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繁荣背后有隐忧




  虽然青岛已经成为近年来发展最为迅猛、势头最为强劲的城市之一,城市建设一日千里,各种经济指标更是以一种极为令人艳羡的速度急速地成长着。但在繁荣的同时,依然存在着一些隐忧的。

  首先,在经济发展中原本应最具活力的民营企业在青岛却一直发展得不佳,尽管当地政府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支持私营企业发展的政策,号召要解放思想,大力支持加快青岛个私经济的发展。而青岛的私营企业也的确出现了几个亮点,涌现了几个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以上的企业,如正进,还有国内蜡烛出口大王金王集团等,但与其他一些先进城市相比差距依然十分巨大。在浙江省的许多地方,私营经济实现增加值和税收的比重往往占到当地GDP和税收的一半以上,而青岛还不到20%。民营经济发展得不好,就好比在一场经济赛跑中短了一条腿,将会大大影响青岛市的发展后劲。

  青岛经济发展面临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对少数几个大企业大集团发展的依赖。青岛的名牌大企业大集团发展得的确都很出色,非常优秀,这本来是一件好事情,但一旦一座城市过于依赖这些企业可能就不太妙了。目前十大企业集团的年产值已占到青岛市工业总产值的40%左右,一旦这些企业出现问题,将连带着整个青岛都为此受累。虽然目前青岛的大企业发展依然相当良好,但却已呈现出了增长乏力的迹象。特别是青岛的这些大企业基本都是国企,从长久来看,其活力和竞争力都是颇让人担忧的。而这些企业所希望的在产权安排方面所进行的改革,迄今为止却都遭遇到了巨大的阻力。这些问题若解决得不好,毫无疑问将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隐患。

  另外在招商引资方面,诚然青岛近些年来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果,但这些成果的取得却是在基数十分低的基础上完成的。人们有理由提出疑问:为什么此前青岛在对外招商方面一直未有什么起色呢?问题还是出在已经在青岛被批判了千百遍的青岛人的思想意识方面。墨守成规,缺乏开拓性的新思想,导致对外商的服务和承诺内容一直有所欠缺,和南方沿海城市差距一直是比较大的。

  以吸引台商投资为例。青岛一直是给予台商最多好感,最受台商称道的城市之一,以梁实秋为首的众多知名作家所留下的诸多回忆青岛的文章直到现在在台湾仍有很大的影响力。青岛有着宜人的气候,几乎每一个到达青岛的台商都对青岛优美的自然风光赞叹不已。就硬件条件而言,青岛市的港口条件一流,与苏州等地相比,青岛距离海港的距离更近,基础设施完善,而与大连相比,人力资源却更为丰沛。这样一些客观条件一点都不逊色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但是长期以来青岛在吸引台资方面却大大落后于上述两个地区。据说后来落户长江三角洲的很多台商项目当初都曾经到青岛考察过,之所以没有留下来,都是因为当初各种服务意识的欠缺,对外商的优惠承诺不够所致。

  再以青岛和德国的关系为例。众所周知,青岛这座城市原先曾是德国的殖民地,青岛就是在德占时期才发展了起来,胶济铁路是德国人投资修建的,青岛的大港码头也是德国投资的结果,青岛历史上那些最漂亮、最具历史文物价值的建筑,以及那些最负盛名的街道,几乎都是德占时期的产物。既然青岛与德国有如此深厚的历史渊源关系,那么人们想当然地以为青岛与德国的关系一定很紧密,很密切,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青岛并未与德国建立起丝毫特殊的关系,甚至落后于国内许多其他城市。尤其是在接受德国投资方面,更是令人惊讶的落后。青岛吸引的外来投资以国家和地区排名分别是韩国、香港、美国、台湾、日本,德国位列五位之后,虽然德国已经在中国拥有极其庞大的投资了,如两个大众汽车项目,西门子、克虏伯、巴斯夫、博世等为数众多的在钢材、化工、电子等方面的投资,但在青岛的投资却很微小,之前几乎可以用忽略不计来形容。两个有如此深厚历史渊源的地方,相互间的关系现在却如此冷淡,叫许多人难以置信,但现实就是如此。

  繁荣背后有隐忧,青岛最终会被烟台超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