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10期

一堂关于汶川地震的家庭课

作者:袁卫星 袁晓可依




  袁卫星(下文简称“父”):暑假了,爸爸首先祝贺你考上了国家级示范高中。在这个暑假当中,除了休息和调整之外,你要拿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气概来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袁晓可依(下文简称“女”):我已经有计划了。读书方面,除了熟悉一下高中课本之外,我想读一个“生命系列”, 我选了这三本,一本是余华的《活着》,一本是周国平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一本是莫里的《相约星期二》。当然,我还需要天天上网浏览信息和两周看一次电影的权利。写作方面,我争取编完《那些人,那些事》。至于出行,您有经验, 您作主。
  父:读书的计划不错,但要记住,真正的阅读是对某一部作品的拥有,而不是熟悉,更不是知道。另外,你的写作计划我绝对支持。至于出行,既然让我作主,我已经想好了,但暂时保密。
  女:会不会去四川?
  父:怎么会想到四川?
  女:不刚大地震么,利用假期去做个灾区志愿者我觉得挺好。就是不做志愿者,到四川缅怀一下,也很有意义。哪怕去旅游消费,也算是对他们的支持吧!
  父:你说的很有道理。爸爸真有此意。但我们得为我们的出行备备课,关于汶川地震,我们得重新审视一下。
  女:好的。
  生命只有一次
  父:这次地震有许多感人的故事,最打动你的有哪些?
  女:还真不少。那个敬礼娃娃,那个名字叫谭千秋的老师……还有解放军、志愿者许多救人的故事。
  父:好,我们试着来说几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这句话记得吧?
  女:记得,是消防战士抢救被埋学生时说的一句话。当时好像是因为教学楼的废墟在余震中发生移动,有可能再次坍塌,消防指挥要让钻入废墟的人马上撤出来,等到坍塌稳定后再进入,但战士不肯,跪了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的一句话。
  父:是的,你记得不错。这差不多就是解放军战士和志愿者抢救遇难群众的一个最好写照。“救一个”“救人”成为了这次抗震救灾的主旋律。为什么温家宝在救援工作的前三天一再强调,这是抗震救灾的关键时期?为什么胡锦涛赶赴灾区后又一再强调,现在到了抗震救灾的危急关头?无论“关键”也好,无论“危急”也好,着眼点都只有一个,那就是拯救人的生命。只要我们足够细心,就不难注意到,以往我们耳熟能详的“生命财产”“抢救国家财产”之类的字眼,在有关这次抗震救灾的报道中很少出现。这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这些已经逐步成为我们的共识。
  女:是的,您说过,生命只有一次。
  父:每个人都只有一条命,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在人生的一切价值中,生命的价值是最基本的价值,其余一切价值都以生命的价值之得到确认为前提。源自古罗马的自然法传统就把生命视为人的第一项天赋权利。
  女:我们现在这方面做得好么?
  父:有好有坏。比如, 2005年10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明确,将死刑核准权统一收归最高人民法院行使。这就是一个进步。从1764年开始,死刑就开始受到思想家的挑战,意大利人贝卡里亚明确提出了废除死刑的主张。马克思也反对死刑,他说:“历史和统计科学非常清楚地证明,……最残暴的杀人行为都是在处死罪犯之后立即发生的。” 1966年,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第6条规定,不得任意剥夺人的生命,并强调,在未废除死刑的国家,只能对犯有“最严重罪行”的人判处死刑。 1989年,联合国又通过了《联合国废除死刑公约》,要求每一缔约国应采取一切措施在其管辖范围内废除死刑。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在法律上或事实上废除了死刑。中国的香港、澳门地区也已废除死刑。我们国家内地虽然还没有废除死刑,但死刑核准权收归最高人民法院,用注射行刑代替枪决,等等,这些都说明人的天赋权利在得到更多的尊重。
  女:那也有坏的方面?
  父:有啊,当今社会上还是有一些人对生命持冷漠态度。随便翻翻报纸你就可看到,残害生命的恶性事件屡有发生:医院认钱不认人,见死不救,或者渎职造成致人死亡的医疗事故;矿难频繁,矿主靠牺牲工人的生命大发其财;不法商人制售假药和伪劣食品;素质低劣的执法人员草菅人命;交通肇事者抛下甚至故意压死受害者逃逸;还有形形色色的杀人犯罪,其缘由有时小得与一条生命的价值太不相称……当然,这些事情正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慢慢变少。
  女:希望这样的事情尽早消失!
  父:这次地震后,我读一些图片禁不住流泪。在一张图片上,一个在地震中痛失妻子的男子饱含深情,不忍将亡妻弃之野外,将她的身体与自己绑在一起,用摩托车载着她前往当地的太平间。
  女:我也看到类似的一个。映秀镇的一个父亲,将遇难儿子的尸体从废墟中挖出,背在背上,走回离映秀镇大约25公里的水磨镇的家中。他说要让这个读高一的儿子在家里最后过一夜。
  父:在极大悲痛的折磨中,他们想给自己的妻子、孩子留下的,是死后的尊严。这是尊重生命的最好体现,是在这次震灾中闪现出来的可贵的人性的光辉。
  女:我想,经历过地震的人一定会更加懂得生命、珍惜生命,这是他们的一笔财富。而我们怎样从中获得属于我们自己的体会呢?
  父:要想体会深刻,就要以幸存者的心态来对待生活。学者周国平在他的博客中说,“我,你,每一个活着的人,我们都是幸存者”,“我只是侥幸逃过了一劫而已。灾难完全可能落在我的头上”。我对周先生的观点十分认同。如果地震的震中不在汶川,而在你我生活的城市呢?或者如果你我不在现在的城市,恰恰就在汶川呢?……这样想来,我们就的的确确成了一个“幸存者”。
  幸存者就会有幸存者的思考。因为“幸存”,我理解了“拥有”的真实含义。一切拥有都是暂时的,得到就是失去的开始,不必过于执着计较。对已拥有的,要心存感激,懂得珍惜;对未拥有的,要量力而行,学会放弃。因为,死亡天使在废墟中说:“你所拥有的一切都是我的,不是你的。你的爱人、你的孩子、你的房子、你的车子、你的票子、你的事业,你所有的一切都是我的。我随时都可以把它们带走。凡你所拥有的,都并不恒久。”
  女:嗯。
  父:幸存者还该有幸存者的心态。因为“幸存”,我懂得了“活着”的真实状态。生命是一笔上帝给每个人放在银行里的储蓄,究竟它有多少?没有人在生前知道,但有一点是真实的,我们都在一天天地消费它,直到有一天生命出现了赤字。人的生命用减法,价值实现用加法。在这里,加法和减法之间并没有恒等关系,也就是说,减去多少,并不意味着增加多少。在这里,昨天是使用过的支票,明天是未发行的债券,只有今天才是现金,才可以使用。珍视此刻,踏踏实实地过好今天,这是一种要求,也是一种境界。
  
  责任也是一种本能
  女:那个谭千秋老师也是很感人的!“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4个学生都活了!”一位救援人员描述的当时的场景,我都能背得出!
  父:谭千秋老师告诉了我们什么是责任。什么是责任?责任是分内应做的事情。也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父母养儿育女,儿女孝敬父母,老师教书育人,学生尊师好学,医生救死扶伤,军人保家卫国……人在社会中生存,就必然要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祖国承担并履行一定的责任。责任是一种客观需要,也是一种主观追求;是自律,也是他律。一切追求文明和进步的人们,应该基于自己的良知、信念、觉悟,自觉自愿地履行责任,为国家、为社会、为他人做出自己的奉献。——某种意义上说,责任也是一种本能。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