看不见衣兜里露出的、比小钱卷大几倍的书?
  望着老大爷远去的背影,我的眼睛模糊了。他没有指责我一句,却给了我一生的教导。
  我从心底里深深地感谢这位老人。
  我感觉世界暖融融的。
  同学们不妨分析一下,这篇和原文在那些地方有了改动?为什么?起到了什么样的效果?
  特别提示:
  文章精彩三元素,不仅对记叙文适用,对议论文、说明文、散文同样原则适用,只不过在具体细节、表现侧重上略有调整而已。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