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政治风雨后的艺术彩虹
作者:王滨滨
克里斯塔•沃尔夫(Christa Wolf,1929-)生于波兰瓦尔塔河畔的兰茨贝格。1949至1953年,在耶拿和莱比锡学日耳曼学。1949年,加入德国统一社会党。1953至1959年,在德国作家协会工作,自1956年起,任柏林新生活出版社主编,1958年起任《新德国文学》杂志编辑。1961年,以小说《莫斯科的故事》(Moskauer Novelle)亮相文坛,但这部小说影响不大,没在联邦德国发表。自1962年起,成为专业作家。1963年,克里斯塔•沃尔夫以小说《分裂的天空》(Der geteilte Himmel)闻名天下,此后创作才华得到充分展现,在德国统一前又创作出小说《对克里斯塔·T的思考》(Nachdenken über Christa T.)(1968)、阐述其美学思想的论文集《阅读与写作》(Lesen und Schreiben)(1971)、电影剧本《蒂尔·厄伦史皮格尔》(Till Eulenspiegel)(1972)、小说《菩提树下》(Unter den Linden)(1974)、《童年典范》(Kindheitsmuster)(1976)、《虚无飘渺》(Kein Ort. Nirgends)(1979)、《卡桑德拉》(Kassandra)(1983)、《故障》(Störfall)(1987)和《夏天里的故事》(Sommerstück)(1989)。自1978年起,克里斯塔•沃尔夫到许多国家如美国、苏格兰、瑞士和联邦德国进行演讲。德国统一的当年退出德国统一社会党。
《分裂的天空》使克里斯塔·沃尔夫的创作上了一个新台阶。标题即可看到作品题材是东西德分裂,但作品绝不是政治小说,而是描写了东西德分裂下的爱情悲剧,向读者展现了在东西德分裂这个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大事件对恋爱青年的爱情所产生的影响,天空的分裂最终导致个人生活中爱情的分裂。但爱人分开也并非全是政治大环境所致,因为两个爱恋的主角有机会有条件不分开,最终导致他们感情破裂的除了分裂的天空外,更主要的还是分裂的思想,思想与志向不同,才使恋爱中的男女各奔东西。
女主人公里塔·赛德尔,结识了化学家曼弗雷德·赫尔弗特后放弃了小地方的工作,随他来到大都市开始了大学生活。学习期间,她到机车车辆厂实习,一次事故中她受伤住进了医院,在病床上,她以回忆及内心独白的形式回顾自己的一生。她在工作中看到工人们干劲冲天,特别是组长梅特纳格尔一心一意扑在生产上,置家庭和身体于不顾,她很受鼓舞,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政治觉悟,在政治上成熟了,认识到只有把自己溶进社会主义大家庭中才能找到自我、实现自我。虽然在厂里她也看到了矛盾与不足,但认识到这些只是前进中的问题,是完全可以克服的,不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问题,所以她始终没有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过怀疑。而男友出身于资产阶级家庭,在工作中他因领导做事固执、工作作风拖拉而对东德产生了怀疑,尤其在自己的一项发明被教条的领导拒绝后更是灰心丧气,去西德后未返回。而里塔则仍对社会主义抱有信心,两人之间逐渐产生了隔阂。她在柏林墙建成头几天,去西柏林看望男友,感到很失望、很陌生,于是义无反顾地离开了男友,返回到东德。
克里斯塔·沃尔夫在这部小说中展现了东德社会主义建设中工人阶级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暴露了一些内部问题,但女作家同她的女主人公一样,对东德这个国家还是坚信不疑的。
《分裂的天空》虽不免有说教成分,但在艺术上也算成功之作。作品中运用了许多新的写作技巧,如时态的更迭,叙事视角的变换,象征隐喻等等,而这些技巧都运用得恰到好处。
克里斯塔·沃尔夫另一部较有影响的作品是小说《对克里斯塔·T的思考》。小说发表后,在东德引起很大争议,因为女主人公是个反英雄,不符合“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作品可以从两方面来解读。一是一个妇女怎样把握自己的生活,成为自己。这不是男女之间的冲突,而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东德虽然是社会主义社会,但人的个性的发展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周围的环境,社会的氛围不得不使人顺从,正像书中那位医生所说:“健康的核心是适应,”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适应了环境,他的身心才不会有病。在“随大流”已成为大多数人的行为模式的社会里,要实现自我、认识自我、把握自我是需要勇气和毅力的,书中人物也认识到这个难度:“说出我是困难的。”二是时代历史如何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第一人称女叙事者在知道她的女友克里斯塔·T病故后,准备写写她的女友,以众多他人笔头和口头讲述的材料及叙事人自己的回忆,再现了女友的一生。这个过程也是女叙事人思考女友,猜测女友生活的过程,同时也将她所处时代的历史进行探讨,表现了东德的日常生活。克里斯塔·T是个有主见,有想象力,有个性的女性,她总想尝试人生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潜能,抵制社会给妇女规定的角色,然而她的目标无法实现,疾病与死亡又过早地结束了她的生命。作品表现了一个现代女性对自我实现、自我设计的追求,所以是一部妇女解放的记录。
克里斯塔·沃尔夫八十年代创作的小说《卡桑德拉》被认为是达到了她文学创作的高峰。作品取材于希腊神话:特洛伊国王的女儿卡桑德拉从阿波罗那里得到了一种能预吉凶的本领,可她拒绝了阿波罗的爱情,作为对她的惩罚,神让世人不相信她的预言。在特洛伊之战前,卡桑德拉就预见特洛伊王国将因抢夺海伦而毁灭,并对此发出了警告,可特洛伊国人没人相信她的话。最终国破家亡,国家灭亡后她被阿伽门侬作为女奴带到了希腊。
故事从卡桑德拉被带到希腊时讲起。她知道自己快死了,在死亡面前,她思考着,回想着,以内心独白的形式回顾了自己所走过的路,回忆了战争的缘由。特希之战完全是掌权人一手发动的,而且两国是为了一个虚幻而战:帕里斯根本没把海伦带回特洛伊,但为了不失面子,却宣称把她拐到了特洛伊。作为女人,卡桑德拉人对事物很敏感,她的思维也很敏捷,作为一个预言家,她早就看到了战争的真相,也认识到自己有责任阻止这场战争,她在思想、意识方面远远超过了她周围的人。但可悲的是,她作为国王所疼爱的女儿,只能站在家庭一边,社会给她规定的角色就是沉默,不得有批评意识。卡桑德拉作为局外人,作为一个祭司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试图抵御集体意识,但并没完全表现出来,她仍对统治者盲目加以信任,依赖着统治者。另外,通过女主人公的悲剧,也可以看到妇女在历史上被物化的过程,卡桑德拉只是个客体,主体被排斥在社会意识外。历史发展的进程被男人操纵着,女人提出任何异议都被看成是幼稚可笑的而加以排斥,没人相信她的话。卡桑德拉虽然进行了反抗,要找回自己,找到女性的主体意识,为独立抗争着,但最后等待着她的还是死亡。在死亡面前,她只有将自己作为一个女人来表达对历史进程的认识的可能性,这就是发动战争的总是男人们,但战争的牺牲品却总是女人们。回忆加上对未来希望的破灭,使卡桑德拉沮丧地承认自己作为女人的无能为力。
历史与现在、神话与现实的结合以及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反映在沃尔夫《一部小说[卡桑德拉]的前提,法兰克福演讲集》(Voraussetzungen einer Erzählung: Kassandra. Frankfurter Poetik- Vorlesungen)里。她在这些演讲中也讲述了《卡》的创作过程以及创作背景。1980年,她去希腊旅行,参观了迈锡尼(Mykene)城堡旧址,后来又读了埃斯库罗斯的剧本(他的剧本《奥瑞斯提亚》(Orestie)处理过卡桑德拉的故事),之后卡桑德拉的形象就驻留在沃尔夫脑中,挥之不去了。在这部演讲集中,我们还能读到沃尔夫对与和卡桑德拉这个人物有关的许多事物的思考,比如战争与男权社会的关系,在被男人统治的社会里,军备不是“前战争”,而是和平的保障,在这样一个社会里,对一个和平与绿色世界的渴求被认为是不现实的。作为一个女作家,她同她笔下的卡桑德拉一样,以女性特有的敏感觉察到笼罩在世界爱好和平人们头上的战争乌云,以世界强国的军备竞赛的确凿事实昭示了战争的潜在性,向世界发出了战争警告。但作家以文警世是否能奏效呢?她发出的警告是否也像卡桑德拉的预言一样被世人置若罔闻?神话中战争确实导致了特洛伊毁灭这个事实应验了卡桑德拉的预言,作家的警告也并非杞人忧天:世界各地零星战争的腥风血雨,某些地区战争的密云硝烟告诉人们,战争的机器一时都没有停转过,新的战争机器又随时可以启动,昨天的历史会成为今天的现实。克里斯塔·沃尔夫以艺术手法与政论形式,向世人发出了警告,但愿神话中的悲剧别在现实中重演。再比如,《演讲集》中也有对“女性写作”的思考,因为妇女体验的现实与男人不同,所以表现的现实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