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10期
“辱师事件”大家谈
作者:本刊编辑部
对“辱师”事件的冷思考
谢建军(湖北省长阳县正湾镇中心学校)
当人们认为北京“海艺辱师”事件只是局部地区的意外灾害而心存侥幸时,6月11日,重庆晨报报道了一起学生课堂打牌、教师制止时遭到学生辱骂的事件。这使我们不得不承认,教师的工作和地位正在被无情地边缘化。教师已经褪去了“尊严”的光环。
有人指出:“当前的媒体对于教师的正面形象宣传不够,对教师的批评太多,没有很好地树立教师的形象。”经过公众讨论,“要使教育在全社会都受到尊重,就要维护教师的公众形象”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但是教师是怎样失去“尊严”的,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不得不承认,并非所有的对教师的负面报道都是空穴来风。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报道:一个幼儿园教师给一个孩子写了一首类似打油诗的评语:“小孩自立能力比较差,吃饭有时用手抓,睡觉时候他要唱歌,吃饭时他要画画。希望家长和我们配合,使您的小孩能茁壮成长。”家长看后懵了,只有在心中祈祷:儿子,你得赶快自立,等你自立了,好把你送到幼儿园去。这样的报道我们不能说不属实,但问题是报道后,就有人错误地认为大多数教师都是这样做的。
对教师的正面宣传不够,人们的认识出了偏差,教师在自己的定位上也出现了一些误差。这是笔者亲身经历的一件事。那是一个秋后的傍晚,无聊散步的我发现一群老师围着校长,喜气洋洋地议论着什么。我问,是不是这次调资不是空调了?他们都笑而不答,要我猜。他们要我买烟了就告诉我。可怜的我以为伙食补助要发了,居然迈开腿向商店跑去。末了,他们告诉我,我们学校有一个女同学怀孕了。呜呼!原来如此。我不明白这么多人这么高兴居然是为了这么一件事!特别是当有个老师说,我们的校长要当姥爷了时,哄笑到达高潮,让我恍如是在日本看电影时的鲁迅。那是我们的学生啊!要得到有尊严的教育生活,必须从尊重受教育者的尊严开始。我们的教师们难道不懂得这个道理?
痛定思痛,现实版的畸形教育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实说,我就是看上这句话而登上讲台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突然发现教师这样的光环已经褪去,心中不由自主地产生了莫名的恐慌。现在,如果要我真实地说出对现实教育的感觉,那我就不得不说教育已经成功地从“素质教育”过渡到“应试教育”了,而且,其成功的含金量颇高,其着陆的安全系数几乎可以打上满分。每当我给学生介绍“我们读书的时候”的那些事情时,他们都会睁大一双发现新大陆似的眼睛,惊讶、激动、羡慕。
最近,上级要到某校检查。听说要搞学生访谈。一位领导这样训话:“我们一天有几节课,带晚自习!”“12节!”“不对!一天10节!其中有两节是你们做作业的课,没有老师进教室!谁在笑?我给你们说清楚,谁这次说错了。综合素质评价直接定D等!”学生有点茫然,“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课堂上和课外的迥异说法,削弱了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同时,一些所谓管理手段将教师的工作量化、公式化、格式化,导致复杂的教师劳动被简单化,从而使教师对工作的认同感下降,教师也就只能收获庸常和无奈,甚至失去尊严。
我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回头看看,有点后悔。有人说不要相信所谓“为人师表,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类的鬼话。教师只不过是一个行业而已,传道授业解惑之外完全可以活出自己的个性与风采。这我也同意,但前提是要真正理解传道授业解惑。正如我们都谈教师的专业发展,但我们的本职工作都做不顺心,怎敢奢谈?
要捍卫教师的尊严,我们就必须回到教育发展的原点,当教师对自己劳动的主体价值逐渐淡化时,教师的尊严肯定就有被颠覆的危险。教育质量的提高靠什么?靠教师。只有立足于提高教师素质,才能造就有尊严的教育。
(插图:姚腊远)
■责编:唐河 (本文编号: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