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吹响南宋覆灭的哀歌




  蒙古骑士的马鞭终于指向了占据半壁中原的汉人政权——南宋。这个被当今人们视作“扶不起的阿斗”的王朝,却在和“上帝之鞭”的战斗中表现出了最为勇猛和智慧的一面。以至于在蒙古帝国众多的对手中,南宋成了最难战胜的“巨人”。可能在金看来,南宋就是一个重病缠身的老人,根本就不堪一击。甚至南宋自己还在不断“帮助”着金国夺取自己的政权。

  他们斩自己的抗金名将,不断的称臣纳贡,就连皇帝也不断的逃跑,成为“海上朝廷”的常客……这些在与蒙古帝国抵抗的40多年中却奇迹般的消失了。虽然南宋在这个时期内有“蟋蟀宰相”贾似道这样的奸臣当权,但在蒙古数十万大军日夜进犯的情况下,依然表现出了少有的抵抗能力,让蒙古人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从窝阔台于公元1235年竖起出征南宋大旗的那一刻,蒙宋的战争就持续开始了。公元1235年,窝阔台对南宋防御部署,采取削弱南宋实力、迫其臣服的方略,并以南宋背约为借口,分兵两路,大举犯宋。东路主攻襄樊、江淮,西路主攻四川。

  人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可刚一开始,蒙古军就遭到宋军的顽强抵抗,军事进展缓慢,这就预示着蒙古军在征战南宋的道路上是不会一帆风顺的。直到战事的第二年才有所突破,东、西两路军分别攻占了阳平关和襄阳这两处战略要地,抵抗的宋军有些招架不住,蒙古军开始在湖北沿江集结,准备横渡长江。

  宋廷则受到极大震动,派大将孟珙救援。孟珙很快连破蒙古24寨,大败蒙古军队,取得江陵大捷,粉碎了蒙古军南渡的企图,从而打破了蒙古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这个孟珙似乎是岳飞抗金似的人物,他在对蒙古人的作战中屡建奇功,多次被史书所记载。

  此后几年,宋军在孟珙率领下与蒙古军展开了惨烈的拉锯战,双方互有输赢,难分高下。至1239年,大将杜杲在庐州(今合肥)大败蒙古东路军主力,蒙古东路军伤亡惨重,被迫撤出宋境。而孟珙则进入反攻,连败蒙古军队,收复襄樊诸郡和信阳,基本解除了蒙古大军在东路对南宋的威胁。

  同年,主攻四川的蒙古军队势如破竹,进逼三峡。孟珙再次率部迎敌,至1240年初,大败西路蒙古军,取得大垭寨大捷,并收复夔州,两路围攻南宋的蒙古军队全面受挫。公元1241年,蒙古大汗窝阔台突然病死,西路蒙古军队从四川撤离北归,长达6年的蒙宋战争,以蒙古的失败而告终,这也是蒙古征服史上遭受的第一次重大挫折。

  在第一次蒙宋之战中表现异常出色的抗蒙名将孟珙、杜杲在战争结束后相继病逝,这就如同屋漏偏逢连夜雨一样,在飘摇不堪的大厦中又装了一枚重磅炸弹。第一次的失败,并没有使蒙古放弃一统中原的信心,因为他们从来就认为征服南宋是早晚的事。只是第一次仓促盲目了些,轻敌也不能不说是他们失败的一个原因。

  所以蒙古经过周密计划决定于公元1258年发动第二次蒙宋战争。蒙古大军共分三路,中路军由蒙古大汗蒙哥亲自率领,南下四川、直扑重庆,南路军从云南出发,经广西,直扑长沙,北路军由忽必烈率领,直扑鄂州(今武汉),三路军计划在鄂州会师,然后顺江东进,直取临安,这次的排兵布阵及出击路线,是冲着一举灭亡南宋的目的执行的。

  窝阔台去世后,他的继承者贵由也是一个短命的大汗,所以这次进攻都是一批较出色的蒙古领袖,由蒙哥大汗领导的。蒙哥率领的中路军是三路军的主力,开始的时候进展非常顺利,一举攻克了成都,此后宋军节节败退,四川大部失守,蒙军顺嘉陵江南下,妄图攻占重庆。合州位于重庆北边门户,抗蒙名将孟珙曾在这里经营过,并在合州旁的钓鱼山修筑堡垒以加强合州的防御能力。

  孟珙死后,其部将王坚也不敢怠慢,一直在加强防守,因此,当1259年蒙哥率领的蒙古军来到合州后,马上就遇上了挫折,此后,双方在合州展开了激烈的攻防战,相持了几个月,蒙古军一直不能前进半步。

  下面来说说王坚这个人,或许我们根本就没听说过这个人。在历史上,王坚的确是默默无闻,但是请尽量记住他,因为历史上的蒙哥大汗正是毙命在他所守护的钓鱼城下。当时的真实的情况并不是像金庸先生在小说《神雕侠侣》中描写的杨过抛起一块石头,旋转身体腾空而起,优雅的一磕,石头透过了数十个蒙古兵的身体,击中蒙哥。

  而是,心情焦急的蒙哥亲自率兵攻城,守将王坚果断下令开炮,把蒙哥打成了重伤,这个场景又非常类似于后来太平天国西王萧朝贵被轰死的情景。王坚这个人也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将领,在蒙哥身受重伤后,王坚从山上的天池内钓起一条30余斤的大鱼,做成鲜鱼面饼,并附上一封书信投到蒙古御营,上书:“英雄的蒙兀儿!请你尝尝我们的鲜鱼面饼吧!如果您愿意,我们再战十年,如何?”

  此举目的简直就是直取蒙哥的性命,蒙哥看完信,从病床上负痛而起,对侍从说:“如果攻下城池,杀尽全城军民,为我雪恨!”言罢便气绝身亡。蒙哥不仅是一路军的主将,更是全蒙古的领袖,他的战死对中路军来说撤退是他们惟一的选择,对于整个三路军的灭宋计划也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可以说这次灭宋的计划因此事而宣告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