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书潮

作者:思 羽




  励志小说,给你信心
  
  大多数小说,归结起来,无非是在讲述一个生活的故事。人类是需要情感抚慰的动物,看着小说里的主人在困境中坚强地爬了起来,自己仿佛喝了一碗暖人心窝的心灵鸡汤。含有励志元素的小说受到读者欢迎的关键就在这里。
  《砰》(Slam,2007年10月)是英国作家尼克·霍恩比的第一部青少年题材的小说作品,和他的以往著作一样,都是描写“过着平常生活的普通人在遭遇到某种重大变化后,彻底颠覆的生活状态"。小说主人公萨姆是一位爱好滑板运动的十六岁少年,他崇拜的偶像就是滑板运动界的传奇人物托尼·豪克,卧室里贴满他的海报,还把他的传记读过了好几十遍,有什么心事都会对着海报诉说,从传记里寻找帮助。但萨姆这回遇到的麻烦恐怕是难以解决的了:他的前任女朋友艾莉西亚告诉了他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她怀孕了。萨姆的母亲也是在少女时候早孕生下了他,因此他深知其中的苦楚,坚持要把孩子打掉。同时艾莉西亚的父母都是大学教授,他们也想让女儿舍弃胎儿。不过艾莉西亚依旧坚持己见,要把孩子生下来,于是萨姆很快就要面对当一个少年父亲的挑战。两个年轻人的未来之路该怎么走?霍恩比依旧用其敏锐的观察力,写出了一部关乎阶级、性别和家庭的风尚喜剧。在一次采访中,霍恩比说自己在书店里见到太多的青少年小说都是女性作者写给少女读者看的,很少有男性作家为少男们写作一些生活励志的小说。也许,《砰》能给这种局面带来一点变化。
  在丹·格拉齐亚诺的《最后通牒》(The Ultimatum,2007年7月)中,亨利是一位不上不下的小说家,他有着一份好工作,有着许多好朋友,更重要的他有一位漂亮的女朋友蕾拉--她还是一位精明能干的新泽西律师。亨利和蕾拉彼此相爱,眼看着就快要交往六周年了,蕾拉却给亨利下了一道难题:下一周亨利和蕾拉就要去缅因州参加一位朋友的婚礼,假如亨利在新娘子于婚礼上扔出花束之前还未向蕾拉求婚,蕾拉就要和亨利分手,期限将是永远!正所谓人生好比一场宴席,总会有最后通牒的那一刻!一方面是亨利还没决定好踏入婚姻的堡垒,一方面是蕾拉需要亨利证明他的忠诚和爱情。亨利向他的好友们征求建议:结过五次婚的高尔夫球伙伴约翰、饱受离婚烦扰的大哥杰克、像彼得·潘一样永远长不大的好友彼特、还有蕾拉的嬉皮士老爹。当然,从这些幽默滑稽的人物那儿别想得到正常的建议。同一时刻,新娘阵营方面也有两位好友在献计献策,包括牙尖嘴利的格罗利亚和个性敏感的苏珊。大限之日即将到来,亨利将做出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在亨利和蕾拉开车去缅因的路上,发生了一连串疯狂而古怪的事情,而这一公路之旅也为亨利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独自悲伤》(One for Sorrow,2007年8月)是年轻作家克里斯托弗·巴扎克的首部长篇作品,以一段人与鬼之间的难以捉摸的友谊故事为描写对象,将惊悚小说、鬼故事和爱情文学元素融为一体,被誉为"和《麦田里的守望者》一样地经得起时间考验,与《可爱的骨头》一样充斥着让人难以忘怀的热情"。小说主人公亚当出生在俄亥俄州的一户普通人家 里,父亲是位建筑工人,虽然亚当学习勤奋,在体育上也很出色,但在家里父母常常争吵不休,哥哥又是嗑药一族、与不三不四的人混杂在一起。种种因素,让少年在学校里成为了孤僻而不引人注意的一类人。亚当还有一位名叫贾米的同学,也是同病相怜,故而亚当是学校里唯一一个待他友善的人。某一日,亚当的母亲在吵架之后气冲冲地开着车逃离家而去,遭遇车祸,此后只能坐在轮椅中。就在同一日,贾米遭人谋杀,尸体就抛在学校旁的树林里。同时按照作者巴扎克的讲法,人的灵魂在死后要通过某个入口进到灵魂界,但连鬼都不知道那地方的状况,因此常有胆小的鬼魂飘游在人世间。贾米的灵魂自然是找到了亚当,一人一鬼从最初的误解到后来的惺惺相惜,发展出了一段暧昧的友谊,领会到生活的真谛。然而鬼终是鬼,终须去往自己该去的地方,贾米最终知道自己必须与亚当告别,否则亚当终将性命有忧......
  以"购物狂"系列打响名声的女作家索菲亚·金塞拉的新作《记得我吗?》(Remember Me?,2008年2月)依旧是以幽默风趣的文字加上别具魅力的女主角,打造出一部金塞拉风格的有趣读物。当二十八岁年纪的莱克丝·斯马特在伦敦的一家医院醒来时,她发现有超多的"惊喜"等待着她,从一场车祸里幸免于难,她却失去了大片的记忆,具体来说,就是整整过去三年里的所有记忆,她必须自己去体验目前那"变化"得天翻地覆的生活。莱克丝的记忆里自己刚刚还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二十五岁女孩,转眼间竟然就成了一家公司的高管,有一套华丽的新公寓、一名私人助理、每餐都吃不含碳水化合物的营养配餐,还有一大帮迷人的新朋友。莱克丝的那位英俊的百万富翁丈夫又是谁?她的记忆依旧停留在三年以前,但莱克丝还是毫不犹豫地伸手欢迎眼下这个崭新的世界,决定要成为她应该成为的那个人。事情看起来都很美好,直到一位建筑师给她带来了最大的震惊......突然间,莱克丝需要手忙脚乱地在生活中站稳脚跟。她的新生活结果充斥着秘密和阴谋,一切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她是否会恢复记忆?假如恢复了记忆,莱克丝又将如何办才好呢?
  
  看过电影《我是传奇》后,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那条忠诚的猎犬。在许多美国人的生活里,狗真是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在一月份的《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上就有两部与狗有关的图书,《拯救斯普瑞特》讲述人与狗之间的感情,而《好狗,别动》试图从一条拉布拉多犬身上学得生活的经验。不知这两本书能够挑战2006年的《马利与我》的畅销业绩呢?
  
  迈克尔·坡伦:《为食物辩护:一位食客的宣言》(In Defense of Food: An Eater's Manifesto)
  企鹅出版公司,2008年1月
  选择吃什么、不吃什么,愈来愈成为了时下众多追求健康的男女老少每日考虑的问题,各种各样的健康食谱大行其道,生活中更是不乏将营养补剂当作灵丹妙药的“健康”人士。《为食物辩护》的作者迈克尔·坡伦观察到人类产生了一种"对于健康饮食的不健康的痴迷"。在"营养至上"的旗帜下,我们拥有了强化维他命的健怡可乐和添加欧米伽-3脂肪酸的面包。人们似乎相信这样一种观念:食物可以降解为各种营养成分,而不会引起某种精华成分的丢失。但坡伦提出了截然不同的看法:"我们知道如何将玉米粒或者小麦谷粒分解为化学成分,但我们并不知道如何将化学成分重新组合成谷粒。"可悲的是,人类一代代传递下来的平衡饮食的经验正在被食品工业的营销人员、营养科学家和新闻记者加以误解和歪曲。结果,今日的人们面临的是糟糕的建议和"虚假"的食物。那些"可以食用、像食物的物质"往往挂着虚假和误导人的营养标签。实际上,真正的食物正在渐渐从市场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所谓的"营养"。面对一些营养专家的建议,坡伦讽刺那些由食品行业赞助的营养科学研究,说它们"拥有令人瞩目的可靠实力,能在任何一种它们受委托研究的食物里找到健康方面的好处"。最后,坡伦给出了一些简单而实际可行的建议,譬如"别吃任何没被你的太祖母认可为食物的东西"。如果把种种建议化为一句话,那就是"尽情食用食物,但别过量,素食为主"。本书作者迈克尔·坡伦于2006年出版过一部抨击美国工厂化农业和大型农业综合企业的著作《杂食者的困境》,颇受好评。
  畅销指数:★★★★☆
  悦读指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