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帝国最大的政治疑案




  赵匡胤之死及其弟赵匡义之即位,给后人留下了“烛影斧声”(或“斧声烛影”)与“金匮之盟”这两桩北宋初年最大的政治疑案,成了历史上的“千古之谜”。

  正史中没有赵匡胤死亡的明确记载,《宋史·太祖本纪》中的有关记载只有简单的两句话:“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受命杜太后,传位太宗。”因此他的死为历史留下了又一桩悬案。

  司马光《湘山野录》中记载,开宝九年十月,那天天气极为寒冷,宋太祖赵匡胤急唤他的弟弟晋王赵匡义进入寝宫,宋太祖斥退旁人,只留下他们两人自酌自饮。酒过三巡,已是夜深了,他见晋王赵光义总是躲在后边,极其害怕,自有几分得意。见殿前雪厚几寸,便用玉斧刺雪,还不时对他弟弟说:“太容易了,真是太容易了。”当夜赵光义依诏没走,留宿于禁宫。第二天天快亮时,禁宫里传出宋太祖赵匡胤已经死了的消息。赵光义按遗诏,于灵柩前即皇帝位。历史上所谓“烛光斧影”的疑案就指此事。

  近年有些中外史学研究者提出,赵匡胤实为病殁。日本学者荒木敏一在《宋太祖酒癖考》一文中认为,赵匡胤素嗜酒,可能是得了高血压脑溢血之类的急病,抢救不及,才一命呜呼的。学者刘洪涛对此也持相似观点,他认为,“既然宴会在宫内,太宗是仓促应召,宴席左右不曾离人,太祖入睡时无异状,又有侍寝守护,说是受了太宗谋害,就不可思议了”。“赵匡胤的死因是遗传性家族病,即是由于躁狂忧郁病愈后,又患了脑动脉破裂(脑溢血)症。”所以他的死亡实是病殁,不足为怪。因此,太祖之死并非太宗所杀,而“烛影斧声”之谜及历史传说,乃是后人捕风捉影的虚妄猜测。

  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太祖是太宗所杀。太祖之死极有可能是赵匡义在酒中下毒所致。酒中下毒是宋太宗的惯用手法,赵匡义早在开宝初年就结交豪俊,图谋不轨。到开宝九年(976年),他认为时机已到,就利用进宫饮酒之机,在酒中下毒,杀了宋太祖。也有人从宋太宗好色这一事实出发,指出,宋太宗因调戏太祖宠妃费氏,被太祖发现,遭到斥责,太宗乃起而杀兄,篡夺了皇位。

  如果说宋太宗未杀其兄,那他是怎样登上皇位的呢?学者侯扬方认为,太宗即位并无太祖顾命,实属自立,他之所以顺利而毫无阻碍地登上皇位宝座,其原因就在于太祖统治时他有着显赫的地位。太宗年轻时曾参与策划陈桥兵变,有开国之功,后又为开封尹,封晋王,位尊权重,恩宠无比。而唐末到宋初,太子制度废置近百年,朝廷多以亲王兼京尹为储君。随着反对太宗即位的赵普罢相,太宗为亲王京尹俨然居储君之位。其时太祖诸子已成年出阁,但均未封王,更无太子之位,太宗故得以于太祖猝后无顾命而顺利入继。

  如果说宋太宗弑兄篡位,那原因何在?皇权再分配不均,是赵匡义弑君杀兄、篡位夺权的一个原因。赵匡胤统治十七年,极力强化中央集权,但对其弟赵匡义发展私人势力缺乏应有的警惕。宰相赵普虽曾劝他除去匡义,但未被采纳,致使最后赵匡义起而杀掉其兄,登上皇位。在对待北汉、契丹的政策上,二人存在着严重分歧,这是另一个原因。另外,围绕着是否迁都洛阳的问题,也加深了赵氏兄弟之间的矛盾,而“烛影斧声”事件的出现,则是这种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太宗篡权成功的原因:太宗蓄谋已久,太祖毫无思想准备;太宗选择了最好时机;太宗在宫中收买、安插了内线。太宗弑君杀兄,篡位夺权,在封建社会实属大逆不道,他自知难以服众,因此,除笼络收买当时的文人学士外,还想法为自己的即位制造合法的根据:所谓“金匮之盟”、“手足之情”、“天命所归”、“真命天子”。

  关于“金匮之盟”,据文献记载,是说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在临终前要赵匡胤按立长的原则,在死后把皇位传给其弟匡义,再由匡义传给廷美,并要宰相赵普写成盟书,藏之金匮,交宫人密藏,所以又叫“昭宪顾命”。研究者们大都认为“金匮之盟”是伪造的,也有人认为所谓“金匮之盟”,实际是宋太宗的杜撰和虚构。

  侯扬方认为,应考虑到宋初方承五代之乱,当时不仅北方的契丹占据燕云十六州,威胁中原,而且中央集权局面尚未形成,四方割据,强藩军权未削。在此形势下,需要一位有丰富阅历及威望的君主,来承担君临天下、统一四方的重任。而继太祖后君位非太宗莫属,德昭难以胜任。太祖实际上是出于现实的需要,才以太宗为亲王京尹居储君之位,何况太宗又有开国之功。而昭宪太后临终前有此顾命,是有可能的。

  无论是真是假,却都体现出一种扑朔迷离的宫廷暗斗,其政治影响与社会影响却是深远的。

  我们探讨一下“烛影斧声”与“金匮之盟”两件政治疑案对后世的作用和影响。太宗处心积虑,夺得帝位,而皇位继承之谜,又造成严重的政治危机。因此,宋太宗心理压力极重,急于建威树望,关注于防范内患,结果威望未建,而内患频作,导致无暇顾及政治大计,仅能循太祖之政而行,是以太宗时期,尽管经济文化均有发展,但积贫积弱之势已现,给大宋后世带来了莫大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