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回声制造者”有了回声

作者:王 瑾

记忆、个人身份、意识的关系展开了探索。
  《回声制造者》描写了二十七岁的小说主人公马克·施吕特在内布拉斯加州的一段自己非常熟悉的路段开车,发生了一起几乎让他丧命的车祸中失去部分记忆后,围绕他所发生的故事。
  马克生活在美国中北部的内布拉斯加州的一个小镇,只有一个名叫卡林的姐姐在衣阿华州的一家电脑公司从事客户服务方面的工作。卡林得知自己的弟弟遭遇车祸后,不情愿地抛下工作,赶来照顾处于深度昏迷状态的马克。经过十四天的漫长等待,马克终于醒来,可他又认为照顾他的这个名叫卡林的女人是个骗子,她只是面貌长得像他姐姐、说话和行为举止也像他姐姐的人而已。伤心欲绝的卡林只得联系著名的神经学专家杰拉德·韦伯。
  韦伯经过诊断,认为马克的记忆中有关情感的部分与事实的记忆已经相互分离——他患了极为罕见的替身妄想综合征(CapgrasSyndrome)。身体机能的因素、大脑受外力作用或某种药物过量都可能导致替身妄想综合征。这种病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患者认为自己身边的某个非常熟悉的人是他人伪装的,伪装者的面貌和外形与患者所熟知的那个人或多或少地相同,伪装者对患者怀有恶意。现在的马克认为.他的“姐姐”虽然对自己和卡林小时候的事知道得一清二楚,肯定是受了他人的指使才这么做的,背后一定有见不得人的阴谋。
  作为神经学医生的同时,韦伯还是一名作家。这位理查德·鲍尔斯虚构的人物与现实世界中的奥立佛·萨克斯(Oliver Sacks)颇为类似,韦伯这位神经学医生的作品也以自己行医生涯中的真实病例为原型,描述了人脑意识混乱后无限怪异的意识世界。对马克的病情确诊之后,韦伯展开了调查研究,寻找病因以对症下药。然而,在对马克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他自己的生活却开始陷入危机,进而又对自己的身份产生了怀疑。
  《回声制造者》的情节沿着主次两条线展开:主线是韦伯为马克治疗,次线是开发商罗伯特计划在湿地建立主题公园,以及卡林和罗伯特、环保人士丹尼尔的三角恋爱关系,而卡林的这两个男友都和沙丘鹤有关。罗伯特的行为最终必将导致沙丘鹤的灭绝,而丹尼尔则倡导环境保护,为保护沙丘鹤的栖居地而奔走呼号,而沙丘鹤也就成为小说的主要意象,频繁出现。实际上,小说的标题《回声制造者》(The Echo Maker)就是指“沙丘鹤”——因为沙丘鹤发出的叫声在空中久久回响,所以北美的印第安人称“沙丘鹤”为“回声制造者”。
  无论在其深度,还是主题和结构上,《回声制造者》堪称一部伟大的小说。鲍尔斯以其精湛的叙事技巧,巧妙地为读者设置悬念,使这篇小说有着哥特式小说般的神秘气氛。从卡林接到告诉她马克出了车祸的神秘电话,到留在马克的病床上的一张神秘的字条:“我是无名小卒,可今夜来到北线大路,上帝引领我走向你,因此你可以活下去,让他人重生。”(I am No One,but Tonight on NorthLine Road,GOD led me to you.so You couldLive,and bring back someone else.)正是这张匿名字条,贯穿了小说的始终——其上的每一句话作为小说各章的标题依次出现。而且,鲍尔斯直到最后才揭示了字条的作者,堪称欧·亨利式的结尾。
  由于他的作品内容精深,有时甚至达到了“高深莫测”的程度,所以尽管鲍尔斯是一位广受尊敬的作家,他的作品在普通读者(他的狂热追随者除外)中得到的“回声”很少。在获得本次美国国家图书小说奖发表获奖感言时,他说:“看来,并不仅仅只有市场销量起到决定性作用。”相信在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小说奖这个荣誉的强大号召力之下,会有更多的读者阅读并喜欢上他的作品。经过多年的努力,理查德·鲍尔斯终于听到了“回声”。
  
  (王瑾: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邮编:2250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