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把戏剧变成风景

作者:舒笑梅




  摘要:格特鲁德·斯泰因不仅是一位大胆的实验作家,更是一位杰出的理论家,她坚称创作要表达人类共通的情感和一切存在的本质。为此,作家将目光转向个体心灵,把直觉认知方式和写作活动联系起来,构建了独树一帜的文学创作思想。在戏剧创作方面,斯泰因革新了传统的文学体裁和叙事结构,将以强调情节见长的戏剧变成静态的“风景”,突破了戏剧和其他艺术形式之间的界限,以此传达她对艺术在于心不在于物的理解。
  关键词:格特鲁德·斯泰因 戏剧 直觉 情节 风景
  
  “现代文学之母”Gilbert, Sandra M and Susan Gubar.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Literature by Women: The Tradition in English, Part Two. New York: W.W. Norton Company, 1985, p.1332.格特鲁德·斯泰因(Gertrude Stein,1874—1946)在美国文学史中历来以艰深晦涩的作品而著称。这除了她作品自身所特有的语言形式和组织结构等因素之外,多少也与欧美学界的研究策略有关。半个多世纪以来,评论家们主要把斯泰因看成是一位“大胆的文学发明家”③DeKoven, Marianne.“Modernism and Gender,” in Michael Levenson, ed., Moderni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p.185. ,分析作家的早期实验之作,发现她的语言特色。本文更倾向于把她视为“一个主要的文学理论家”③,沿着她后期创作的理论著述直溯作家的内心情感,在文学创作和批评鉴赏的双向观照中,以作者心灵之境来审度斯泰因的创作思想,发现作家之所以会创作出难以为人们理解的文学作品,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出于她对艺术本质的理解。本文将结合斯泰因1934年在哈佛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等美国著名学府发表的学术演讲“剧本”、1936年出版的长篇哲理论著《美国地理历史或人的本性与人的心灵的关系》(下文简称《美国地理历史》)以及1937年的演讲《什么是杰作以及杰作为何如此之少》(下文简称《什么是杰作》),从创作目标、实现途径及表现手段等三个方面,阐释她的戏剧观,剖析作家的革新举措,检视斯泰因戏剧改革的目的和意义。
  
  倡言“杰作”:直觉地外化内心情感
  
  要了解斯泰因的戏剧观,首先要理解她的文学观以及她所设定的文学创作的目标。在演讲《什么是杰作》中她声言作家应当志存高远,力求创作出“杰作”。斯泰因自问:“什么是杰作?在杰作中既没有记忆也没有个体身份的区别,既没有古老也没有现在的区别,它们是人的心灵的产品。”Stein, Gertrude. Gertrude Stein: Writings 1932—1946. New York: The American Library Press, 1998, p.358.这样的“产品”,它的表现对象可能是凡人琐事,但它的审美范畴却超越了日常生活层面,得以在时代的千变万化中领悟存在的本质特征;这样的“产品”能够在杂乱无章的物质世界的活动中准确无误地把握心灵的事实,并采用与情感体验相符的艺术形式,将它阐发出来,引起世人的情感共鸣,使它被不同时代、不同种族的人接受,从而将作家独特的心境表现上升为普遍的审美活动,这是斯泰因的文学观,也是她向往的创作至境。
  斯泰因认为要创作出“杰作”,首先就要改变认知思维方式,不再以理性的逻辑推理来分析、模仿外在事物,而是采用直觉认知方式,将作家的内心情感直接外化为艺术形式。直觉,按照法国哲学家柏格森的看法,“就是指那种理智的体验,它使我们置身于对象的内部,以便与对象中那个独一无二、不可言传的东西相契合。”蒋孔阳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上),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28页。斯泰因本人的知识结构使她比其他人更能认同柏格森的哲学观点。1893年斯泰因进入哈佛女子学院,即后来的拉德克力夫学院开始本科阶段的学习;四年以后考入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深造人脑解剖学和认知心理学。多年的专业训练让斯泰因清醒地意识到概念抽象和直觉体验之间的矛盾。在她看来,概念、推理、判断等逻辑运演方法和理性分析在大部分情况下的确能够获得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达到认知求真的目的,但是人类精神活动中丰富、复杂而又异常活跃的非理性、非逻辑的心灵活动领域却是理性的科学的分析方法所无法企及的,而作家要着力表现的正是这片神秘的心灵活动领域。有鉴于此,斯泰因认为作家要创作“杰作”,就应该改变思维方式,以直觉超越理性,追随对象的内在生命,使艺术变成心灵的感知。
  认知方式的改变转变了斯泰因的观物视角,创作着眼点也发生了由外而内的变化。在演讲稿《什么是杰作》中,作家指出身处20世纪的作家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单纯地模仿外部世界,而是要探究存在的内在本质,阐发主体心灵由外物触发而获得的内心情志。这样,文学创作的重点就落在“体物生情”的主体身上,而不在供人模仿的客体那里。作家的心灵受到万物的感动、触发,会其意、体其神,然后诉诸艺术传达。如是,心、情、物之间不是对立关系,而是水乳交融的感应关系;这种情境下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不再是摹仿外物的“复制品”,而是心与物交感的结果。
  认知方式的改变还改写了表达与思想之间的关系。斯泰因为了直接表现内在心灵的直觉活动,在文学创作中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在戏剧领域,她颠覆了传统戏剧文学的文类特征:首先改造了内部结构,将以强调情节见长的戏剧变成静态的“风景”;同时强化了感官要素,“把行动变成视听觉形象”,从而突破了戏剧和音乐、绘画等其他艺术形式之间的界限,以此表达她对艺术在于心而不在于物的理解。
  
  取消情节:直觉地传达内心体验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其中,事件的安排——“情节乃悲剧的基础,有似悲剧的灵魂。”早在2000多年以前亚理士多德就认为戏剧要表现一定时空情境内的故事发展,就需要依靠情节的结构和布局来决定文本的进程,使“各种有先后顺序的要素严格地按照规范依次排列”。亚理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第27页。亚理士多德在《诗学》一书中还把戏剧情节构想成一个有头有尾、可供操作的实体。剧作家们按照一定的布局构思情节,使剧本既暗含事件发展的因果逻辑关系,又具备时间的连续性和统一性。
  斯泰因却对亚理士多德倡导的以情节为纲的戏剧结构提出明确反对意见,指出传统的情节设计根本无法让观众领略到“体物生情”的乐趣。在演讲《剧本》中斯泰因站在一个观众的立场,从戏剧情节与观众情绪的关系出发,指出亚理士多德推崇的情节设计看似丝丝入扣,其实是为了逼真摹仿表面具像,却忽略了与观众的情感共鸣。她声称传统的情节安排使“你作为一个观众的情感和舞台上正在表演的剧作在你心中激发起来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但是剧作本身在你心中引发的情感总是或者超前或者落后于你正在观看或聆听的剧作的情节,你的情感总是无法与剧作中的行动同步”。③⑤Stein, Gertrude. Gertrude Stein: Writings 1932—1946. New York: The American Library Press, 1998, p.244, p.245, p.253.作家认为这种错位的感觉会一直延续到表演的结束。她说:“无论你对剧本多么熟悉,无论你对舞台故事的结尾如何了然于胸,它却不在你的掌控之内,你还是无法控制对这个剧本的情感,因为无论如何,这些事件都是发生在你之外的。”③在《美国地理历史》中斯泰因大胆设想:一个剧本要成为杰作,激发不同时空情境下不同人群的共鸣,就要改变结构,取消情节,削减戏剧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