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新年寄语
作者:佚名
邵益文(中国编辑学会常务副会长):从性质来讲,《中国编辑》是学术性刊物,其宗旨就是中国编辑学会的宗旨,而不是别的。它应该是以编辑学研究为核心,促进编辑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许多杂志都起着催生学科,推动学科建设的作用,所以,我们也要求《中国编辑》是这样的杂志。要求它把研究活动开展起来,能积极地促进编辑学的学科建设,能够催生编辑学的成熟,同时成为广大编辑人员的知心朋友和我们探讨编辑理论、出版理论,交流工作经验的平台。
在杂志内容的安排上,刘杲同志提出了三个同心圆的思想,其中,核心圆是编辑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中国编辑》要提供国内外关于编辑理论和实践研究的资讯。总的说来,《中国编辑》应该具有思想性、学术性、实用性、资料性和可读性。但话得说回来,要将这五个“性”结合好,很不容易。
既然《中国编辑》是个学术性刊物,那么就要贯彻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编辑学是一门新的学科,20年来的学科建设,基本上是白手起家,到现在,光是用编辑学命名的著作,已经超过100本,这些都是百家争鸣的成果。我觉得,是争鸣推动了我们的学术研究。当然,我不是反对学术争鸣不要有结论,但是作结论不能急。学术争鸣实际上是一个学术发展的过程,其他学科也是这样,不要说像编辑学这样一个新的学科了。取舍稿件要强调观察问题的前瞻性。内容要有新意,观点要新颖,即使没有新观点,也要有个新的角度、新的思路。总之,要强调自主创新。
主张杂志的读者面要宽一点,这个很好。但目前还是应该以图书、期刊至多加上报纸的编辑为主。期刊要想成为一个品牌,一定要突出主要对象,太泛了,不一定能形成品牌。此外,我们要抓编辑们关心的问题,要抓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在倾向性的问题上,我们一定要旗帜鲜明,要亮出自己的旗号,但是我们不赶时髦,不搞炒作。
明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们深化出版体制改革的关键一年,另外也是我们《中国编辑》在北京树立新形象的一年,所以这一年非常重要。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我们今天都是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一方面,我们要紧张地办杂志,另一方面,我们要深入研究怎样把它办得更好。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有新的成就。
于国华(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要用创新思维办好杂志,为此,建议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栏目设置要科学,核心栏目与辅助栏目要主次清晰、配合紧密。核心栏目要紧紧围绕编辑理论探讨、实践研究和人员培养等主题;辅助栏目要紧紧围绕与编辑工作相关的出版等方面的问题。
二是选材要围绕编辑理论、实践和编辑成长中涉及长远发展方向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目前的主要问题有:编辑理论、实践和编辑成长的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处理问题;出版过度产业化与其弱化出版业的文化学术属性的后果问题,出版社过度企业化与其弱化编辑知识创新的后果问题;编辑的职位设置与任职资格,责任划分与考核奖惩,招聘条件与培养使用,品德培养与业务培养以及知识创新与重复劳动的关系问题。
三是杂志要“杂而专”。俗话说,杂志杂志,就是“杂”。但要办好杂志,尤其是要办好像《中国编辑》这样的杂志,必须“杂而专”。《中国编辑》的“杂而专”就要专在“编辑”两个字上下大气力。不仅为出版社的编辑服务,还要为报社、杂志社的编辑服务;不仅为传统的纸质媒体的编辑服务,还要为音像、电子网络出版等新兴媒体的编辑服务。
四是创新思维和理念。要通过对杂志的内容和形式创新,把杂志办成编辑喜闻乐见、愿意购买的杂志;要通过创新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逐渐办成有品牌、有影响、有实力的杂志,使杂志社逐渐形成能自我生存、自我发展、自我壮大的良性机制,成为知名的杂志社。
王德有(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原副总编):高教社接受了这份重要的工作,应该好好研究一下相关刊物,然后,确定自己的特色,与同类刊物区别开来。在内容上要突出重点,号准编辑业务和编辑理论的脉搏。什么是编辑业务和编辑理论的脉搏呢?我认为,一是要进行学科建设,现在,老专家和老学者已经写了很多专著和文章。光专著就有二百多种,在这个基础上如何推进呢?这就是我们的一个任务。因此,我们要在编辑理论文章上下工夫,这样才能引起编辑学界的重视。二是如何加强与业务的联系。要让读者觉得编辑学和编辑业务不是“两张皮”,而是真正的互动。在这方面,还要和人才的培养真正结合起来,和职称评定结合起来。目前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编辑人才评定的标准,这既是理论的问题,又是实践的问题。人才标准是否符合我们事业发展的方向,是否符合改革开放的大环境的要求?因此,要紧紧结合人才标准和职称评定来组织文章。
郝振省(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首先,杂志有一个核心定位的问题,那就是只要有《中国编辑》这个杂志,就永远离不开中国的编辑人、编辑工作和编辑事业。
其次,刊物是不是可以研究这么三个问题。一是转制和编辑的问题,实质上就是改革与编辑的问题。这是解决编辑成长的外在动力的问题。应该研究转制究竟对我们的编辑工作能够解决什么问题,它带来的正效应是什么,带来的负效应是什么,我们怎样除弊兴利。二是研究文化和编辑的问题,这是涉及编辑成长的内在问题。编辑工作有它自己独特的一些规律,与文化具有内在的血脉相融的关系。我们是出版事业,出版的最大价值是它的文化价值,所以要研究文化和编辑的关系。三是道德和编辑的问题,或者说伦理和编辑的关系。如果说文化和编辑讲的是编辑成长的智力因素的话,道德和编辑讲的是编辑成长的非智力因素。现在咱们的书报刊、音网电六大领域的编辑,可以说掌握着中国思想文化市场的命脉,编辑工作一定要注意道德把关,导向把关,不让低俗作品从我们的手中流出去。
最后,是关于栏目设置的一些建议。一是能不能考虑设立老编辑和新编辑的对话或交流这样的栏目。中国出版业这么多年,有一批非常有造诣的老编辑、老专家,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应该发挥他们在编辑方面、理论研究方面的作用。二是能不能设立讨论专家型编辑、学者型编辑问题的栏目。我觉得编辑最容易成为专家,最应该成为专家,也最可能成为专家。三是当前情况对我们编辑的影响问题。比如,产业问题、企业问题、市场问题、信息化问题、出版社的专业化和国际化问题等,这些问题对我们编辑提出了哪些要求,在原有的素质里面需要增补哪些素质,旧有的素质需要做哪些调整,都值得思考。
杨陵康(高等教育出版社原总编):《中国编辑》的定位问题很重要,要定好,定准确。
我同意《中国编辑》要着重编辑业务和编辑理论两个方面的研究,当前要加强编辑业务的研究。现在总署组编的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叫《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所以不妨把《中国编辑》的内容归纳为编辑理论与编辑实务两个方面。当前应强化对编辑实务的研究,对诸多编辑工作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探讨,尤其是要提倡创新。但包括出版史、编辑人物事迹在内的学科建设迫切需要系统、完整的编辑理论研究,学科建设对当前我国国内院校的人才培养非常重要。所以既要重视对编辑实务的探讨,也要重视编辑理论的研究。其实,对编辑实务探讨的目的在于摸索、研究编辑工作应遵循的规律,以便指导今后的编辑实践,所以我觉得编辑实务与编辑理论的结合点就是编辑规律。
编辑实务当然包括编辑工作中的重点、难点与热点问题,但编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与《中国编辑》所能解决的问题之间有很大差距。《中国编辑》是中国编辑学会的会刊,自然首先是一个学术性刊物,但在现阶段人们往往把编辑学会看作一个行业协会,因此《中国编辑》发表的文章往往被看作行业协会的代言,甚至某种程度上看成行政上意图的贯彻。刊物应该在学术问题上贯彻“双百”方针,在编辑实务中涉及政策层面的问题就不能不掌握分寸,体现导向作用。《中国编辑》是中国编辑学会的会刊,因此《中国编辑》的定位是服从于中国编辑学会的定位的。
此外,我赞成《中国编辑》应该扩张“编辑”的范围,但在目前编委会及编辑部的组成状况下,扩张要有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目前还应以书刊及音像、电子出版物为主。