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感谢马克·吐温
作者:吴钧陶
1900年除夕,马克·吐温写了一封公开信,愤怒而严厉地指责英美两国的大人物:“麦金莱的战争与张伯伦的战争一样无耻,但愿公众能把这两个歹徒都用私刑处死。”麦金莱(1843—1901),美国第二十五届总统,任内曾发动美西战争,吞并夏威夷岛,侵占菲列宾,派兵参加“八国联军”,对中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1901年遇刺身亡。张伯伦(1836—1914),英国殖民大臣,发动英布战争,积极推行帝国主义政策。其子内维尔·张伯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对希特勒实行所谓绥靖政策的英国首相,倒台后由丘吉尔接任。
1901年2月,《北美评论》上发表,后来又由反帝同盟出版了马克·吐温的《致坐在黑暗中的人》。这篇文章被称为“反帝文学的代表作”,是投向国际上帝国主义分子的重磅炸弹。他的朋友曾劝他不要发表,免遭麻烦。《北美评论》主编豪威尔斯劝他先去上吊,免得被别人吊死。当然,这只是一句马克·吐温式的玩笑话。文章指出:整个教会就是帝国主义的帮凶,他们满口道德仁爱,把中国人、布尔人、菲列宾人等等看作坐在黑暗中的愚昧无知的人,说要赐予他们以“文明”,实际上他们杀人,掠夺成性,给这些人带来深重的灾难。他们口口声声自由、平等、“保护弱小”等等,“不过是一种外表,看上去笑脸迎人,十分漂亮,颇能吸引人”,然而结果却是使别人失去自由、平等、土地、钱财。“坐在黑暗中的人”是用自己的自由、主权和土地换取西方的“文明”。文章揭露:“德国有两个传教士在山东被杀死了,德国为了这两个人竟然索取每人十万美元的代价,外加十二英里土地。”德皇的要求是满足了,然而给中国“坐在黑暗中的人”留下了恶劣印象。他们会思考:“我们能买得起这种文明吗?中国有富人,他们或许买得起。可负担却偏偏不落在他们身上,而落在山东农民身上。山东农民每天不过挣四文钱,却要付这么一大笔款子。这种文明难道比我们的好,比我们的神圣、高贵、高尚吗?”“接着俄国沙皇又夺走了满洲里,偷袭村庄,杀死无数无辜的农民,把尸体投满了江河。这使中国人又大为震惊:‘这难道又是一个文明的强国吗?……难道我们只能接受文明,把我们自己降到他们那种文明的水平吗?’”
文章发表以后,果然激怒了帝国主义分子,遭到一些报刊的围攻,咒骂马克·吐温“叛国”。但是另一方面,反帝阵线则一致欢呼。当然,我们中国人民当时如果读到这篇义正词严、痛快淋漓的反帝檄文也会为之大声喝彩的。即使现在,距这篇文章发表百年之后,我们读来,仍然感到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马克·吐温这位伟大的作家,伟大的良心,那些年,他身在太平洋彼岸,在我们几万万受苦受难的同胞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热情地支持我们,始终不渝地为我们辩护,为我们与反动势力战斗,怎能不使我们感动!
马克·吐温从未到过中国,但他是我们中国人民的患难之交、知心朋友。2010年将是他逝世一百周年,我觉得我们应该为他树碑立像,请他的灵魂到中国来。他的塑像是否就立在八国联军刺伤我们的心脏的地方?让我们永志不忘,让我们记住过去的耻辱和故人,更让我们永远记住我们这位伟大的朋友。
(吴钧陶:上海市常熟路100弄2号102室,邮编:20004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