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5期


试论少数民族政治文化的特征

作者:蔡明干




  其过程是在保持民族特点,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发展的,“任何民族……而是希望在自己的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来繁荣和发展自己的文化”;趋势是由统治政治文化转向大众政治文化;由地域型、顺从型政治文化转向参与型政治文化;由体系、政策文化转向体系、过程和政策文化;由传统政治文化转向现代政治文化。
  
  十、社会主义的民族政治文化
  
  解放后,我国少数民族先后完成了土地改革和“三大改造”,逐步过渡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为此,少数民族的政治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特征是:
  1. 性质上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治文化,主流是形成和培养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增强族内外政治信任、民族和国家认同,真正确保各族人民当家作主,且阶级性已消失,“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阶级性随着剥削阶级的消失而不复存在”。
  2. 地位上虽为非主流文化,但是,是主流文化,即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部分,是一种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文化成份”。
  3.内容上一是认知性成份主要是对民族区域自治体系、国家政治体系及其活动的认知等;情感性成份表现为对本民族和国家的认同和忠诚感等;评价性成份往往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标准进行评价,且评价中理性成份增加;二是国家认同往往高于民族认同,且政治能力和政治效能感增强。
  4. 形式上表现为民族文化;构成上多为协调型和混合型政治文化,以巩固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和国家政治体系,真正确保人民当家作主,促进政治发展为主。
  
  【参考文献】
  [1]周平.民族政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科恩.论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宋蜀华,陈克进.中国民族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4]杨光斌.政治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5]韩敬.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与中国少数民族[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
  [6]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7]黄光学,施联朱.新中国的民族关系[M].厦门:鹭江出版社,1999.
  [8]罗树杰,徐杰舜.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9]马戎.民族社会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0]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1]杨建新.中国少数民族通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12]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3]王炳煜,王力.马克思主义民族思想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14]王惠岩.政治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5]邓伟志,等.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稳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6]王晓朝.宗教学基础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蔡明干(1967-),男,四川大竹人,法学硕士,贵州财经学院马列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政治学、民族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中国化。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