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3期
印度瑜伽术与道家内丹术比较研究
作者:李 政
三、修持基本方法的比较
(一)对呼吸的调整与控制——调息
在瑜伽术与内丹术的修持中均将调息法作为修炼的基本方法之一。在瑜伽术的修持中,调息被用来影响气的运动,进而实现对心的控制。密教的瑜伽修持中即有一种称作修“宝瓶气”的调息法用来使中脉的气息充盈,进而为下一步的修持做准备。在诃陀瑜伽的修持中,调息法被用来加强气的运行,进而使气在修持过程中沿中脉提升。在王瑜伽体系中,调息法用来直接作为控制精神的一种手段。当然,无论是哪一种瑜伽派别,他们使用调息法的目的,均是为了最终实现对心(即精神)的控制。在《诃陀瑜伽灯论》中有这样的论述:“气动心动,气不动心亦不动。瑜伽行者必须得到不动心,所以要气的活动停止。”
在内丹术的修持中也广泛采用了调息法。并且有所谓吐纳、闭气、龟息、胎息等不同层次的调息法。其中,吐纳多在内丹术的初级阶段使用;其它调息法则在较高层次的内丹术修持中使用,譬如胎息法就在清净派丹法的修炼之中有重要作用。内丹术认为,通过这种种调息法的练习,可以使人的呼吸变长变深,进而激发体内真气在全身经脉中运行。这与瑜伽术用调息来控制气的运行也有类似之处。
这两种修持术对于呼吸的重视是有其内在原因的,由于一般情况下人活着时必须呼吸,呼吸一旦停止也就表示生命完结。所以,在中国及印度的文化传统中均对呼吸很重视,如古印度人很早就给呼吸赋予神秘的意义。认为全宇宙都归于呼吸,呼吸是万有之主,万物由它支持。并且有呼吸就是热气、就是太阳、就是月亮、就是生主之类的说法。这对于气脉理论中气的概念的形成都是有影响的,而产生于印度文化中,以气脉理论为基础的瑜伽术重视对呼吸的调整与控制也不足为奇。在中国,在内丹术出现以前的上古时期即有所谓“行气之术”,如王乔、赤松“吸阴阳之和,食天地之精,呼而出故,吸而纳新”(《淮南子·泰族训》)。这种行气法对中国传统哲学中气的学说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其中的许多方法也被内丹术采用为修持之法。所以说,内丹术修持中对呼吸的调整与控制也是有文化传统为基础的。
呼吸作为生命存在的一种重要迹象对人的生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也是现代生理学研究所证实了的。内丹术与瑜伽术修持中对呼吸的调整与控制的重视及其在呼吸对人的精神的影响的认识说明了其对呼吸的作用有着深刻的了解,超出了单纯的对呼吸的生理功能方面的认识。
(二)修持姿势的比较
作为一种对人的身体及精神进行锻炼的方法,内丹术与瑜伽术一般都对修持者在修炼中应采用的姿势有一定要求。坐、站、行、卧这四种人体常用的姿势都被瑜伽术与内丹术所采用。如在内丹学著作《性命圭旨·亨集》就有立禅图、行禅图、坐禅图、卧禅图等。其中中行功法,要求修持者在缓步行走中心息合一,体会天人感应、无人无我的混沌境界。站功功法则与通常武术中所采用的站桩类似。另外还有卧功功法,如陈抟所传睡功即是一种卧功功法。瑜伽术中也有这许多姿势,如在诃陀瑜伽中的“鸟王式”即是一种站立姿势的修持姿势,其中的“抑卧放松功”即是一种卧式的修持姿势。
在内丹术与瑜伽术的修持中,坐姿都是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姿势。内丹术各个派别都以坐姿作为修炼时的基本姿势,瑜伽术亦然。有多种特定的坐姿都为瑜伽术与内丹术所共用,如单盘腿坐姿、双盘腿坐姿等是许多瑜伽术及内丹术派别所采用的坐法。瑜伽术对坐法是很重视的,在王瑜伽的八种修持法中,坐法即为其一;诃陀瑜伽的修持者也将姿势练习列为必修内容。同样,内丹术也对坐法有较详细的要求,如前述《性命圭旨》中即有专门讲坐法的章节。
除上述内容外,瑜伽术的修持中还有“手印”这一概念。这主要体现在密教的瑜伽修持及诃陀瑜伽的修持中,在密教的瑜伽修持中,手印即指将双手十指结出各种形状,以表征修持者心中之理法;是密教修持者修持“三密相应”的重要内容之一。并有所谓“大手印”的说法,指该手印象征着世界的终极真理。在诃陀瑜伽中,手印有不同的意义,是指“身体的手印”,亦即指瑜伽修习最后结束时的身体的姿势。诃陀瑜伽非常重视手印,把它视为唤醒军荼利女神的重要技巧。诃陀瑜伽中也有所谓“大手印”的说法,其名称与密教的“大手印”完全相同,但内容却不一样,因为诃陀瑜伽的“大手印”是一种身体姿势。但是,瑜伽修持中的手印有其共同点,即是“手印”这种姿势本身就具有某种特殊的象征意义。这一点与内丹术对待姿势的态度是不同的,内丹术也重视修持时的姿势,但其中并没有类似瑜伽手印的特殊姿势存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的体验;如静坐可以让心情平静、运动可以让情绪亢奋等。这说明了身体的状态对心理的影响是确实存在的。内丹术与瑜伽术在修持中正是充分运用了这种影响来进行修持。只是它们不只于一些简单的动作与表面的理解,而是对于身体的特殊姿势能达到的效果有着深刻的研究。或许这两种修持术在这些姿势的细节上各有不同的认识(当然,其中也不乏相通之处,如单盘坐、双盘坐等),但其至少在利用身体姿势对心理状态的影响来进行修持这一基本思想上是相通的。
(三)关于修持过程中的各种要求及禁忌
佛教中有句话“戒能生慧,慧能净戒”,说明了在印度文化中禁忌对于修持的重要作用。作为被印度中宗教普遍采用的修持术——瑜伽术也是十分注重禁忌的,如在阐述古典瑜伽传统的代表著作《瑜伽经》中将禁制与劝制列入瑜伽八支,另外如诃陀瑜伽、密教的瑜伽等也都有专门关于禁忌的规定。这些禁忌多是关于精神方面的,如瑜伽八支中的“禁制”即包括:诚实、不贪等。这说明了瑜伽对于修持者精神状态的重视。
相比之下,内丹术似乎没有这种明确的对修持者精神状态的要求。但在内丹术中并不是就没有要求,只是并没有以这种“禁制”的形式提出来;在《道学通论》中即提到了一个内丹术修持者应有的精神状态,应“放下万缘,对物欲横流的社会既要行得实,也要看得空;对天下大事既要担得起,也要放得下;对荣辱利害之境,敢用一个忘字,对七情六欲之念,能持一个静字。”
除了关于精神领域的要求之外,瑜伽术及内丹术的许多流派对于物质方面也有讲究。其中包括对于住所、饮食等的要求。
在住所方面,内丹术在修持的不同阶段皆有不同的要求,如“初关仙术,应选择山明水秀、土厚树茂,生机聚集之地。”又如“中关仙术,须择洞天福地,超尘绝俗、松青竹翠、彩云霞光的灵气聚集之地。”再如“上关仙术,要择高山峻岭,悬崖绝壁、人迹罕至、狼蛇潜踪的煞气偏胜之地。”瑜伽术中虽不如内丹术有如此多的讲究,但对修持者的住所也是有要求的,如在《诃陀瑜伽灯论》中,就提出“修持者应该选择那些不易被人打扰的地方建造修持所需的庵室。庵室不要太宽大,窗户、门也要不,室内不能有虫子,要干净。庵室的地面要用牛粪涂遍。外面应该有进,还要有一个小院落,应该用墙把院落、进、庵室圈起来。”
在饮食方面,诃陀瑜伽要求修持者平时进食不可过量。必须节食,以保持胃的四分之一始终是空的。禁食各种刺激性的食品,如辣的、酸的等。认为酒、鱼、肉、大蒜等都不是瑜伽行者适合的食品,而各种谷物、非刺激性的蔬菜及豆类、牛奶、黄油、冰糖等则是适合于瑜伽行者食用的食品。在内丹术的清净派丹法中也几乎完全相同的关于饮食禁忌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