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5期

清东陵区域界桩管理初探

作者:刘富兴




  皇陵建在山峦之内,后龙更处于崇山峻岭当中,空间大,边界长,因而陵寝区域边界管理首重界桩的安竖。清代守陵官员对于陵寝安竖界桩的目的,在《昌瑞山万年统志》中表述为:“陵寝重地例禁森严,风水所关防微宜慎,若不明昭限制,则愚民何以遵循?”因此历任守陵官员乃至直隶总督、提督都十分重视陵界管理,直督杨廷璋、提督武隆阿还曾专折奏请清东陵扩界、添加界桩事项。
  界桩共分四种:一是红桩,二是白桩,三是青桩,四是石碣。红桩、白桩初均为木质,青桩也多为木质。安竖界石(石碣)发端于乾隆七年(1742年),由马兰镇总兵布兰泰首倡,起初数量极少,竖于红桩线内,起基准桩标作用。清东陵界桩的设置、管理,经历了区域逐渐扩展、边界逐渐延长、界桩逐渐增添演变的过程,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安设界桩。始自康熙二年(1663年),起初是在孝陵周边,随后与后龙开割内、外火道同时进行。自雍正元年(1723年)始,马兰镇总兵范时绎、吴正、永昌相继奏请在所开火道外缘以“每里三根”的间距安设红桩,间距约160~170米不等,后龙外火道首批共安设红桩960根。乾隆七年(1742年),又经总镇布兰泰奏请:“后龙火道绵长,原定尖山楼等处界石难以悉行远照,拟于火道二十丈外另立白桩九百六十根,与红桩对照,使小民易于观视不敢越入侵扰,旨允准亦经遵办在案。”白桩作为红桩火道的外层警戒线,是红桩的补充,起加重提示、防止误入的作用。又据史料记载:“乾隆七年(1742年)经总镇布兰泰奏请,于红桩火道以外择扼要处所安竖界石,以期界限分明,……计开尖山楼根竖立界石一块,滑尖台沟竖立界石一块,金扇子沟口竖立界石一块,黄木沟口竖立界石一块,窄道子二拨沟口竖立界石一块,青山口竖立界石一块,王平沟口竖立界石一块,老鸦沟口竖立界石一块,杨树沟口竖立界石一块,三岔口竖立界石一块,以上共竖立界石十块。”红、白界桩初用木质材料制成,埋设在野外日晒雨淋,容易糟朽损毁,而石质界桩在替补损毁红、白桩过程中起到了基准界标的作用。在1661~1769年的108年时间里,红桩、白桩和稀少的界石起着前圈、后龙风水禁地的标界作用。
  第二阶段:后龙扩界、安竖青桩。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直隶总督杨廷璋奏称:“伏思陵寝所在,非他处可比,禁防宜倍加严肃,况该处跬步皆山,更非人烟聚集之处地之宽广,即稍加开展,亦于小民无碍。查红、白桩相距甚近,若照原设限制之外听民自便,或设窑烧炭,不特地脉攸关,而于火烛实系堪虞。曾经面奉谕旨,饬即议奏,随照会马兰镇总兵旺保禄,并通饬通、永、霸、昌、热河各道勘明各州县所属,距白桩十里应行立禁之。各地方会同藩臬两司核议,如遵化州所属地方勘定大安口至榆树沟共二十四处,蓟州所属地方勘定熊羔子峪至赵北沟共十七处,曹家路千总所管地方之南峪口及黑、吉、板、窄四关汛等处皆相距白桩十里,共应安竖新桩十五根,又热河同知所管地方大陡岭至夹马石等处应安竖新桩十六根。每根悬牌一面,上书‘后龙风水重地,凡木桩以内,军民人等不准越入设窑烧炭,各宜凛遵,如敢故违,严拿从重治罪’等字样。每年于二月、十月令各地方厅员牧令会同都司守备订期亲历巡查一次,将会同查过日期通报备查,仍按月责令专管之巡检千、把等官带领兵役不时实力稽查,各报明各该管上司考核,并令乡保牌头按月出具所管并无违禁设窑烧炭,甘结送存备案,设有违犯,将乡牌一并究办。如此定立章程,小民知有治罪之条,不敢轻于犯禁,而地方文武员弁亦畏顾考成,自必加意防范,庶于风水禁地巩固于万亿斯年矣。其新设桩牌年久朽坏,即令文员报明厅道,武职报明马兰镇,于白桩外采取无碍树株立时更换,以垂永久。至红桩火道之外地亩业经议定听民耕种,应请仍循旧制。”当时情形是早年沿火道外缘设立红、白桩各960根,圈禁边界线长度为320华里。当又从白桩向外扩展10华里之后,后龙边界沿线由320华里猛增到500余华里,却仅设青桩72根,每根相隔四五里至七八里不等,其间树木遮蔽,山谷曲折,界限实为不清,“往往拿获设窑烧炭及盗伐树木之人,因未能指清界限以至互相狡卸推诿,乃至差委将备带领熟悉弁兵前往查勘,亦无非照依近桩遥为悬揣,究不能切有实据,以致每遇事故殊费周章,实因禁桩遥隔不连之故。该镇职司守护目睹这种现象屡次发生,不得不做长远筹划。”于是在直隶总督杨廷璋奏请白桩外十里处新设青桩获准的10年之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马兰镇总兵保宁又为添加青桩呈报奏折:“……量度形势,莫若就原竖禁桩相隔觉远之处夹中添补桩牌,总使明显联络,兵民易于观视,遇有事故亦可随地查拿,不致奸徒漏网也。鲇鱼关所管地界添补青桩二十二根,老厂沟所管地界添补青桩三十四根,黄崖关所管地界添补青桩十七根,将军关所管地界添补青桩十一根,曹家路及所属地界添补青桩一百一十四根,墙子路及所属地界添补青桩三十根,以上共计添补青桩二百二十八根。”乾隆六十年(1795年),马兰镇总兵爱兴阿巡查后龙时认为,青桩虽经乾隆三十五年初设,乾隆四十五年添补,但仍稍稀,需酌量加添,“以期务使至此视彼,一望显然,不但差弁巡查易于辨别,即愚民亦知遵守矣”,故此,“于鲇鱼关加添青桩八十四根,将军关加添青桩七十根,曹家路及所属加添青桩三百八十四根,墙子路及所属加添青桩三百二十根,以上共计加添青桩八百五十八根。”道光二年(1822年),马兰镇总兵嵩年奏准于杨家堡所属榆树沟至大马蹄沟开出明界一道,“计长三十一里三分,照依红、白桩之例,每里安竖青桩三根,计安桩九十二根,以示禁限”。后来复查发觉:“后龙一带各营汛所管白桩十里之外地方,业经直隶总督杨廷璋奏请,又经过前任马兰镇总兵保宁、爱兴阿两次加添青桩,及今核计初设续立之数,究未按照每里三根较为严密。此次墙子路既按每里三根安竖,其各营汛均系一体守护,未便疏密两歧,各营汛应按照每里三根之例改竖,与红、白桩体制相符,以归划一。如此一律添设整齐,则各处界限分明,易于巡查防护矣。”
  第三阶段:有树官山纳入后龙界内。道光二年(1822年)五月,马兰镇总兵嵩年又奏:“前因杨家堡纲子沟盗树一案,经刑部酌议,风水重地青桩外官山界址总宜立定限制,俾居民不至再有误犯等因,复查后龙一带,除鲇鱼关等十处青桩外尽系荒山,并无树株,无须立界,拟将墙子路、杨家堡、镇罗关等处之有树官山不拘里数,只以山树林边所止之处为界,并安置界石六处,上刻‘禁地官山界石’字样,俾使附近民咸知趋避,现皆安竖,永垂法守。查墙子路所管青桩以外官山地方安立界石二处,栅子沟安立界石一块,相距鞍子岭青桩三十五里;白栅子沟界石至杨家堡界牌峪界石计远二十五里。菠萝台安立界石一块,相距马蹄沟青桩三十五里;自菠萝台界石至镇罗关北水峪界石二十里;自栅子沟界石至菠萝台界石计远十里。杨家堡所管官山安立界石两处,大黄崖口外大石湖安立界石一块,相距杨老石青桩二十七里;小黄崖口外界牌峪安立界石一块,相距马蹄沟青桩四十五里,自大石湖界石起南至界牌峪界石十三里,又自界牌峪界石起南至墙子路栅子沟界石二十五里。镇罗关所管青桩以外官山地方安立界石两处,北水峪安立界石一块,相距朱槽沟青桩二十五里;花岭安立界石一块,相距三道沟青桩三十五里;自北水峪界石起至花岭界石计远二十九里,又自北水峪界石起至墙子路菠萝台界石二十里。”至此,清东陵历史上的几次划界、扩界终于划上了句号。东陵区域布局最终确定:内核是位于前圈风水围墙内的各帝后妃陵寝,有各陵寝罗城和长达20多公里的风水围墙双层围护;其次是内、外火道及红、白桩界线,为第三层围护;再次是外火道“白桩外十里”安设有青桩界线,为第四层围护;最外是在青桩之外将有树官山划入风水禁地,安竖界石,镌刻“禁地官山界石”,作为第五层防护。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