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两仪文舍

作者:杭 零




  两仪文舍为中国当代文学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参照体系,令中国作家们在交叉审视的目光中关照自身和对方的文学。在与不同的文化观念的碰撞中,在从外部投来的眼光中,也许更能引发中国当代作家去思考,什么是中国的当代写作,中国当代文学应该具有怎样的独特性和民族性,应该与西方文学和文化保持怎样的关系,从而去为自身定位,挖掘中国当代文学的本真所在。
  
  三
  
  在两仪文舍中,参与交流讨论的主体不仅是传统的双方作家,更出现了重要的第三方——翻译家。文舍汇集了在法国从事翻译工作的中国译者和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翻译的法国翻译家尚德兰、罗玛丽、艾梅里、德琳等。翻译家的参与,让作家感到兴奋。杨炼表示,他非常喜欢和翻译家谈诗,他们对于作品的理解非常透彻。同时,由于翻译家的参与,文舍的讨论主题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文学创作问题,作家们也和翻译家一起,以自己的作品译本为题,就姓名翻译、时态翻译等中法互译中常见而棘手的问题进行热烈的讨论。翻译和翻译家是文学交流的重要支柱,但在过去的国际文学交流中,翻译家仅仅起到进行语言翻译,协助对话展开的作用,从没有以独立的个体的身份参与交流。实际上,翻译家作为译本的创作者,对于原作品必然有着深刻的理解;同时他们具有双语、双重文化的眼光,能够从独特的切入点对原语和译入语文学进行观察和分析,往往能给作家带来新的启发。作品的翻译问题对原作的传播和阐释有着直接的、重要的影响,但作家往往由于语言能力的限制,无法了解自己作品的翻译情况。两仪文舍独特的运作方式,使得作家的创作和翻译家的创作在极短的时差内相继进行,有的作家在写作时就已经开始思考在翻译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翻译家介绍他们对翻译难点的处理方法,译作在译入语文化中所产生的效果等原作的翻译情况,作家得以介入对自身作品译本的评价,和翻译家共同讨论,指导未来的翻译,成为自身作品翻译的参与者。两仪文舍强调译者的作用,重视作品的翻译问题,引入翻译家对作品的解读,无疑是具有远见的一大创举,为今后的国际文学交流提供了新的思路。
  
  四
  
  两仪文舍的组织者不仅重视讨论的现场效果,也非常注意活动的长期的、外围的影响,整个活动有一整套出版发行计划相配合,讨论会的所有文稿均予以发表。每次会后,两位作家的作品以及安妮·居里安对会议讨论的归纳总结汇总成专辑,以中文和法文分别出版。专辑由四份文学杂志负责轮流发表,法方为《欧洲》和《八月之雪》,中方是香港的《香港文学》和海口的《天涯》杂志。由此,两仪文舍每次开会之前,人们就可以在一份中文杂志和一份法文杂志上读到上期的专辑。人文科学之家出版社还发行了汇编参与作家为两仪文舍撰写的作品的文集《两仪文舍——法中文学对话》,并拟发另一本刊载讨论各方专家在会议专题上的研讨与分析的总集。出于对文学意义和人类学价值的尊重,所有书籍均以中法双语进行出版。同时,历次两仪文舍会议的全过程,经录像后都以法文和中文上传到网络,进行网络传播。
  两仪文舍在多个方面突破了传统的文学交流形式,创造了一个由阅读、创作、翻译、讨论、出版,五元构成的完整的新型文学交流模式,在各个方面促进了具有当代性的创作。两仪文舍所采取的跨国跨文种联合推介作家作品的形式,也促进了中法两国读者对对方当代文学的了解。中国文化在法国人中引起的兴趣日见浓厚,为数众多的法国出版者都向华语世界敞开大门。但在法国,对中国文化的青睐,先前主要朝向古典作品,而如今也转及当代的文学创作。在这样一个巨变频仍的时代,华语作家置身华语圈乃至全球的梯度上,如何构建他们的世界,又如何呈示他们的观照,这是法国公众满怀兴趣热望了解的。同样,在华语世界,特别是在中国大陆,如果说法国古典文化与文学为人熟知和推崇,当代法国文学进入视野引起注目则还是比较晚近的事。这种面向当前法国当代文学界的开放,也是近年来所不多见的。两仪文舍的这些做法无疑为宣传中法当代文学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在今后,像两仪文舍这样具有创新性的文学交流活动,无论是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而言,还是对于普通读者而言,都是值得期待的。
  (杭零: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博士生,邮政编码21009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