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6期
清代民族政策与承德历史文化
作者:纪 欣 张 杰
2、工业、采矿业的发展
承德地区的手工业自康乾以来得到不断的扩大发展,甚至局部还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由于修建避暑山庄、外八庙这样的大型工程,有大批外来的瓦工、木工、雕绘工等各种工匠留在承德从业;扈从清帝来承的王公贵族、大臣们的吃穿用戴,又为承德的皮革业、首饰加工业、纺织业等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销售市场。
承德的采矿业也有发展。由于修庄建庙耗费掉大量木材,再加上城市人口剧增,对木柴的需求量增加,因此迫切需要以煤代柴,承德的采矿业终于有了发展机会。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直隶布政使张诚基、承德知府裴英阿联名上奏,请允民户王起凤开采煤窑山一带的煤矿(今承德县上谷煤矿),清廷同意并批示:“先招募殷实良民,分顶山场界地,取结认采。煤旺窑成,请给贴纳税开采,其煤听其自售以为工本。”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直隶总督周元理也有同类奏章,得到批复,使庙尔梁(今承德县暖儿河)煤矿、打吉口(今平泉大吉口)煤矿得到开发。这些矿主聘请外地具有开采技术的人当技师,当地大户也集股投资,出煤后,因交通工具所限,采取了水路运输的方式,由兴隆彭杖子滦河码头起运,经下板城、上板城西营到今承德东大桥一带的码头卸货,专供承德街市的官衙及民户用煤。
3、交通条件的改善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兴旺
承德之地虽一度荒废,但其连接东北、蒙古、华北的特殊地理位置是显而易见的。自康熙北巡,特别是木兰围场开发和热河行宫扩建后,承德终于迎来了再度发展的良机。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为便于木兰围场与京城的联系,清政府在漠南蒙古设置了三条驿道和一批驿站。一条驿道自古北口起,经滦平、隆化到内蒙古乌珠穆沁,共450余公里;一条自喜峰口起,经宽城、平泉到札赍特部,共800多公里;一条是古北口部员所司驿站3处(滦平安匠屯、红旗、王营),专为朝廷传递公文信件。每路设管领蒙古员外郎1员,每百里为一站,有马50匹,驿丁300人。战时,这些驿道用来集结兵力、运送粮草,平时则用于交易互市、换茶换马、通商通婚。蒙古王公进京朝觐和朝廷派遣官吏、递送公文,都要走这些驿道。康乾盛世时,朝鲜、缅甸、安南、日本的大臣使节到承德觐见清帝,也是经由这些驿道。
道路和驿站的开通又带动了木兰秋猎的兴盛和热河行宫地位的上升,大批满汉蒙王公大臣及其随从往来、暂住于承德的诸行宫,再加上驿站人员、驻军官兵的日常需要,为承德的商业、服务业提供了丰富的商机,使承德很快形成了一个空间极大的消费市场。清廷为便利商人从关内运货供应承德市场,特地采取出口免税的政策以资鼓励(清初长城各口都设有税卡,惟独古北口不设),此项措施直接促进了承德商业贸易的繁荣,大批客商和蒙古驼队往来于长城内外,使承德迅速发展成为市井繁华的较大都市,并成为联络关内外的重要商业中心。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朝鲜使臣朴趾源来承德为乾隆祝贺70寿辰,对承德的繁荣有深刻印象,他在归国后撰写的《燕山录》一书中写到:“既入热河,宫闱壮丽,左右市廛,连通十里,塞北一大都会也。”再如八沟街(今平泉县城)为雍正七年(1729年)所设八沟直隶厅厅治所在,地处西近承德府治、北入蒙古腹地、东通辽沈的交通要地,又是漠南蒙古昭、卓二盟数旗的贡道,很快成为沟通关内外经济的重要商品集散地,沿街两侧商号店铺鳞次栉比,货物齐全,有名的商号、作坊就有200余家,大路上货车、驼队每日从早到晚络绎不绝,当时有“拉不败的哈达(今赤峰市区),填不满的八沟”之说。
(三)扶植承德文化发展是承德历史文化得以成型的文化基础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乾隆帝颁旨,鉴于热河之地“户口日增,民生富庶,且农耕蕃殖,市肆殷阗,惟弦诵之风未盛”,特令直隶总督周元理、学政罗源汉筹办热河办学和建学宫(文庙)事宜。三年后,热河文庙正式落成,全部经费由清廷直拨。文庙占地16700平方米,四周环绕红色围墙,庙前有紫红色照壁,清廷特准热河文庙所有龛案、神牌均照北京太学样式安设,又将内务府周铜10件(宝鼎、宝尊等)拨给热河文庙,并配以祭器、特磬、编钟等乐器及文舞生、乐生、执事生等,充分显示出皇家学府的气派,故得以与曲阜孔庙、北京太学并称三大文庙。当年,热河文庙举行隆重的祭孔典礼,规格与北京太学相同,乾隆帝亲临瞻拜。此后乾隆帝每年到承德后,必到文庙拈香行礼,史载共17次。
热河文庙除正院外,东院建尊经阁,为皇家储存图书之处,《古今图书集成》曾存于此阁,还有《十三经注疏》、《二十四史》等,共藏善本书180余种13046册,同时还将内务府所藏的各种文物登记备案,移交此处保存;西院建明伦堂,俗称府学、老师衙门,其西侧斋房是童生学习的课堂,北部高台阶上的教授署是当时承德的最高学府和最高教育行政管理机关。热河文庙落成时,承德府学有50多名秀才,到嘉庆时已有400多名秀才。为鼓励学子们求学上进,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还在府西建立了“热河考棚”。有清一代,承德先后出了56名贡生、159名举人、22名进士,这22名进士中有16人是承德建府学后产生的。
随着热河文庙的建立,承德各地相继成立了一批书院,热河街有秀峰书院(后迁至西大街,更名振秀书院),滦平县城有滦江书院,丰宁有凤山书院,平泉有平泉书院等。各书院在学校制度、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校务管理上均有革新,例如:书院学制一年即可离院自修,参加府学考试,也可学习数年;课程除规定的《四书》、《五经》外,经史子集皆可涉猎;书院经费由师生共管和监督;注重学术交流和论辩等。书院一反老八股的旧文风,形成重实学、讲实践的新学风,使承德的文风发生了很大变化,也为承德各地培养了一批有真才实学的儒生。
四、历史的启示
承德历史文化的这些重要载体堪称是清代民族政策的活化石,集中反映了盛世帝王的大一统情结,这种大一统的治国思想又是承德历史文化的精髓所在。自东胡、匈奴、乌桓、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满族迭兴,交替执掌承德地区的发展大权,至清代盛世,汲取了前代治国的经验教训,把强悍进取的游牧民族精神与淳朴的农耕民族精神融为一体,民族政策成熟而卓有成效,其具体表现是不再和亲、岁币、修长城,而代之以辽阔开敞的围场、秀美的皇家园林和富丽堂皇的皇家寺庙,体现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强大巩固。
承德历史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避暑山庄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外八庙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寺庙群,普乐寺中的千手千眼佛是世界上最大的木佛,木兰围场则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狩猎场。承德历史文化还充分体现了多民族文化融汇的多源性、集粹性、包容性,如外八庙的建筑就融汇了多民族的建筑艺术。从历史渊源看,承德历史文化与滦河流域文明一脉相承,密不可分,而从其本质看,当是宫廷文化与平民文化、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融合的多元性地域文化。
————————
[1]赵尔巽等:《清史稿·志·礼九》,中华书局,1986年。
[2]《辽史》卷32《营卫志中》。
[3]康熙《溥仁寺碑文》。
[4]康熙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之“烟波致爽”。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景瑞主编:《承德民族开发史》,北京民族出版社?熏2003年。
2、李治亭:《论清代“大一统”与避暑山庄》,《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6期。
3、苏德:《清代前期民族关系探述》,《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2期。
4、田淑华:《避暑山庄文化探源》,《北方文物》2001年3期。
5、杜江:《清代国家统一和团结的象征》,《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3年3期。
(作者单位:承德职业学院)
〔责任编辑:许潞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