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求学中国公学是成就胡适的第一块基石
作者:赵映林
宣传破除封建迷信,开通民智的无神论思想。胡适的无神论思想形成比较早。他十一二岁时,读了司马光的论地狱的文章,后来读《资治通鉴》,读到第136卷记载范缜反对佛教的故事与议论,觉得“非常明白,非常有理”。胡适说:“司马光的话教我不信地狱,范缜的话使我更进一步,就走上了无鬼神的路。”现在有了主编刊物的机会,胡适决心好好地宣传宣传无神论思想。他借小说《真如岛》和《无鬼丛话》等发挥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破除封建迷信,启迪民智,宣传无神论。陈独秀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诚如斯言。胡适在《真如岛》的故事中说:“这‘因果’二字。很难说的。从前有人说,譬如窗外这一树花儿。枝枝朵朵都是一样,何曾有什么好歹善恶的分别?不多一会,起了一阵狂风,把一树花吹一个‘花落花飞飞满天’。那许多花朵。有的吹上帘栊。落在锦茵之上;有的吹出墙外。落在粪溷之中。这落花的好歹不同,难道好说是这几枝花的善恶报应不成?这话很是,但是我的意思却还不止此。大约这因果二字是有的。有了一个因,必收一个果。譬如吃饭自然会饱,吃酒自然会醉。有了吃饭吃酒两件原因,自然会生出醉饱两个结果来。但是吃饭是饭的作用生出饱来,种瓜是瓜的作用生出新瓜来。其中并没有什么人为之主宰。如果有什么人为主宰,什么上帝哪,菩萨哪。既能罚恶人于既作孽之后,为什么不能禁之于未作孽之前呢?”
结论是:“‘天’要是真有这么大的能力,何不把天下的人个个都变成了善人呢?‘天’既生了恶人,让他世间作恶,后来又叫他受许多报应,这可不是书上说的‘出尔反尔’么?……总而言之,‘天’既不能使人不作恶,便不能罚那恶人。”
看来胡适是依据司马光的叙述,按图索骥找来范缜的《神灭论》,将其读过。落花一段的生动譬喻,便是引的范缜的话,只不过译成了白话文。
宣传女子应当受教育,才能实现妇女解放。他写《敬告中国的女子》,说:“我们中国的人从前都把那些女子当做男人的玩物一般,要他容貌标致,装饰奇异,就是好女子,全不晓得叫那些女子读些有用的书,求些有用的学问。那些女子既不读书,自然不懂什么道理,既没有学问,自然凡事都靠了男人,自己一点也不能自立。”在《论家庭教育》中,胡适说:“这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便是母亲”:“要改良家庭教育,第一步便要广开女学堂。”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只有16岁的胡适竟然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在历史上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女史学家班昭,斥责班昭所作的《女诫》是男尊女卑的教科书。在《曹大家女诫驳议》中。胡适说:“我们中国女界有一个大罪人那就是曹大家。这位曹大家姓班名昭,他做了一部《女诫》,说了许多卑鄙下流的话。列位晓得。他这部《女诫》虽然我们的姊姊妹妹们大半没有读过,然而几千年来那许多男子都用这《女诫》的说话把来教育我们的姊姊妹妹。把来压制我们的姊姊妹妹。所以他那区区一部《女诫》,便把我们中国的女界生生地送到那极黑暗的世界去了。”胡适说,我要好好地作一番辩驳,“好教那些顽固的人,不致借这《女诫》来做护身符。”胡适解放妇女的思想促使他日后在北大与蔡元培共同冲破了不招女生的罗网,在中国教育史上书写了浓彩一笔。在新文化运动中胡适都积极提倡妇女解放,为妇女争平等、争人权、争自由,为不幸的女学生李超写传,直至考证《镜花缘》,都缘由于对妇女问题的关注。而所有的这些主张无一不是出源于他在中国公学时期的思考。
宣传爱国主义。胡适这边批《女诫》,那边讴歌杰出女性,歌颂爱国主义精神。他写了《中国爱国女杰王昭君传》。这虽然是一个古而老之的题材,可胡适完全赋予了它新的内涵。胡适把王昭君写成一个关心祖国命运,关心人民疾苦,促进民族和睦的巾帼英雄,给她戴上了“爱国女杰”的桂冠,把她比之为法国的圣女贞德。胡适是两千年来第一个对王昭君作出如此公正评价的学者。胡适的这一评价影响深远。董必武曾作《过昭君墓》七绝一首:“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摅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70年后剧作家曹禺作五幕历史剧《王昭君》,基本都是沿着这一思路进行创作的。
他为读者介绍《爱国二童子传》,专门为之写了书评《爱国》。他说:“爱国的人,第一件,要保存祖国的光荣历史,不可忘记;忘记了自己祖国的历史,便要卑鄙龌龊,甘心作人家的牛马奴隶了。”作为一个人,“本分内第一件要事,便是爱国。要爱国,就必须了解祖国的历史。”在胡适看来,学习历史是培养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与途径。少年胡适认为介绍爱国人士“可以激发国民的自治思想、实业思想、爱国思想,比那朱子的治家格言好得多多哩。”“爱国”已成为少年胡适政治文化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了。如何做到爱国?胡适说:爱国就是要为祖国增添名誉。四十多年后的1954年,吴国桢在美国发表文章指责当时在台湾的蒋介石政权是一个“警察国家”,引发他与胡适的“冲突”。其因就在于胡适早在少时就已形成的“爱国思想”——“家丑不可外扬”。
浙江女革命家秋瑾1907年秋牺牲,胡适自称“毅斋主人”,作《题秋女士瑾遗影》诗悼念。诗如下:
其一
生前曾卜邻,相去仅咫尺。
云何咫尺间,彼此不相识。
其二
身后见君影。倭刀光熠爝。
秋雨复秋风,斯人不可作。
对人生观、价值观,少年胡适也是很有见地。即使在今天。也还有着它的意义。他深信传记文学可以帮助人格教育。他通过撰写的《中国第一代伟人杨斯盛传》阐发自己的认识。杨斯盛从小父母双亡,无力读书,穷得连饭也吃不上:后来做了一个泥瓦匠,勉强糊口度日。可他咬紧牙关。“睁开眼睛料事,立定脚跟吃苦。驼起肩头做工”。兢兢业业30年,终于成了一个大富翁。钱多了怎么花?胡适介绍说:杨斯盛成了富翁后,“遇了什么天灾人事,务必捐出巨款。赈济受害的人。遇到什么公益事业,务必出钱捐助。他生平捐钱造的马路也不知多少条,救活了的人也不知多少了。”而杨斯盛最值得社会景仰的是“破家兴学”。胡适说:“杨先生因为自己少时没有读过多少书,所以他很想造就一班少年人才出来。所以他便捐了十万金,开了一所广明小学,并附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