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3期

容城县北城村遗址发掘收获

作者:肖小勇 史殿海 方 清 杨卫东 黄涿生




  F3位于发掘区东南部,开口于第3层下,打破第4、5层和生土,东北角被一座现代窖穴打破。半地穴式,平面略呈“凸”字形。房室近似方形,南头略大,长2.6~3.05米,宽2.75米,地穴深0.6~0.75米。门向南略偏西。室内东北部堆积深厚的灰烬和烧土,内含大量陶片,当为火塘;西部形成一条土台,高约15厘米。房四周当有密集的柱洞,沿西、北、东三面及南壁东半部共发现柱洞12个,柱洞平面均为圆形,直径约13~20厘米,深约40厘米。门道位于房南壁正中,竖穴式,长0.7米,宽0.65米,深0.6米(图七、八)。
  
  2、灰坑82个(编号H1~H3、H6~H9、H11、H13~H14、H16、H19~H20、H22、H24~H25、H30~H32、H35~H36、H38~H50、H54、H56~H69、H71~H74、H76~H80、H82、H84~H107),其中4个(H96~H99)开口于第2层下,33个(H1~H3、H6~H9、H30~H32、H35~H36、H38~H39、H50、H56~H57、H67~H69、H71~H74、H76~H77、H84~H85、H88~H89、H100~H101、H107)开口于第3层下,45个(H11、H13~H14、H16、H19~H20、H22、H24~H25、H40~H49、H54、H58~H66、H78~H80、H82、H86~H87、H90~H95、H102~H104、H106)开口于第4层下。灰坑平面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少量形状不很规则。坑壁分直壁、斜壁或弧壁两类。坑底多为圜底,少量平底。灰坑填土多含红烧土、炭渣和较多的草木灰,土色呈灰黑色,土质较疏松。坑内包含遗物丰富,主要是泥质、夹云母红陶、灰陶和褐陶片。现以H14、H22、H31、H46和H106为例,说明如下:
  H14位于发掘区中北部,开口于第4层下,打破第5层和生土。坑口平面呈圆形,直壁,平底。填土暗灰色,包含有草木灰和炭渣,遗物较少,仅少量红陶片。口径2.25米,坑深0.6米(图九)。
  
  H22位于发掘区中部,开口于第4层下,打破第5层和生土。坑口平面呈椭圆形,斜弧壁,圜底较平。填土呈灰褐色,较致密,含红烧土块、炭渣。出土大量陶片,主要为泥质、夹砂红陶,也有少量夹云母红陶和泥质灰陶。器类有釜、盆、钵等。坑口长径1米,短径0.85米,深0.45米(图一○)。
  H31位于发掘区西部,开口于第3层下,打破第4、5层。坑口平面大致呈椭圆形,坑壁较直,平底。填土为灰褐色硬胶土,包含有红烧土块、草木灰和炭渣,仅出土少量夹云母灰陶片。坑口长径0.9米,短径0.6米,深0.45米(图一一)。
  H46位于发掘区中部偏北, 开口于第4层下,打破第5层及生土。坑口平面呈椭圆形,斜壁圜底。填土为灰黑色花土,土质较密,夹杂有红烧土块、草木灰、炭渣、石器和大量陶片。石器为石斧,陶片有泥质、夹砂红陶、褐陶。坑口长径3.16米,短径2.3米,深1.02米(图一二)。
  
  H106位于发掘区中部北端, 开口于第4层下,打破第5层和生土。坑口平面呈椭圆形,坑壁斜直,底较平。填土为灰褐色花土,包含有红烧土块、草木灰及炭渣。遗物较少,仅出土少量红陶片。坑口长径1.57米,短径0.87米,深0.52米(图一三)。
  3、沟 6条(编号G1~G6),其中4条(G1~G4)开口于第2层下,填土为五花土,含青砖块和小瓷片,从地层及包含物判断,应为金元明时期遗迹。还有1条(G5)开口于第3层下,1条(G6)开口于第4层下,这两条沟填土为暗褐色,出土红陶片,据地层及包含物分析,当属新石器时代。现以G5和G6为例,说明如下:
  G5位于发掘区东南部,开口于第3层下,打破第4、5层及生土。形状不规则,弯曲且宽窄不一,沟长约4米,宽0.8~2.3米,深1米。沟内填土灰褐色,土质松软。出土泥质红褐陶、夹云母灰陶片等。
  G6位于发掘区中部北沿,向北延伸至发掘区外。开口于第4层下。长条形,略微弯曲,不很规则。沟内填土为红褐色土,较致密,含炭渣和钙化固体颗粒。未见陶片等遗物。沟发掘部分长2.4米,宽0.8米,深0.18米。
  4、井3口(编号J1~J3),其中1口(J1)开口于第1层下,2口(J2~J3)开口于第2层下。均为圆形直壁深井,井口平面呈圆形。井内填土为灰色混合土,土质疏松,包含较多的青砖块、礓石和炭渣,较丰富的青、白、青花等多种瓷片,也出土少量红陶片。据地层和包含物分析,三口井均属元明时期以后的遗迹。现以J1和J2为例,说明如下:
  J1位于发掘区中南部,开口于第1层下,开口距地表20厘米。平面呈圆形,井壁直,深4.15米。填土为五花土,土质较疏松,包含多金、元、明及清代瓷片,据此推断,当属这一时期的遗迹。
  J2位于发掘区东北角,开口于第2层下。平面呈圆形,壁直。井内填土上部为含礓石的砂粒土,包含较多青花等瓷片;下层为灰色混合土,含草木灰、炭渣、红陶片及青砖碎块。该井未发掘到底,据探测深度为3.5米。据地层及包含物分析,时代约属元明清时期。
  5、墓葬1座(编号M1),位于发掘区东南角,开口于第2层下。墓葬平面呈圆形,土坑竖穴,墓壁直,墓底平。墓内填土为灰褐色五花土,土质疏松,包含有大量青砖及其碎块。墓葬已被完全破坏,推测原应为砖室墓。墓内未见任何遗物,仅存3根手指骨。墓直径3.1米,深1.25米。据层位关系、墓葬形制与青砖特征等判断,该墓似应属元代。
  
  三、遗物
  
  共出土石、陶、青铜、瓷等各类遗物5000余件,其中石器100余件,复原陶器18件,陶片5000余件,青铜器1件,瓷片数百件。现按质地分别介绍如下:
  1、石器100余件,除1件玉簪为装饰品外,均为生产工具。器类以斧、磨石、磨盘、磨棒为多,也有杵、锥、镰、石叶、石球、砍砸器等。多磨制,部分石器经过磨光加工,器形规整,少量则仅经简单加工。除玉簪外,石器均出土于新石器时代文化层及其遗迹。
  玉簪1件。标本IIT0115②∶001,系乳白色羊脂玉经抛光加工而成,晶莹剔透,玉质含褐色斑纹;一端残断,向另一端渐细,端部尖圆。残长4厘米,直径0.3厘米。似属明清时期遗物。
  石斧8件。均通体磨光,制作较精,体扁平,平面略呈梯形。通体自肩部向刃部变宽,刃部呈弧形,两面开刃,但偏向一面。标本H46∶002,保存完整,器形规整精致,刃部锋利,呈圆弧状偏向正面,最长处6.7厘米,最宽处5厘米,最厚处1.2厘米(图一四,7)。标本F4∶002,保存完整,磨光较细,平面近似椭圆形,肩部平直,两侧呈弧形,弧刃,有使用所致的疤痕,最长6.7厘米,最宽4.3厘米,最厚1.4厘米(图一四,1)。标本H46∶5,形制同标本H46∶002,但制作较粗糙,梯形,肩部较平,刃部弧度较小,偏向一面,最长6.2厘米,最宽4.1厘米,最厚1.4厘米(图一四,3)。标本H15∶001,长11厘米,宽6.8厘米,厚3.2厘米(图一四,2)。
  
  磨石均残,形状不规则。
  磨盘、磨棒数量较多,但均残,尤其以磨盘为甚,从残存部分及石磨棒的形制判断,磨盘平面基本呈椭圆形,但多数形状不很规则,少数磨盘边缘经过加工。标本H76∶001,残断,形制较规整,平面呈椭圆形,两侧边缘经过加工打磨,因而较圆滑齐整,正面中心略内凹,背面较平,宽24.4厘米,残长15.8厘米,厚1.1~4.7厘米(图一四,4)。磨棒形制较规整,均作横截面呈椭圆形的圆柱体,但向磨面略弯曲。标本T0408②∶3,残断,横截面呈较扁的椭圆形,平面呈长椭圆形,向磨面略弯曲,残长20厘米,宽6.7厘米,厚2.8厘米(图一四,8)。
  

[1]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