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居民心态:一幅社会的晴雨表




  我国城乡居民的社会心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步入21世纪的中国变化越来越大。为了解与把握新时期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趋势及城乡居民的目前状况与未来预期,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社会意识与社会流动课题组”于2002年3~8月进行了一次全国范围的抽样问卷调查(抽样框的设计采用了区分城乡两个区域的概率成比例方法)。调查样本覆盖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发放问卷3780份,回收有效问卷3183份。(调查样本的基本构成情况为:城乡构成:城镇户口居民54.9%,农村户口居民44.9%,无户口居民0.1%;性别构成:男性50.5%,女性49.5%;年龄构成:18~30岁17.0%,31~45岁40.4%,46~60岁26.9%,61岁以上15.7%;教育程度构成:不识字或小学没毕业26.0%,小学毕业16.7%,初中程度27.7%,高中、中专、中技19.8%,成人教育(包括电大、业大等)3.6%,全日制大专以上6.0%;政治面貌:中共党员13.1%,共青团员9.2%,民主党派0.1%,群众77.4%。)

  1.关于国家整体经济形势的判断及自我生活满意度评价

  在调查问卷中,设计了三个问题请受访者从纵向角度对我国的整体经济形势进行判断:一是就目前形势进行评价,二是将目前状况与五年前做个比较,三是对五年之后可能发生的变化做出大体估计。从下表列出的统计结果看,无论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对三个问题回答“好”(包括“非常好”、“还算好”、“好很多”、“好一些”)的比例均在70%以上。显然,受访者对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大都持乐观与肯定态度。

  那么,受访者对于自己家庭的经济状况又是何种评价呢?问卷中同样设计了三个与上面类似的问题请他们回答,下表为区分不同职业群体后统计分析的结果。不难看出,受访者对于自家,尤其是自家目前经济状况的评价不那么乐观。在城市居民中,除“党政机关”、“国家事业单位”和“私、民营企业负责人”中有过半数的人认为自家目前经济状况还算好之外,其余群体均不过半数。在“集体企业”、“个体工商业者”和“其他不便分类者”群体中,认为自家经济情况不好(包括“不太好”、“很不好”)者均高于认为家庭经济状况还算好者;而在“下岗员工”群体中,更是有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自家经济情况不好(50.3%),远远高于认为自家经济情况还算好者(12.5%)。不仅如此,“下岗员工”中高达50.3%的人甚至认为自家目前经济状况比五年前还差。这是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

  回答未来五年家庭经济情况变化时,有近20%的人选择了“不知道”或“不回答”。下岗人员中,有31.1%的人做此选择。

  与城市居民比较,拥有农村户口的受访者对自家目前经济状况的评价更低。从总体看,认为还好者为30.1%,低于城市总体的36.3%,而认为不好者则有30.7%,高于城市总体的27.1%。此外,无论是“在外打工者”,还是“本地从事非农职业者”,或是“本地农业劳动者”,认为目前家庭经济状况还算好者最高也只有34.5%,近1/3的人认为目前家庭经济情况不好,且除“本地非农职业者”外,其他两个群体认为目前家庭经济情况“不好”的比例均大于认为“好”者,尽管大多数人承认目前情况与五年前相比要好一些。

  值得欣慰的是,对五年后家庭经济情况变化的预计显示,大多数受访者还是持乐观态度的,虽然有近20%的人选择了“不知道”或“不回答”。

  再有,受访者对自身收入、工作及生活状况的评价。下表是关于这方面的情况统计。在城市居民中,认为自身收入合理者过半数的群体有:“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国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私、民营企业员工”,“个体工商业者”和“私、民营企业负责人”。认为自己收入不合理过半数的受访者则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其中尤以“下岗员工”为甚,仅有17.9%的人认为收入合理,而高达82.1%的人则认为自己收入不合理。另外,“国有企业负责人”中仅26.5%的人认为自己收入合理,需要引起注意。

  关于“生活满意度”的测量是这样进行的,从0~9,共设计10个等级,其中“0”代表非常不满意,“9”代表非常满意,请受访者据此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总体评价,给出相应的等级。

  在回答自己的“能力和工作是否得到相应的重视与肯定”时,城市大多数群体“得到了”的比率都高于前面关于得到“合理”收入的答复,只有“集体企业员工”、“个体工商业者”的回答明显低于前者。在此,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下岗员工”的回答降到了16.9%。也就是说,有83.1%的下岗人员认为自己的能力与工作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和肯定。不仅如此,他们关于“生活满意度”的评价同样大大低于其他群体。这一结果再次向我们敲响了警钟:虽然改革的深化与结构的调整不可避免地要加剧社会分化,但应采取有力措施防止造成新的贫困群体,防止两极分化。

  就农村户口受访者而言,认为收入合理者占绝大多数,整体上高于城市居民。但这却并不意味着他们对自己目前状况的满足。只要与上表另一列中关于自己“能力与工作是否得到相应的重视与肯定”所做回答对比一下就可看出,无论哪个群体,在这一问题上回答“得到了”的比率均大大低于回答收入“合理”的比率。这说明,尽管受参照群体与所从事职业的局限,他们对于自己劳动付出所得的回报还算认可,但就自己具有的实际能力来讲,他们是不满足的。如果将后面关于职业评价与择业取向的分析结合起来看,这一点就会清晰地凸显出来。

  2.我国城乡居民职业声望评价

  职业声望作为工业化社会核心价值的一种反映,一直被社会学家广泛应用于从社会层面测量社会结构分化的程度与方向。本次调查问卷中,一共设计了51种职业,请受访者根据自己的主观感觉对所列职业的价值进行评价。每一职业的价值均分为5个等级,并采用美国社会学家诺斯与哈特标准赋予一定的分数,依次为:“最佳职业(100分)”、“较好职业(80分)”、“一般职业(60分)”、“较差职业(40分)”、“最差职业(20分)”。

  从总体看,声望在80分以上的职业共有22个,其中除对“影视明星”的评价差异较大外(标准差为15.93),其余职业的标准差都不是很大,说明受访者对这些职业的共识很高。对这组职业的特征进行概括,可以看到几个明显的标志:一是丰富的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二是较高的政治权威,三是较多的经济收入。在这些职业中,声望得分在90以上的有5个,分别为“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大学教授”、“大城市市长”、“政府部长”。显然,这些是人们心目中的最佳职业。有意思的是,在1999年对全国63个城市居民进行的抽样问卷调查中,“(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的职业声望大大低于其他三个职业的,分别只有85.3分和83.9分。短短三年时间,这两个职业的声望大幅度提升,应该说与国家近年来对科研工作的重视密切相关。2000年国家对袁隆平等具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给予500万元重奖,2001年8月7日、2002年4月28日、7月16日,江泽民同志先后三次就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发表重要讲话。这一切不仅在学术界,而且在整个社会引起巨大反响,促进了科研工作职业声望的迅速提升。

  声望在65分以上,80分以下的职业共19个,可视为中等声望的职业。这组职业的政治权威、知识技能,以及经济收入水平相对于上一组职业来讲较低,其构成也比较多样化。声望在65分以下的职业共10个,属于低等声望的职业,基本上以从事体力劳动的“蓝领”职业为主。不过,若与1999年调查相比,“商店售货员”、“环卫工人”、“国有大中型企业工人”、“公共汽车售票员”、“乡镇企业工人”、“保姆”和“建筑业民工”这些职业的声望得分有了明显的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就业压力的加大,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对体力劳动已不再像从前那样轻视。

  如果将城市与农村受访者区分开来分别计算职业得分,那么,差异显著的职业共有29个(见下页表)。仔细比较就会发现,农村受访者评价低于城市受访者的职业基本上是那些距离他们较远,他们对其不太熟悉的职业。而农村受访者评价高于城市受访者的职业则多为那些他们有所接触的职业,并且越是体力劳动职业,农民与市民之间的评价差异越大。如:“乡镇企业工人”、“国有大中型企业工人”、“公共汽车售票员”、“商店售货员”等,差异都在5分以上。而被城市受访者给予最低评分的“建筑业民工”,农村受访者则给了比其高出9.8分的评价,这个评价高于他们对自身职业“农业”的评分。在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农民受访者对自身的评价最低,显然,在对其他职业进行评价时,他们在以自身为基础做比较。由此可见,我国广大农民对于他们与生俱来而不得不从事的职业并不满意。

  党政领导干部对社会形势的基本看法

  2002年10~11月,“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对中共中央党校部分地(厅)级党政领导干部学员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33份,有效回收率为88.7%。(本次调查的具体样本分布情况是:①性别:男性占78.9%;女性占21.1%。②年龄:45岁及以下占45.1%;46岁及以上占54.9%。③文化程度:研究生占36.8%;大专或大学占62.4%;高中及以下占0.8%。④职业身份:国家机关干部占51.9%;党务干部占19.5%;科教文卫等事业单位干部占18.0%;国有大中型企业干部占7.5%;其他干部占3.0%。⑤来自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占30.8%;中部地区占44.4%;西部地区占24.8%。)

  1.对2002年中国社会形势的评价

  (1)对社会形势的总体评价。

  领导干部对2002年中国社会形势的总体评价是:2.3%的人认为“非常好”,69.9%的人认为“比较好”,24.1%的人认为“一般”,3.8%的人认为“不太好”。认为“非常好”和“比较好”的合计占72.2%。值得重视的是,与前两年相比,领导干部对2002年社会形势的评价要低一些。

  (2)对所在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比变动情况评价。

  领导干部对2002年所在地区居民实际生活水平同比(与前一年相比)变动情况的判断如下:

  与前一年相比,2.3%的人认为“上升很多”,这一比例与2000年持平,稍低于2001年的2.9%;51.1%的人认为“略有上升”,比2000年的53.1%和2001年的68.6%有所下降;43.6%的人认为“基本持平”,这一比例均高于前两年(2000年为38.3%,2001年为25.5%);3.0%的人认为“略有下降”,与2001年的2.9%基本持平,但低于2000年的4.7%。与前两年的调查数据相比,领导干部认为所在地区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与前一年相比基本持平者所占比例有较大的上升,认为比前一年上升者所占比例有所下降,但认为比前一年下降者所占比例也是下降的。

  值得特别注意的一个现象是,对所在地区居民实际生活水平同比变化情况的估计,还存在相当大的地区差异。其中,61.0%的东部地区领导干部估计,所在地区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是上升的,没有人认为下降了;西部地区有51.5%领导干部也认为所在地区居民实际生活水平是上升的,但也有3%的人认为下降了;中部地区则只有49.2%的领导干部认为所在地区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上升了,但有5.1%的领导干部估计所在地区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比前一年降低了。

  (3)2002年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领域工作的进展情况。

  为了便于比较,与往年的调查一样,本次调查仍然分“显著”、“不太显著”和“很不显著”三个等级,由被调查的领导干部对2002年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19项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评价。

  与2001年调查结果相比,给予各项工作进展“显著”评价的人所占比例出现了比较大的升降变化。给予“显著”评价的人所占比例上升10%以上的工作只有一项,即“扩大对外开放”,从59.8%上升到了78.9%,升幅近20个百分点。给予“显著”评价的人所占比例出现小幅上升的工作有“调整收入分配”、“减轻农民负担”、“解决失业下岗问题”、“实施教育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医疗制度改革”等,分别从2001年的2.0%、10.8%、6.9%、26.5%和27.5%上升到4.5%、15.0%、16.5%、30.1%和28.6%。给予“显著”评价的人所占比例降幅在10%以上的工作则有:“惩治腐败”,从53.9%下降为26.3%;“整顿社会治安秩序”,从49.0%下降为32.3%;“处理国际事务”,从81.4%下降到69.2%;“推进理论创新”,从69.6%下降到51.9%;“实施住房制度改革”,从52.9%下降到42.1%;“打击走私”,从72.5%下降到48.1%。给予“很不显著”评价的人所占比例升幅比较大的工作主要是“调整收入分配”、“惩治腐败”、“改革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失业下岗问题”等。

  (4)关于2002年中国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领导干部对2002年存在的最严重社会问题的关注焦点,集中在“收入差距”、“失业”、“腐败”、“社会治安”和“农民负担”等几个问题上。

  从限选四项的选中率来看,与2001年调查相比,排序有所变化:“腐败”(66.8%)仍居第一位;“失业”以64.5%的高选中率紧随其后,居第二位;“收入差距”(57.1%)居第三位;“农民负担”(43.7%)居第四位;“国有企业”(39.2%)居第五位;“社会治安”(33.8%)居第六位;“社会风气”(30.8%)居第七位;“地区发展差距”(25.6%)居第八位。

  2.对改革的总体评价及对今后一段时期改革的若干判断

  (1)对2002年改革的总体评价。

  领导干部对2002年我国改革进展的总体评价见下表。除4人没有回答外,63.9%的人认为“进展正常”,3.8%的人认为“进展太快”,22.6%的人认为“进展太慢”,6.8%的人认为“没有进展”。与前两年的调查结果相比,领导干部对2002年改革进展的评价高于2000年,但低于2001年。这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探讨的变化。

  2002年有3%未做回答。不同组别的领导干部,对2002年改革进展的总体评价存在比较大的差别。进一步分析显示,男性、46岁及以上、大专或大学文化程度、国有大中型企业以及西部地区的领导干部,对2002年改革进展的总体评价要比其他组别的干部高一些。

  (2)对2003年改革的关注焦点。

  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不同的时期,改革的重点和着力点是不一样的,人们对改革的关注焦点也会有所区别,此次的调查结果再一次说明了这一点。

  领导干部对2003年体制改革的关注情况见下页表。问卷要求被调查者从各项体制改革中选择三项自己关注的改革,并依重要性排序。调查结果显示,在领导干部最关注的改革中,列第一位的是政治改革,36.1%的领导干部把其视为自己最关注的改革;其次是机构人事改革,选择率为24.8%。这两项改革的选择率如此之高,是其他体制改革选择率不能相比的。一方面,这两项改革与领导干部自身利益密切相关,另一方面,这两项改革也确确实实是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以后必须突破的重要方面。被领导干部选择为第一关注点的其他体制改革依次是:国有企业改革(9.8%)、收入分配改革(9.8%)、劳动就业改革(9.0%)、教育科技改革(4.5%)、医疗改革(2.3%)、住房改革(2.3%)和财税金融改革(1.5%)。

  从三项选择合计的结果来看,排序出现了值得重视的变动。60.2%的领导干部关注收入分配改革,居第二位的是政治改革(56.4%),第三位是机构人事改革(46.6%),第四位是国有企业改革(39.9%),第五位是劳动就业改革(33.8%)。关注其他几项改革的,则都在20%以下。与2001年调查结果相比,领导干部最关注的体制改革的排序,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

  (3)关于今后一段时期顺利推进改革的决定性因素。

  在今后一段时期,关于改革的顺利推进将取决于哪些重要因素,调查结果见下页表。问卷提供了10个封闭式选项和1个开放式选项(“其他”),根据限选三项、并依重要性排序的调查统计结果,在第一选择中,“保持社会稳定”高居榜首,57.9%的领导干部认为这是今后一段时期顺利推进改革的第一位的决定性因素,三项选择合计则更高达74.4%,这样高的认同率,这也是其他因素不可比的。这说明,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已经成为领导干部的共识。综合前几年的调查数据,更说明了这一点。1999~2001年,“选择保持社会稳定”为顺利推进改革的第一位决定因素的人所占比例,依次是46.7%、50.8%、54.9%,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比较历年的调查资料,我们发现一个值得重视的信息,就是“缓解一些突出的矛盾(如失业、犯罪、腐败)”,不仅排序前移了,从2001年的第四位上升到了2002年的第三位,而且选择这一因素的人所占比例也是逐年上升的,1999~2001年依次为4.9%、5.5%和6.9%。确实,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许多从来没有遇到而又绕不开的问题,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错综复杂的突出矛盾。缓解这些突出的矛盾,已经越来越成为进一步推进改革的决定因素。

  (4)关于今后一段时期政治体制改革取得成效的决定性因素。

  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政治体制改革的分量越来越重。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要求政治体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

  在影响政治体制改革的诸多因素中,如果只能选择一个最重要的因素,首选因素是“扩大党内民主”、“进一步转换行政机构职能”和“处理好党政关系”;如果选择两个重要的因素,那么在第二选择中,“严格推行干部任期制”、“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和“强化舆论监督”等,则成为了优先考虑的重要因素。

  与2001年的调查结果相比,出现了一些意料中的变动。主要是在第一选择中,根据选择该因素的人所占比例,“进一步转换行政机构职能”从21.6%上升到了24.1%,“扩大党内民主”从23.5%上升到了33.8%,相应地,在第一选择因素的排序中,分别从2001年的第三位和第二位,上升为2002年的第二位和第一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处理好党政关系”则从30.4%下降为13.5%,在第一选择因素中从第一位降到了第三位。这一变动说明了我国的党政关系是比较顺畅的。

  3.关于社会稳定的标志和今后一段时期保持社会稳定的条件

  (1)判断社会稳定与否的主要标志。

  此次的问卷提供了八个判断标准,由被调查者选择出自己判断社会稳定的两个主要标准,并依重要性排出顺序。在第一选择中,“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被52.6%的人选中,成为他们判断社会稳定的最主要标准。其他主要判断标准依次是:“政治稳定”(23.3%)、“人心稳定”(15.0%)、“生活水平稳定”(4.5%)和“治安秩序稳定”(2.3%)。这一排序与选择两个判断标准合计结果的排序是完全一致的,与历年的调查结果也基本一致。这说明,一个社会是稳定的,至少要体现在这样三个方面: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政治稳定、人心稳定。

  (2)今后一段时期保持社会稳定的主要条件。

  问卷列出了12个选项,由被调查的领导干部从中选出保持社会稳定的三个主要条件,并依重要性排序。在第一选择中,“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69.2%)居第一位,“解决失业下岗问题”(7.5%)居第二位,“加快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6.8%)和“惩治腐败”(6.8%)并列第三位。

  与往年的调查结果相比,在领导干部心目中,“解决失业下岗问题”对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有了明显的上升。在第一选择中,选择这一因素的人所占比例,2000年居第五位,2001年居第四位,“加快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和“惩治腐败”2002年首次超过了历年,分别居第二位和第三位。近年来失业下岗问题比较严重,对社会稳定产生了十分不利的消极影响,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诱因。解决这一问题,对于保持社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意义重大。

  另外,从三项选择合计结果看,“调节收入差距”(29.4%)和“减轻农民负担”(25.6%),也有相当高的选中比例。说明这两个因素对保持社会稳定同样非常重要。

  4.对社会前景的信心和未来居民生活水平的预期

  (1)对今后一段时期改革、发展、稳定前景的信心。

  在被调查的133位领导干部中,对今后一段时期改革、发展、稳定的前景,27.1%的人“充满信心”,66.2%的人“比较有信心”,只有3.8%的人“信心不足”,3%的人表示“说不清”有没有信心。这说明绝大多数的领导干部对中国的未来是持积极、乐观态度的,也预示着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将有一个美好的前景。

  (2)对2003年所在地区居民实际生活水平的预期。

  93.3%的人对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前景有信心,从领导干部对所在地区居民未来一年实际生活水平同比变动情况的预期中也得到了验证。与2002年相比,2003年所在地区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2.3%的人估计会“上升很多”,48.1%的人估计会“略有上升”,48.1%的人估计会“基本持平”,只有0.8%的人估计会“下降很多”。

  总体而言,领导干部对所在地区居民实际生活水平同比变动情况的预期还是比较乐观和实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