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政治风雨后的艺术彩虹
作者:王滨滨
克里斯塔•沃尔夫是继安娜·西格斯后原民主德国又一著名女作家,她的创作手法不墨守成规,而总是有所创新,不断超越自我。其作品因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新颖的创作手法不仅在原东德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而且在西方的影响也很大,深受西方读者的喜爱,作品受到评论界的高度评价。她迄今为止十二次获奖,几乎囊括了东西德所有重要的文学奖项,如“格奥尔格—毕希纳奖”和“海因里希—曼奖”等,1985年获奥地利欧洲文学国家奖,1987年获民主德国国家一等奖,2002年又获得了德国文学界最高奖赏、被称作“文学奥斯卡奖”的“德国图书奖”。
二
德国统一前,沃尔夫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骄人成绩,不管在东德还是在西德都享有盛誉,而且影响早已越过边境。沃尔夫本可以毫无悬念地继续辉煌下去,但世事难料,德国的统一把她抛入公众舆论的旋涡中。沃尔夫是个积极参与政治的人,二十岁就加入了德国统一社会党,1963年至1967年,还当选为后补中央委员。不过这些经历西德人早已知道,没人对此说三道四。引起西德评论界争议的,是沃尔夫统一后发表的小说《留下了什么》(Was bleibt, 发表于1990,创作于1979)。小说以第一人称描写了东德国家安全局对一个女作家的监控,人们不难看出这位女作家其实就是沃尔夫自己,女叙事人愤怒,恐惧,在寻找逃脱这个社会的路子。作品一面世,就遭到了批评家们的迎头痛击,人们指责沃尔夫是“机会主义者”,认为这部作品有美化自己之嫌,他们不断问:为什么1979年写的东西统一后才发表?1979年的作品到底什么样?哪些部分是后面加上的?沃尔夫把自己描写成一个“反抗战士”,可怎么连把自己的小说在西方发表的勇气都没有呢?而她作为著名作家在西方发表作品根本不是件难事。她为什么当时不挺身而出,不与那个社会斗争而是放马后炮呢?就连原来十分欣赏她作品与人格的批评家,在这部小说发表后都站到反对她的立场上去了,给她戴上了“国家诗人”的帽子。这可不是粉饰她的桂冠,而是说她作为一名著名作家享受了原东德的特权,东德也给予了她支持与荣誉,而一个国家不会给一个“犯上”的作家以物质与精神上的奖励的。对沃尔夫的这些指责,使笔者想起了二战后“内心流亡”(注:一些作家因种种原因在希特勒当政时期留在了德国,他们不能进行正面的抵抗,只能用有限的文学手段进行可能的反抗,他们在内心反抗着希特勒的统治,这片心灵的土地是希特勒无法占领的)的作家与流亡美国的托马斯·曼之间的论争,托马斯称纳粹时期在德国出版的书都带着血腥味。现在德国的批评家对沃尔夫的指责,虽然不像托马斯用词那么尖刻,但意思是相同的,那就是沃尔夫也以自己的作品支持了东德这个国家,这是她能在东德生存下去并享受特权的前提条件。现在东德倒台了,她就站出来往自己脸上贴金,把自己说成是受迫害者。这部小说的出版,无疑大大损害了沃尔夫在西德人那里的形象,批评家们不但对她的人格嗤之以鼻,甚至对她作品的质量都产生了质疑,现在她的作品变得幼稚、不准确、不清晰、不真诚起来。
沃尔夫对统一是什么态度呢?她伤心,无奈,自责,矛盾,对东德的感情很复杂。早在六十年代,她就对东德有过批评性言论,所以1971年统一社会党八大后,她不再是中央后补委员。东德词作者沃尔夫·比尔曼因作品有反东德的内容,被当局扣上“社会主义的敌人”的帽子,1976年,他获准到西德演出时东德宣布剥夺了他的国籍,禁止他回东德。这一“比尔曼事件”引起东德众多著名作家的不满,十几名作家联名给中央写信表示抗议,克里斯塔•沃尔夫就是签名者之一。虽然她对东德不满,却忠于东德、忠于社会主义的,否则她早就离开东德了,在给好友格拉斯一封信中她曾写道:“我曾热爱这个国家。”在德国统一的问题上,她是持反对态度的,她担心统一后东德被西德“殖民化”。她对西德的资本主义与物质至上是不满的,她要走第三条道路,即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一次访谈中她说,八十年代初她就不再相信东德政治机构有改革的可能了。1989年她呼吁大家留下来,不要走,而是把社会主义进行彻底改良。但她失败了,德国还是按政治家们的蓝图统一了,所以有的评论家认为,她作品的书名《留下了什么》可以用她在身上,问问她留下了什么?
1993年,随着原东德一些档案曝光,舆论又展开新一轮对沃尔夫的“狂轰乱炸”,因为有材料表明,沃尔夫1959 至1962年与东德国家安全局合作过,也就是说她不是受迫害者,而是迫害者。在文字炮弹面前,沃尔夫有些支撑不住了,于是走上了“流亡”之路——接受了美国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塔莫尼卡的盖提艺术中心(Getty Center)的邀请,躲到美国去了。
但不管沃尔夫辉煌还是背运,在西方她始终有坚定支持她的朋友,格拉斯就是其中的一个。在得知自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格拉斯说:“我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已有二十多年了,我说过如果要把诺贝尔文学奖给德国,当时德国还是分裂的,那么同时给一个西德作家和一个东德作家,将是一种美好的象征。我过去和现在都一直这么认为。”
正是有了朋友们的坚定支持和读者们的爱戴,沃尔夫才没倒下,正像有的评论家说的那样,她“被众多的攻击所伤害,肯定也削弱了体质,但她一如既往百折不挠,代表着一种自由思想的精神,一种充满希望的思想之精神”。沃尔夫十分感激她身后的众多读者,《一年中的一天》出版时在与读者见面会上,她动情地说:“借此机会,我要感谢多年来给我作品以厚爱的读者。在我生命的灰暗期,是你们的坚持让我不忍放弃,我全心全意地信赖你们。”统一的政治风波没能把沃尔夫的创作激情浇灭,德国统一后,她的新作不断问世,如小说《美狄亚——声音》(1996)、《亲历》(Leibhaftig),(2002)、《一年中的一天》(Ein Tag im Jahr, 1960-2000)(2003)和《换种眼光》(Mit anderem Blick)(2005)。
《美狄亚——声音》(Medea. Stimmen.)又是取材于神话。声音这个词用的是复数,表明作品中有几个声音在说话,但主要的声音是美狄亚的,可有的批评家认为几个声音之间区别不大。故事情节不是由一个局外的叙事人,而是由作品的人物以内心独白的形式讲述的。神话中美狄亚帮助伊阿宋取得金羊毛后与他一起逃往希腊,后来伊阿宋背叛了他们之间的爱情,为了报复,美狄亚亲手杀死了他们的爱情结晶——孩子。在世人心目中,美狄亚是个为复仇不惜牺牲自己亲骨肉的恶女子,而在沃尔夫笔下,美狄亚这一传统形象被彻底改写了,不是美狄亚杀害了自己的孩子,她也不是个恶女子,美狄亚以自己发出的声音洗刷了几千年来加在自己身上的恶名,她的声音穿越时光隧道,让今天的读者聆听到了,也看清了她的本来面目。读者读完沃尔夫的《美狄亚——声音》,对她产生的不是厌恶,而是同情。她很执着,是个不同寻常、有个性的女性,她不能忍受自己的国家,即科尔喀斯的状况,逃到了异乡科林斯,可不管在哪儿,她都是个陌生人,都不被周围的人所接受,最后落得孤零零一人坐在一个房间里等待宣判。作品中其他的声音来自与美狄亚有关的人,通过他们的声音,读者可以了解到美狄亚所处的环境,一个声音一个画面,多种声音共同描绘了一幅社会剖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