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人员的去强势化




  除了专业技术人员之外,在事业单位里存在着另外一个中间阶层群体,而且数量众多,那就是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人员,统计部门的正式称呼为“专业技术管理人员”。

  与体制传统有关,以往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的地位差不多,甚至管理人员比专业人员更加强势。因为他们直接拥有支配资源的能力,作为主体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单位内部反而并没有多少资源配置的话语权。但是,随着市场机制的建立,专业人员逐渐在各类事业单位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而行政管理人员从总体上朝着服务职能的方向发展。这样,他们往往不是像专业人员那样主动地市场化并享受着市场化带来的附加收益,而是在被迫地面对市场化带来的压力。

  陈明(17)所在的单位是一家局级的科研所,以前在所里有很多职能部门,而且很强势。但前几年所里进行了机构改革,大大压缩了一些职能机构,把原来的一些处级职能部门合并后,每个部门只保留一个负责具体工作的人。新机构负责人要实行公开竞岗,陈明(17)就是这样走上处级领导岗位的。陈明(17)很有远见,认为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从长远的发展趋势上看要实行秘书制,行政管理人员将来会成为服务性群体。陈明(17)非常年轻,这么快就到了正处级位置,别人总是对他充满了羡慕。但出乎我意料的是,他在采访中没有表现出志得意满,而是表达了强烈的危机感,担心单位的封闭性会使自己在未来失去市场生存能力。他说:如果我毕业后进入的是一家大公司,是专业技术人才,在某一个方向上会越走越专。可是这种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内容非常宽泛,不可能专下去,等于失去了专业。将来一家社会上的大公司有什么理由要我?我还有什么优势?相反,如果我现在到一家公司,从底层干起,我会适应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即使我不断地跳来跳去,我跳的时候也不用太担心。在现在这个单位工作本身压力要小很多,时间长了会慢慢不适应外面人才市场上的激励竞争环境。如果现在我和单位解除了合同,我到社会上找一个工作,我还不会怕。但再过十年,到我四十岁的时候,如果我要面临这种情况,我想可能真的会怕。我在所里开会的时候就讲,我们这些年轻的办公室主任现在很自信,但是再过五年、十年我们是否还是那么自信地面对社会?我问他,为什么不可以在研究所里一直这样干下去,他认为偏平化的行政组织架构给他的发展空间并不大:我干吗要在这里干一辈子?单位里的管理结构非常扁平,我这个处里面加上我这个主任就4个人,三个人各管一块,我总负责。我已经到了主任的位置,再发展能到哪里?最多再干副书记,书记,到头了。但是搞科研的就不担心这些,他可以不断地积累,名声越来越大,项目越来越多,地位越来越高,不会局限在研究所里。我们就不行了,出了研究所,谁认识我们?谁买我们的账?而且,研究所的情况可能和高校不一样,高校管理部门的干涉能力比较强。在所里,真正的精英是那些能拿到项目的,能在《SICIENCE》、《NATURE》(作者注:两种国际知名的自然科学学术期刊)上发文章的人。对于将来,陈明(17)表示,要么到公司去,要么到政府机关去,不可能在这里长期“耗”下去。也许陈明(17)的想法比较超前,并不代表当前事业单位里的大部分行政管理人员的通常想法。而且,他年轻,有能力,有想法,对将来的期望很高,是他们那个群体里有朝气、出类拔萃的部分。但他明白无误地表达出了从市场化的角度看待自己事业发展的思路,从中可以发现市场化对于事业单位的影响已经不止专业技术人员这个群体,还触及了职能管理人员这个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