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书潮

作者:思 羽




  异乡人的故事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欧美国家的移民文学愈发变得令人瞩目。移民一面是对异邦文化感到疏离,一面是离开故土的失落感萦回不去。
  《奥斯卡•王简短而绝妙的人生》(The Brief Wondrous Life of Oscar Wao,2007年9月)代表了这类小说的一种倾向。当华人女作家郭小橹刻意用蹩脚的英语写作《中英情人简明字典》时,朱诺•迪亚兹在自己的作品里塞入了不少弥漫着西班牙语气息的街头俚语和单词,让不识西班牙语的读者倒吸一口气。正如书名所提示的,小说是以一种滑稽的笔法来描绘一位第二代多米尼加移民“极客”(geek)的生活,按照宽泛的理解,此处的“极客”大概可以现今比较流行的词汇“宅男”来代替。可以想见,“极客”奥斯卡并不是一个高大英俊的人物,他身材肥胖,缺乏自信到讨厌自我的地步,他是一位心怀抱负的科幻小说写作者,爱看漫画和“剑与魔法”类的奇幻小说,爱玩角色扮演类游戏,立志要成为“多米尼加的托尔金”。他是那种会在体操课上吓得瑟瑟发抖的男生,随时会蹦出难懂的超长词汇。奥斯卡漂亮妹妹萝拉是个对男人颐指气使的朋克女孩;唯一的好友一直想让奥斯卡从自我沉溺的小天地里走出来;奥斯卡母亲一家在多米尼加的特鲁希略独裁期间有着悲惨的遭遇。作者不仅仅是描写了一个多米尼加裔青年在美国新泽西州的的成长故事,也通过对奥斯卡家族历史的记叙,间接反映了多米尼加的近代史。朱诺•迪亚兹曾凭借一部短篇集《沉溺》(Drown)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一跃成名,《纽约客》杂志曾将他列入21世纪的20位顶尖作家名单。
  2007年美国国家图书奖的获奖作品《一位白人学校里的印第安人的绝对真实日记》(The Absolutely True Diary of a Part-Time Indian,2007年9月)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视为是在讲述异乡人的故事。作者谢尔曼•阿列西本身就是印第安人,素来以文笔幽默见长。作者取材于自身经历,讲述了一个自小在印第安人保留地里长大的印第安少年突然转到一所全白人学校求学后的有趣故事。谢尔曼笔下的主角阿诺德“戴着一副歪歪斜斜的笨重眼镜,脑袋和身体的关系就像是牙签顶着一颗人造卫星”。阿诺德的父亲是一个酒鬼,假如有机会也许会成为一位乐师;他妈妈是一位正在戒酒的酒鬼,假如有机会或许会上大学。不过对于居住在保留地里的阿诺德一家,机会永远不会到来。阿诺德为了摆脱祖祖辈辈贫困的命运,在被保留地学校开除后毅然去二十二英里外的一所学校求学。学校校园里都是富裕的白人小孩,有设施先进的电脑房和化学实验室,但就是没有印第安人。作为学校里的唯一一名印第安人,阿诺德无疑就是踏入了异乡一般,他所遇到的困难完全不同于常人。在学校里,他被人叫做“酋长”或者“印第安娃”;回到部族,人人视他为叛徒,把他叫作“苹果”,意思是阿诺德虽然有着红色的皮肤,骨子里却变成了白种人。当然,最终少年阿诺德以自己的方式赢得了同学和同族人的尊重,过程中有辛酸,也有快乐。
  玛琳娜•柳薇卡曾以处女作《乌克兰拖拉机简史》响彻英国文坛,她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草莓田》(Strawberry Fields,2007年8月)依旧是体现了“用幽默表达严肃主题”的原则。以一出由海外劳工唱主角的闹剧,反映出身处英国的一类异乡人的生活处境。小说的主人公是一帮在肯特郡的一个草莓农场里工作的移民工人,他们分别来自于东欧、中国和非洲等地,采摘草莓,晚上就在两辆小拖车作的“窝”里休息。大家来英国都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同时也在以他们各自不同的方式寻觅爱情。后来因为一场突发事故,引来了警察。因为部分劳工属于非法入境,等到警察抵达草莓田时,劳工们早已坐着一辆拖车逃跑了,开始了一场贯穿英伦的冒险之旅。柳薇卡在小说中深入挖掘了经济移民和西方资本主义黑暗的一面,移民工人不仅是低薪劳动力,还受到农场主的盘剥,譬如小说里每位工人交了每周49英镑的伙食费,却只得到面包配果酱的早餐、面包配奶酪片的午餐、面包配香肠的晚餐,外加不限量的草莓。作家还生动地塑造了来自不同国度的外籍劳工形象,譬如一位梦想着能遇到“自己在乔叟、莎士比亚和狄更斯著作里读到过的,有教养、勇敢、热心肠的绅士”的乌克兰教授之女。总之,小说讲述了一群因为在故土感到绝望而远赴重洋到英国工作,却在这片希望之地上遭遇更令人绝望的状况的故事。
  美国的海地裔女作家伊迪韦吉•丹蒂凯特的处女作《呼吸,眼睛,回忆》描写的就是移民家庭的美国梦,她于2007年9月出版的非虚构类作品《兄弟,我快死了》(Brother, I'm Dying)讲述了自己家族的故事。作者自四岁起就因父母赴美讨生活,而被托付给做牧师的伯父照顾,虽然她十二岁后也去往了美国,却一直挂念着还在海地的伯父一家。2004年,已是八十一岁高龄的伯父因政治原因被迫离开海地,在迈阿密入境时,因持旅游签证而遭到海关的拘押,后被转至国土安全部看管,数日后死于拘留所内。不久,作者的父亲也因肺病而去世。作者以平静而透着忧伤的笔调记录了伯父和父亲的一生,字里行间混合了乡愁与无家可归的痛楚。
  
  奥利弗•萨克斯:《恋音乐》(Musicophilia)
  Knopf,2007年10月
  1994年,美国纽约州的一位医生Tony Cicoria在户外电话亭里打电话时,遭到雷击,虽然他一下子就被击倒在地,最后竟然安然无恙,事后直接回到了家里。数月之后,医生稍许出现了记忆障碍,譬如记不起某种罕见病症的名称,后又渐渐好转。最奇怪的是,在事故发生十二年之后,医生突然对钢琴音乐产生了狂热的喜爱,医生只是在孩提时上过几堂钢琴课,可谓是全无音乐根基,但他却开始用自己的方式疯狂地弹奏起钢琴,变成了一位十足的音乐发烧友,同时医生还说自己的脑海里常常不间断地鸣响着音乐。
  美国著名科学作家奥利弗•萨克斯的新书《恋音乐》用这个与音乐和大脑有关的案例拉开了探索之旅的序幕。萨克斯的写作继承了十九世纪的“病房轶闻”传统,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神经学家,更是一位屡屡带给读者意外的科学作家。音乐与大脑,本来就有这天生的不解之缘。譬如萨克斯告诉我们,解剖学家无法轻易辨别出一位画家、作家或者数学家的大脑,但他们能立刻辨明出一位音乐家的大脑,他们的小脑中负责运动、听觉、视觉的区域和连接两侧大脑的胼胝体都会较常人更大些。作为一位作家,萨克斯讲故事的本领很是高超;而作为一名科学家,他更像是一名各种材料的堆砌者。他并没有得出关于音乐与大脑关系的确定结论,但他确实告诉了我们,音乐这种艺术形式来自于我们内心深处,它更像是人类存在的状态,而非存在的结果。音乐到底有何奇妙之处,《恋音乐》只是解答的起步。
   奥利弗•萨克斯1933年出生于英格兰,是美国著名的科学作家,被《纽约时报》称赞为“医学桂冠诗人”。他的代表作品《苏醒》(Awakenings)出版于1973年,讲述的是萨克斯用一种新药将一些昏迷了数十年的病人唤醒的故事,后在1990年被拍摄成电影,由罗宾•威廉姆斯与罗伯特•德尼罗联合主演。《苏醒》、《单腿站立》和《火星上的人类学家》这三部萨克斯作品都曾被译成了简体中文。
  畅销指数:★★★☆☆
  悦读指数:★★★★☆
  
  约瑟夫•埃利斯:《美国创造:合众国建国的成功与灾难》(American Creation:Triumphs and Tragedies at the Founding of the Rupublic)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