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品格的鉴定忠孝不必两全也能成德:德行




  《世说新语》共分三十六门类,前四门依次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正与《论语·先进》提出的孔门四科相合。这种分门类的编写体例及前四门的安排,或许有着尊崇儒家的意思,但《世说新语》在内容上却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不受此前汉代儒学牢笼的限制。

  《德行》门的内容,有对传统儒家道德如忠义、孝道、清廉、仁爱等等的赞颂,例如荀巨伯宁死不弃友,邓攸弃己子保全弟之子,管宁视片金与瓦石不异等。但也有相当数量的文字,则是那一时代的特有产物。如李膺的“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而“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反映了汉末特有的清议之风以及这一风气在士人中产生的影响。阮籍的“至慎”,是魏晋士人在激烈的皇权争夺中为求全身而退,不得已所采取的远祸方式,作者置之于《德行》门,显然也有同样的感受。再如王献之临终,不顾自己皇家女婿的身份,公然追念被迫离异的前妻,而作者也视此为美德,这种有违儒家礼教的行为,则应看作是魏晋时期个性情感解放的表现。

  必须指出的是,儒家礼教以忠孝为本,然而《德行》中有关忠君事迹的记载极少,这是什么原因呢?鲁迅指出:“(魏晋)为什么要以孝治天下呢?因为天位从禅让,即巧取豪夺而来,若主张以忠治天下,他们的立足点便不稳,办事便棘手,立论也难了。”篡权夺位者往往借提倡孝道来标榜自己,镇压别派士族的反抗,汉末魏晋的许多大名士,如孔融、嵇康、吕安等都死于“不孝”的罪名,《世说新语》对此均有记述。至于作者自己,虽然在《德行》门中记述了不少孝行,但他对统治者提倡孝道的虚伪态度,显然是有微词的,读者可以从阅读中体会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