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配方博弈(下)

作者:钟道新




  苏群得意地指出徐纲的错误:“检察官也会出错。写这词的不是什么姜育恒,而是金庸!”
  周鞍钢笑着说:“不光检察官会出错,公安局长也会出错。你说对了一半,确实不是姜育恒,但也不是金庸。”
  苏群不服:“不是金庸是谁?”
  他居高临下地说:“是元好问。金人元好问!”
  苏群摸了一下脑袋:“元好问?我没听说过。”
  
  秦芳万万没想到的是,宁夕居然敢找上门来。而且一进门,就径自坐到沙发上,理直气壮地说:“我想,我没必要作自我介绍了吧?”
  秦芳立刻就镇静下来:“完全有必要。”
  “我是李帅的未婚妻宁夕。”
  她不屑地说:“噢,是未婚的妻子。这不是一个法律上的身份,我完全有理由也如此自称。”
  宁夕压住自己的怒火:“我认识李帅已经十年。而且有四年的同居历史。”“噢,资深未婚妻!”她越发不屑,“四年?四十年的夫妻分手的也大有人在。”
  宁夕在气势上,显然输了一筹:“我和李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和我在一起,原本如同生活在天堂里……”
  “你的到来,已经说明了一切!”秦芳反唇相讥道,“天堂?一个无法离开的天堂,就是地狱。”
  宁夕语气更软了:“把李帅还给我吧。”
  “这请求过于荒唐。”她指着宁夕说,“李帅不属于你,他是一只原野里奔跑的鹿,天上飞翔着的鸟。谁的手快,他就是谁的。”
  宁夕的语调中,已经带有哀求的成分:“你比我年轻,你比我漂亮,你还有很多机会。而我,可能只有这一个机会了。”
  她无情地说:“我确实会有很多的机会。起码要比你多。但眼下,这是一个最好的机会。我是不会放过的。他有地位、有学问,也有金钱。”
  “绝不放过?”
  “绝不!”她的回答斩钉截铁。
  “我要是用东西和你换呢?”
  她戏弄道:“这要看是什么东西了?”
  “KG。”
  她笑起来:“你这话,小孩都骗不了!你不能用我的东西来换我的东西。我有李帅,就有一切。”
  “我承认李帅掌握着配方,而且只有他一个人掌握,这也是他聪明的地方。但你别忘记,我也是学化学的。我明白一个基本道理,我想你也应该明白。”
  秦芳不让她继续说:“我不喜欢听道理,从小就不喜欢。”
  宁夕正色道:“一个很善良、很贤惠的女人,不一定能有好的归宿。因为这些品质,男人们不一定能看出来。而像你这样,有一副好面孔的女人,即使蛇蝎心肠,也能过上好日子。”
  秦芳笑着说:“这话听去很像赞扬。修炼一副蛇蝎心肠,要比善良、贤惠难得多。价格市场定,越是稀少,就越是值钱。”
  宁夕的语气严厉起来:“这不过是一个比喻。配方就是内在的品质,样品则是好面孔。要想卖一个好价钱,没有样品是不可能的。”
  她感觉到宁夕可能确实掌握着点儿什么,便试探性地反驳:“面孔天生,样品是可以做出来的。”
  “样品确实可以做出来,但这要时间,要金钱。而这两样,你们都没有。”
  她从宁夕的神态上,就判断出她确实掌握着样品:“你就算拿来,我怎么鉴别真伪呢?”
  “李帅认识。”宁夕回答很简单,“我用它和配方,来换李帅。”
  “你或许有样品,但绝对不会有配方。配方在李帅的脑子里。”
  “KG的配方,并非‘汤头歌’里的中药方,琅琅上口,可以背诵。它是一整套数据资料,一个很大的文件。这个文件,他一定以某种方式,放在什么地方。”
  她试探性地问宁夕如何拿到它。
  宁夕厉声说:“这是我的事。我拿到以后交给你,你从此消失。”
  她想了一下后说:“成交。”她伸出手。
  宁夕没有伸手,冷冷地说:“你等我的通知。”说罢,离开。
  
  周鞍钢与徐纲、那红看了两遍隆德集团的记者招待会的录像,李帅声称:KG即将通过鉴定。不日就可以投入生产。然后方兴出面证实。
  记者的提问,基本上由李帅回答。但关键处,都有方兴佐证。整个过程,十分严谨,滴水不漏。
  那红首先说自己的观感:“李帅不可信,但方兴毕竟是一级领导。这么一来,咱们的侦查工作,起码在理论上丧失了意义。所有的侦查,都是围绕着KG展开的。现在它已经不成问题了,公开了,不成为秘密了。”
  徐纲立即反驳:“一个荒谬的理论。不能因为某个人是某一级领导,就相信他。”
  一直在看股市版面的周鞍钢中断两个人的争论,指着K线图说:“股市这东西真是敏感。他们的话音未落,它倒跟着动起来了。”
  徐纲说:“周局这是‘王顾左右而言他’。”
  周鞍钢已经有了基本构思,于是要两个人不要纸上谈兵了,按照计划,去找有关人员谈话。他让那红去隆德,徐纲去商业开发银行。
  那红提议两个人对换,原因是贺新辉在商业开发银行工作。
  “贺新辉?何许人也?”周鞍钢问。
  徐纲讽刺道:“周局刚喝完喜酒,就把人家的名字给忘了。”
  周鞍纲拍拍自己的脑袋:“看样子,这东西该重新格式化了。”他指着两个人说,“换。可以通过小贺了解内幕。”
  徐纲做出了假设:“倘若是银行没问题,小贺以后还在那待不待?”
  周鞍钢不同意这个说法:“你们是代表组织,光明正大去工作的,不是偷偷摸摸的间谍,自己要理直气壮。再进一步说,如果被查的对象是好人,就没有关系。好人是得罪不下的,如果是坏人,正好将其绳之以法。”
  
  按方兴的说法:人与人之间,至多隔着六个人。丁尼却连三个人都没有用,就接近了张琴。很快,就成了朋友。股市如同医院,股民则如同患同一种病的病友,极容易接近。
  随后,她就把张琴领进了大户室。张琴很自然地对室内的豪华装饰、现代化设备,表示惊讶。丁尼单刀直入,问张琴战绩如何。
  张琴一脸愁云地说自己作短线几进几出,光手续费就赔了好几百。根本不敢对丈夫说。
  丁尼笑着说只要张琴听从自己的指示,保证在一星期之内,增值百分之十。见张琴的眼睛都亮了,她又说这不过是最保守的估计。为了打消张琴的怀疑,她公开了方案:“我把你的钱和一个大庄家捆绑在一起,很随便地就把那钱拿到手了。中国的股市,从来都是强庄的天下。”
  张琴听完后,兴奋表情消失了:“这是利用职权,要是让我先生知道了,肯定不让。”
  “别告诉他就是了。”她劝说道,“人总有一点瞒人的事。再说这又不是偷情,是在给你们家谋福利。”她不给愁眉苦脸的张琴以喘息的机会,取出一个笔记本,在上面写下几个代码,“明天你就买这几支股票,尽你的能力吃。后天开盘之前,你再按照我给你的价格往外卖。”这是她设计的第二方案,所写的全都是医药板块中的股票。
  “鞍钢讲话:这不是别的,这是身家性命!”
  “萍水相逢,我有什么必要害你?”
  “可这是以权谋私啊?”
  “这钱一直攥在你手里。从来没离开过你,根本不存在着什么以权谋私的问题。说破天,我给你的不过是一些消息而已。”
  
  方兴与周鞍钢同步,都在研究隆德的股票曲线。不同的是,这些曲线对周鞍钢来说,是破案的线索。对他来说,则是生命线。故而他很投入,静音电话的灯亮了好几次,才接起来。
  来电的是祝启昕的秘书小栾,他通知说:方兴的提名,已经在常委会上通过,考察组下个星期到,并且说此乃祝公在常委会上力争所得。
  方兴感激地说:“祝公是老人了,一言九鼎。”
  栾秘书则说:“可此刻是落叶缤纷啊。快到二线了嘛!”
  日前方兴去省城,就是通知祝启昕,他已经代他买入一些隆德公司的股票。当然,他不会忘记栾秘书。但这些事情,是不能说,也不用说的。他只说句“大恩不言谢”的套话,就挂机了。
  
  秦芳根据林恕的指示,来到了他藏身的山洞外。按照约定,发了三次信号,也未见他出来,只好坐在一块石头上。一坐下,她就发现后面有人。跳起来后,才发现是林恕。她埋怨道:“吓死我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