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2期
试论唐山境内明长城戍边职官体系的发展
作者:鲁 杰
【摘要】本文通过对唐山境内明长城戍边职官的研究,将这里戍边职官体系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洪武至永乐迁都之前,戍边职官主要为驻守这里的开国名将;永乐迁都之后至正德时期,戍边职官体系初具规模;嘉靖、隆庆、万历年间则趋于完备;天启、崇祯时期,戍防任务主要为防御清兵,山海镇的建立使蓟镇职官的作用相对弱减。
唐山境内明代长城主要分布在迁安、迁西、遵化三县(市)的北部边界线上,以险要著称的冷口、喜峰口、董家口、青山口、洪山口、马兰关等关口要隘都位于这段长城之上。永乐定都北京后,此段长城担负着拱卫京师的重任,战略地位尤其重要,而戚继光在此镇守期间,又对这里的长城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使其所属的蓟镇长城成为明长城中的精华。因此,对这段长城的研究,无疑会对整个明代北边问题的研究起到积极作用。本文拟对这一地区长城戍边职官体系的发展做一初步探讨。
唐山境内明长城戍边职官体系的发展是随着长城防御体系的日臻完善而发展的。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洪武至永乐迁都之前
这一时期,明王朝正处于巩固政局、稳定北方的阶段。元朝皇帝被迫退居“塞北”之后,故元势力占有长城以北的辽阔地域,双方处于对立冲突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明政府遂采取措施加强长城防御。
一方面,由一些开国名将如徐达、汤和、孙兴祖、华云龙、顾时、郭英、薛禄、李文忠等在此驻防戍守,加固原有的长城,利用有利时机进击蒙古。这在史料上均有记载,例如,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辛巳,“献平元都捷表至京,诏改大都府为北平府。癸未,诏置燕山等六卫以守御北平,留三万人分隶,令都督副使孙兴祖、佥事华云龙守之。”[1]洪武二年(1369年)四月丙寅,“命副将军鄂国公常遇春率师赴北平,取迤北余寇。”[2]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癸巳,“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文忠及都督冯胜为左右副将军,御史大夫邓愈、汤和为左右副将军,征沙漠。”[3]“洪武六年(1373年),命大将军徐达等备山西、北平边,谕令各上方略。从淮安侯华云龙言,自永平、蓟州、密云迤西二千余里,关隘百二十又九,皆置戍守。”[4]等等。
另一方面,定天下都司卫所。唐山境内长城边防隶属于北平都指挥使司,后并属五军都督府之后军都督府。北平都司下辖的永平卫、山海卫、遵化卫、蓟州卫的部分地段为今唐山境内长城的所属区域。为防御鞑靼、兀良哈、瓦剌三部,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在遵化建立了宽河守御千户所。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在大宁行都司建立了开平中屯卫,用以拱卫边塞。后兀良哈归附,明廷建立了泰宁、福余、朵颜三卫,现唐山境内长城沿线的喜峰口、冷口为三卫入贡孔道。“靖难之变”后,明成祖将三卫安置于大宁行都司所属故地,而大宁原驻卫所大部分迁移到长城以内,其中东胜左卫于永平,东胜右卫于遵化。最后在今唐山境内的卫所达15个,计:遵化五卫一所,蓟州二卫,永平二卫,玉田一卫,滦州旧石城一卫,丰润一卫,三河一卫,迁安一卫。在长城沿线的主要为遵化、迁安、蓟州,也是兵力配置的重点。这时都司卫所的职官也担负北方边防重任。在都司中设都指挥使一人,都指挥同知二人,都指挥佥事四人,其职权是掌一方之军政,各率其卫所以隶于五府,而听于兵部,具体管理练兵、巡捕、军器、漕运、京操、备御等。卫设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分理本卫的屯田、驻军、营操、巡捕、漕运、备御、出哨、入卫、戍守、军器等,若遇征战,则率领所属将士听命于主帅调度。明朝部署军队,建立卫所,借助长城防御体系,基本上奠定了北方的稳定局面。
第二阶段:永乐迁都后至正德时期
这一时期长城戍边职官体系初具规模,特别在永乐迁都北京之后,长城防线显得愈发重要。为加强长城的防御能力,开始沿边设九镇,是为九边,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绵亘万里,分地守御。“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而太原总兵治偏头,三边制府驻固原,亦称二镇。”[5]今唐山境内长城即由九镇中的蓟州镇管辖。在明朝的地方军队领导体制中,都指挥使是一地区的最高军事长官,但此时遇有战争,朝廷开始往下派遣总兵官。从全国范围讲,总兵官不尽相同,“有征战总兵官和镇守总兵官”[6]。征战总兵官是指挥临时调集的几个卫所或几个卫所的部分官兵进行作战,战后军队各回卫所。但镇守总兵官往往常驻一地,卸任方归,由他人代替,而军队也随之常驻,不是各回卫所。这样的总兵官渐渐地变成了总领一方军务的固定官职,也被称为镇守。蓟州总兵这时基本属临时差遣的职官,一般由公、侯、伯、都督担任。洪熙元年,曾为部分总兵制颁挂印,称之将军,但蓟镇总兵不得称将军挂印[7]。
蓟镇最早备御于桃林口,后移于迁安寺子峪(今迁西县旧营一带,也有称寺子谷、狮子峪的),“永乐二年(1404年)以陈敬为都督,镇守边关,建城,始迁安寺子峪为蓟镇守之始。”[8]据《三屯营帅府题名》碑记载:“永乐即命重臣如张隆平、陈遂安俱以伯爵充总兵,备御桃林口。继以陈都督敬移镇寺子谷。”[9]而从寺子峪移镇三屯营的时间仍有存疑。《卢龙塞略》载:“景泰四年(1453年),镇守总兵自寺子峪南移于忠义中卫,百户高各、程兴、史允三员屯地名三屯营。”[10]但《三屯营帅府题名》碑记载:“天顺间移置三屯营。”戚继光所撰的《重建三屯营镇府记》碑载:“国初镇蓟,为侯伯所开府云。自天顺移镇,而有三屯营署。”[11]以碑铭为证,当为天顺年间(1457~1464年)。三屯营位于山海关和居庸关之间,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直到明末一直是蓟镇的镇府,历届总兵官驻守于此,留下了许多明军戍边的传说故事。特别是在万历二年至五年间(1574~1577年),戚继光重建镇府,使三屯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了府城规模。
总兵官成为镇守地方的最高军事长官之后,改变了练兵将领不指挥作战,指挥作战的将领不管练兵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形成事权专一的局面,但也存在着总兵称霸一方、拥兵自重的可能。为维护中央集权,再有战争时,朝廷又要往下派员,称为巡抚,参与军队管理,削弱总兵官的权力。《明史》载:“巡抚之名,起于懿文太子巡抚陕西。永乐十九年遣尚书蹇义等二十六人巡行天下,安抚军民。以后不拘尚书、侍郎、都御史、少卿等官,事毕复命,即或停遣。初名巡抚,或名镇守,后以镇守侍郎与巡按御史不相统属,文移窒碍,定为都御史巡抚兼军务者加提督,有总兵地方加赞理或参赞,所辖多、事重者加总督。他如整饬、抚治、巡治、总理等项,皆因事特设。起以尚书、侍郎任总督军务者,皆兼都御史,以便行事。”[12]开始巡抚只为临时性的工作,后来才成定职,常驻地方。《皇明九边考》载:“镇戍莫重于巡抚。”[13]特别是边镇巡抚责任至重,必有通变之才,坚忍之性,奋迅之志,而后可以有为。《菽园杂记》载:“巡抚官,永乐间已有之,然仅设于要处耳。洪熙、宣德初年,添设渐多。”[14]“明宣宗宣德年间以后,巡抚才逐渐的多起来。”[15]巡抚多以都御史或副佥都御史充任,因其要提管军务,所以又加提督军务或赞理军务、参赞军务名义。这样一来,不仅原来的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要受其节制,就连总兵官也要听其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