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6期

书潮

作者:彭 伦




  夹在春秋两季新书上市高峰之间的八九两月,书市总是温吞水一般,平平淡淡鲜见亮色。在这两个月(8月15日- 10月10日)的《纽约时报》排行榜上,唱主角的依然是《1776年》、《反常经济学》、《世界是平的:二十一世纪简史》、《论胡说》、《眨眼之间》等几张老面孔,其寡淡程度,单以一本批判美国现行税收制度的小书《公平纳税书》(Fair Tax Book)居然能一度冲上排行榜第一名宝座,就可见一斑。
  
  1.《100个破坏美国的人》
  100 People Who Are Screwing Up America(And Al Franken Is #37)
  by Bernard Goldberg
  HarperCollins 2005年7月版
  
  美国人出书爱凑整数,什么“一生中不可不去的一百个地方”、“临死之前要做的一百件事”,而这类结构的图书通常销量都不错。眼下的这本《一百个破坏美国的人》恶狠狠地点了一百个当下美国各界名人的名,畅销是必然的。该书在排行榜上徘徊在前五名,后期排名开始下跌。
  作者伯纳德·戈德堡可是美国新闻界有名的大刺头。几年前,他以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任职三十年、七次获得艾美奖的资格相继写出《偏见》、《傲慢》,猛批美国媒体弥漫着“自由主义偏见”。尽管两书都登上《纽约时报》排行榜,轰动一时,但戈德堡显然对自己在美国社会的影响力仍然不满足。《一百个破坏美国的人》就将他炮轰的范围从传媒界扩大到政界、企业界、娱乐界、学术界,将他眼中那些利用自己的影响将美国搅得乱七八糟的名人一一“揪”出来,论字排号。他认为,是他们,令美国变得更自私,庸俗,愤世嫉俗。他们是“美式散光灯”——把势利的鼻子冲着“普通”美国人,看不起他们的文化精英;是“好莱坞吹牛大王”——以为自己出名就什么都高人一等的名人;是“电视垃圾制造者”——他们制作的垃圾节目就像“一堆烂肉上蠕动的蛆”;是“知识分子暴徒”——在美国最好的大学里统治着左派和极左派的名学者……
  说了半天,被他说得如此不堪的是些什么人呢?天字第一号就是那个拍纪录片、写畅销书的迈克尔·摩尔。既然迈克尔·摩尔说他的同胞“可能是这个星球上最最笨的人”,戈德堡就说此人太仇恨美国,不值一说,让他排名第一就说明一切了。比较有意思的是排名第二的人——《纽约时报》的发行人阿瑟·索尔兹伯格。因为《纽约时报》是充满自由主义偏见的媒体的楷模,上面的文章总是偏向民主党,赞同同性恋婚姻,女权主义……看,这家伙对《纽约时报》的偏见影响多大!
  最好笑的是酒店帝国喜来登集团的掌门人里克·希尔顿夫妇,名列第100名,因为他们生出了派瑞丝·希尔顿这个“活宝”女儿,这位姑娘又是唱歌又是拍电影,还出写真书,一不留神成了色情光盘的女主人公,天天占据媒体娱乐版头条。生出这样的女儿,家长当然要负责任啦!
  畅销指数:★★★★☆
  悦读指数:★★★☆☆
  
  2.《没有国家的人》
  A Man without a Country
  By Kurt Vonnegut
  Seven Stories Press 2005年9月
  
  老作家库特·冯尼古特已经八十三岁了,是这个国家少数几个深受爱戴的文学大师级人物之一。《没有国家的人》是他自1999年以来出版的第一部作品,其受欢迎程度,从它的销售情况可见一斑:9月上市一个多月来,销量已经达到二十万册,要知道,这只是一部带有他标志性黑色幽默的文集。
  过去五年来,他在纽约安静地思索,写作,绘画,演讲,为另类文化杂志《在这个时代》(In These Times)写专栏小文章,书写他对人生、艺术、政治,对今日美国人心灵的思考。这些文章被搬上网后,居然成了《在这个时代》网络版有史以来点击率最高的文章。《没有国家的人》就是这些文章和几篇演讲的合集。
  对于生命,他说:“如果我死了——老天还不让我死——我会到天堂问那里管事的人:嗨,有什么好消息,有什么坏消息?”对于艺术,他说:“练习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无论练得好还是坏,都是一种使你的心智成长的方式。所以,练吧。”而说起政治,他就气不打一处来:他说布什政府里的那些长得聪明漂亮而没有良心的人,都是精神变态,美国为了夺取更多石油而攻打伊拉克,使得人们上瘾。而人,只是“疯狂沉湎于权力的猩猩”。
  畅销指数:★★★☆☆
  悦读指数:★★★★☆
  
  3.《引诱上钩,偷梁换柱》
  Bait and Switch : The (Futile) Pursuit of the American Dream
  By Barbara Ehrenreich
  Metropolitan Books 2005年9月
  
  1999-2000年,著名的女权主义学者、《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巴巴拉·艾伦雷奇为了调查美国低收入妇女工作的情况,丢下自己舒适的中产阶级生活,身无分文到四个不同的城市申请工作,体验底层普通人能否依靠艰苦的工作维持生活。她体验了女招待、女仆、养老院看护、沃尔玛雇员等四种工作,收入却几乎是当年的最低水平,总是无法使收支相抵。2001年,她以自身经历反映底层民众生存困境的著作《镍币与银币》出版后震动全美,销量突破一百万册。她的新著《引诱上钩,偷梁换柱》沿袭了《镍币与银币》带有深切社会批判性的思路与风格,副标题“美国梦的(徒劳)追寻”一语道破天机,只是关注点换成了白领阶层的失业问题上。
  这次,她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有经验丰富的公关顾问巴巴拉·亚历山大,花费五千美元,用10个月时间寻求一份固定的公关工作。她找了职业规划师,简历顾问,参加了各种大型招聘会,花费大量时间起草、修改、发送简历,在网上找工作。在她一次次失败的求职经历中,她遇到的这些人本身就是一个愤怒、沮丧、固执而贪婪的人群,都想把成功的配方卖给所有急于找工作的人。她也尝试基督教会的帮助,结果教友们提供的只是安慰、祈祷。最终,巴巴拉找到的,是两个没有福利待遇、没有底薪的销售工作。
  畅销指数:★★★☆☆
  悦读指数:★★★★★
  
  雕刻时代的人
  
  记得两年前的一个周末,我在上海外文书店并不丰富的原版书书架中逡巡,突然在传记类书架毫不起眼的最下层的书脊中发现一本名叫“At Random: The Reminiscences of Bennett Cerf”的书,抽出仔细一看:这不就是“传说中”十年前三联书店出版过的《我与蓝登书屋》的原版吗?
  是的,确实是惊喜。惊喜不仅在于我所得到的这本版本,是该书1977年首次出版25年后蓝登书屋于2002年推出的新版,其中收入一百幅作者、美国蓝登书屋创始人贝内特·瑟夫所收藏的图片,包括詹姆斯·乔伊斯、威廉·福克纳、尤金·奥尼尔等大批蓝登书屋的作者并不多见的照片,也有诸如蓝登最初的logo,早期书目的封面、广告等妙趣横生的资料;更有意思的是,透过这本书,我终于看到了被三联版《我与蓝登书屋》无端腰斩的作者创立蓝登书屋之前的经历,也看到了中译本中可能因为译者对出版业的陌生而产生的种种翻译问题。
  如今,这部伟大的出版家回忆录放在我的案头,已被翻得有点陈旧。之所以在这里要重提这本老书,是因为近来英国恰好推出了两位出版家的回忆录和传记,一是与贝内特同时代的英国企鹅出版社创始人艾伦·莱恩的传记《特别的企鹅:艾伦·莱恩的人生与时代》(Penguin Special: The Life and Times of Allen Lane, by Jeremy Lewis,Viking 2005年5月版),一是比他们小一辈的英国出版家汤姆·麦奇勒(Tom Maschler)的回忆录《出版家》(Publisher, Picador 2005年3月版)。从某种程度上,它们与《我与蓝登书屋》一起,构成了二十世纪精彩斑斓的英美文学出版业部分历史与记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