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4期
磁州窑陶瓷雕塑艺术品浅谈
作者:张 惠
【摘要】磁州窑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民间瓷窑,其产品几乎涵盖了生活器具、陈设赏玩、宗教偶像和建筑装饰等所有品类。本文从陶瓷雕塑艺术的角度出发,选取部分出土于磁州窑址或馆藏的保存较好、价值较高的作品,从其造型艺术、装饰技法、施釉敷彩等方面分类作一综述和介绍。
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著名的民间瓷窑,主要分布于邯郸西南古磁州境内的漳河和滏阳河两岸,并以今磁县观台窑址和峰峰矿区彭城窑址为中心,计10余处窑址,自五代末期创烧至明清期间,创作并保留下了大批价值极高的陶瓷艺术作品。从烧制工艺上区分,既有白釉、黑釉、棕黄釉及仿定器等高温瓷器,又有绿釉、黄釉、翠蓝釉、红绿彩等低温釉瓷器及素胎器;从装饰技法上看,有包括划花、剔花、刻花、印花、绘画、书法、镂刻、贴塑、雕模等数十个品种;从造型艺术上区分,既有以实用为主的普通瓷器,又有以立体圆雕或浮雕、镂刻为主要装饰技法的雕塑作品;从功能用途上看,则几乎涵盖了生活器具、陈设赏玩、宗教偶像和建筑装饰等所有品种。近几年来,笔者在参与《中国出土瓷器全集·河北卷》、《邯郸文物精华》、《邯郸古代雕塑集粹》及磁县磁州窑博物馆的文物拍摄和编撰过程中,接触到众多精美的磁州窑陶瓷艺术珍品,现仅就其中部分保存较好、价值较高的雕塑艺术作品分类介绍如下。
一、生活用瓷
磁州窑属民间瓷窑,以生产日用陶瓷为主,所占比例可达80%以上。所见器类虽多为餐饮、盛储、舆服、器什、文娱等普通瓷器,但其中亦不乏艺术品味很高的雕塑作品。如以浮雕、镂刻为主要装饰技法或以立体圆雕形式制成的各类雕花枕、镂花枕、动物枕、人物枕、熏炉等,就是生活用瓷中最具代表性的雕塑艺术作品。
雕花枕和镂花枕流行于金代,器型以扇面形或弧边长方形最常见,多在枕壁前、后立面浮雕或镂刻出各种花卉图案,除施以绿、黄绿等低温彩釉外,还发现有较多素胎的半成品或模范等。如邯郸市博物馆收藏的一件磁县观台镇出土的黄绿釉雕花划荷枕,面长35厘米,宽17.5厘米,呈扇面体,前部低窄,后部宽厚,四壁左右平直,前后弯弧,顶面刻划荷花和茎叶,后壁上沿呈竹节形,壁面浮雕缠枝花卉图案,施黄釉,整体施墨绿釉(封二,1)。1987年磁县观台窑址出土的两件黄绿釉枕,均作扇面形,后缘出沿,作如意头形。一件面长31.2厘米,宽18厘米,枕面划线条流畅的大叶缠枝花朵纹,后立面为模制浮雕图案,整体以卷草纹为地,中心上方印“福”字,下方为一只俯卧的小鹿,两侧草丛中各有一盘坐的老人,似为福、禄、寿之意[1]。另一件面长33.6厘米,宽约21厘米,枕面划简洁明快的游鹅戏水图案,后立面分上、下两栏,上栏透雕镂刻荷塘叶蔓,下栏压印菱格纹花墙,器表整体施深绿釉,上下栏边框施黄釉。本类瓷枕均采用浮雕或透雕与划花相结合的手法,并施以绿、黄等彩釉,既增强了枕体画面的表现层次及立体效果,又丰富了表现内容,并从主体色彩上给人以美的享受。
动物枕自宋代以来各时期均有生产,器型以圆雕卧虎、卧狮、卧猫形或动物驮叶形较常见,枕体或动物体基本上全部为雕模制作,器表多施以白釉、白釉黑彩或黄绿彩釉,另有较多待施釉的素胎半成品和部分模范。如磁州窑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北宋时期的白釉珍珠地牡丹纹卧虎枕,长25厘米,宽15.4厘米,虎头偏向左侧,凝眉圜眼,巨口咧至耳际,躬身曲肢,利爪外露,粗尾前甩,以圆雕与浮雕相结合的手法,生动地表现出猛虎的卧姿形象,以削平的虎背为枕面,其上压印珍珠地,刻划牡丹纹图案。1987年磁县观台窑址出土的素胎卧狮枕和卧狮驮叶枕,前者长15.5厘米,雄狮静卧于椭圆形台座上,头部前伸,鬃发后扬,双目前视,阔鼻宽吻,背部略凹,身披印花缠枝蔓草边饰锦垫,长尾分缕卷曲,四肢前伸,伏地平卧;后者长19厘米,狮俯首披鬃,拱背扬尾,口衔授带,身缠花饰,背驮荷叶形枕面,曲肢俯卧于椭圆形底座上(图一)。此外,明清以来以花猫为题材的动物枕也非常流行。上述瓷枕虽形态各异、枕面有别,但从艺术角度上均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既立体地刻划出雄狮或猛虎强悍的体态,又表现出狮、虎在人们心目中温顺驯服的美好形象。
人物枕大体上与动物枕相似,自宋以来各代均有生产,其中金代以卧童托叶枕较常见,其后则以卧童和卧妇枕最流行;枕体人物均为雕模制作,釉面以白釉和白釉黑绘为主,另有部分待施釉的素胎器和制作模范。如磁县观台窑址即出土有较完整的金代素胎卧童托叶枕及其模范,瓷枕底座长17.3厘米,上为侧卧男童托荷叶形枕面;男童光头,顶蓄小“鹁角”,黑绘弯眉,双目含眸,挺鼻合唇,面相憨实,身裹花束,抬臂弯肘,手抱托柱,立腿蜷膝,侧卧于椭圆形底座上;枕面两端微翘,顶面压印浅细缠枝牡丹纹。峰峰矿区文物保管所收藏有一件彭城出土的元至正二年白釉黑绘睡美人枕,长39厘米,睡美人头枕印花圆枕,发丝后拢,顶挽花髻,耳悬佩饰,闭目合唇,身披宽袖敞蓬,领口扎带打结,隐裹双臂,隆肩拱背,微蜷双腿,侧卧于台座上;器表整体施泛黄白釉,人物头发、眉眼、衣褶及印花圆枕芯施黑彩(封二,2)。就现有材料来看,这两件瓷枕应代表了磁州窑人物枕的两种基本类型。从艺术构思上说,两者均以瓷枕为载体,形象地表现出人物睡卧时的姿态与特点,同时又使瓷枕的功用与所表现的内容达到了完美的结合与统一。从工艺创新上说,前者以卧童或人物托举枕面,后者则巧妙地借人物背部或肩臀间宽平的隆面为枕面,这既是人物枕创作水平的进步与发展,又压缩或缩减了复杂的制作工序和难度。
熏炉也是磁州窑陶瓷中较常见的器具,并以带圈足的宝装莲瓣炉和透雕镂孔炉最具特色。熏炉多为雕模制作,釉色以绿、黄等低温彩釉为主,所见完整器多为未施釉的素胎器及其模范。如磁州窑博物馆即展出有数件观台窑址出土的金代素胎熏炉。一种器形较大,无盖或缺盖,口径19.3厘米,高21.5厘米,上为直筒式盆形扁腹,下为喇叭形圈足,炉腹周壁透雕缠枝蔓草纹图案。另一种略小,由炉体和熏盖两部分组成,通高约26厘米,炉体上为贴塑三层宝装莲瓣的钵形炉腹,下为模印覆莲瓣和花饰的宝装底座,熏盖呈覆钵形,周饰莲瓣纹,顶部另塑一尊扭颈张口的蹲狮,熏香烟雾可由其口部散出(图二)。器物构思巧妙,装饰华丽,既非常适用,又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总之,从上述作品可以看出,无论瓷枕还是熏炉,除首先以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及方便适用为目的外,还广泛采用各种雕塑形式和装饰技法,并巧妙地借用物体各部的形态特点及其内在联系,力求使器物的造型更加形象美观,并使器物造型与使用功能达到完美结合、和谐统一。
二、陈设用瓷
磁州窑陶瓷中的陈设用瓷,既有白釉、黑釉、棕黄釉及仿定器等高温瓷器,又有黄绿釉、三彩等低温釉瓷器或素胎器。器类主要包括用来养花或插花的花盆、花瓶,用来陈放物品的器座、支架,以及用来观赏把玩的各种人物、动物摆件等,其中以各种花盆、支架、人物或动物摆件的数量较多,艺术价值也较高。
花盆是北宋中后期至元代前期磁州窑陶瓷中较常见的器具之一。器型以带足或无足的方斗形为主,器表常有浮雕印花装饰,多为模制而成。釉色分白釉、黑釉和黄绿釉等多种,素胎器等半成品及其模范也有较多发现。如1987年磁县观台窑址出土的花盆,多为正四边形方斗式,口大底小,四壁外撇,除少数平底器外,多数下附四个云头形或兽鼻形矮足,四壁一般均压印有浮雕式缠枝花、折枝花、花草、兽面、沼泽闲鹤、荷塘凫鸭等图案,与花盆使用时所植花卉相互映衬,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