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全球化语境下如何翻译“Chinese”
作者:徐颖果
唐代,是中国古代最繁荣强盛的一个朝代。从唐太宗贞观开始,拓土开疆,威震中亚、西亚及南海诸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称唐太宗为“天可汗”。武功之盛,可想而知。到了唐玄宗开元之治,国威更加繁盛,远近各国都派人前来“访问”。从此,海外人对中国的一切便均以“唐”字加称,如称中国人为“唐人”,称中国的字为“唐字”,称中国为“唐山”等等,这种情形延续至今。
直至明清都是如此。《明史·真腊传》中说:“唐人者,诸蕃呼华人之称也,凡海外诸国尽然。”直到目前,老一辈的华侨仍喜欢自称“唐人”,称中国为“唐山”,至于华侨聚居的地方称为“唐人街”,这几乎举世皆知。(注:http://dict.cn/en/search/)
根据《辞海》的定义,“唐人”是在海外对中国人的别称,仍然指中国人。但是我们注意到,以上例子中的梁志英和赵健秀都是华裔,而非华人,或中国人。而且,赵健秀所说之“唐人”,是Chinaman的汉语译名,并非Chinese的汉语译名。赵健秀声称自己是Chinaman(唐人)。赵健秀和梁志英都是美国华裔,如果他们是“唐人”,那么“唐人”一词就已经不再局限于中国人或华人了,而包括华裔在内了。由此便想到赵健秀的剧作The Chickencoop Chinaman 则应译成《鸡笼中的唐人》。当然,赵健秀所指之唐人的意义要复杂得多,对此将另行讨论。
总之,在翻译中过于依赖语言情景而忽视文化情景,则容易导致简单化,造成望文生义的文字处理。如果从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两个方面加以阐释,就会注意字面之下的文化内涵。事实上在我国的美国华裔文学研究中,由于对Chinese一词的理解脱离了文化语境,将其不分文化背景地一律翻译成中国人,都与对Chinese一词的理解偏差与翻译不当不无关系。
美国华裔作家在作品中努力表现的华裔遭歧视的现实,我们在中国语境中的翻译者是没有亲身体会的。翻译者用对目的语的语境(此处是汉语)所了解的知识,有可能不足以理解源语语境( 此处是英语),因此对源语语境中的Chinese的含义,不能正确而充分地理解,从而无法提出准确表述源语语境的译名。所以说,翻译所起的作用已经不再是寻求语言对等的作用,而是表征华裔的文化趋向。语言层面的对等,并不能真正达到信息的对等。翻译不仅包括语言翻译,而且包括情景翻译和文化翻译。
在21世纪的今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有中国人的足迹。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随着全球化进程中世界各地华人作用逐渐增大,Chinese一词所涵盖的内容将日趋丰富。美国华裔文学和美国华文文学的共同兴盛,就反映出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令人兴奋的趋势:即“世界华人文学”的崛起。在全球化语境下的今天,Chinese 一词直指世界上所有的华人,无论是中国人,海外华人、某国华裔、华族或唐人, 大家都是Chinese,都是世界华人。世界华人包括一切Chinese。生活在异国他乡的华裔,可能会为了生存的实际问题而声称自己是与其他公民平等的本国公民, 但是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感情是显而易见的。社会身份并不等同于精神诉求。海外华人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切的感情,这一切都流露在他们作品的字里行间。在他们与种族主义的斗争中, 中国文化是他们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和创作源泉。中国文化一直是, 也将永远是, 将全世界华人联系在一起的强大的纽带。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世界杰出华人”节目,“华人青年音乐家系列”,等等,正在把世界各地的华人联系在一起。Chinese一词的中文译名,也会随着世界华人的发展壮大而有更多的内涵和译名。
(徐颖果:天津理工大学美国华裔文学研究所教授邮编:30019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